人教版九年级中招考试化学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根本保证。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先向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后注入水
B.制备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药品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开始时,先通入一氧化碳,后加热
D.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后点燃
2 . 2016年世界环境日我国确定的主题是“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
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燃烧煤炭供热B.发展清洁能源
C.街道洒水降尘D.选择绿色出行
3 . 甲和乙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1个甲分子由5个原子构成
B.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
C.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保持不变
D.丁物质中氢和氧元素质量比为2:1
4 . 东台特产,享誉全国,下列东台特产的主要营养素属于维生素的是
A.安丰蚕豆B.弶港醉蟹
C.许河禽蛋D.东台西瓜
5 . 实验室盛装浓硫酸的试剂瓶上贴有的标示为
A. B.
C.
D. A.A B.B C.C D.D
6 . 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事实解释
A金刚石的硬度远大于石墨碳原子结构不同
B 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C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钢瓶中氧分子变小了
D过氧化氢溶液能制取氧气过氧化氢中有氧分子
A.A B.B C.C D.D
7 . 有关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B.铵盐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都会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鉴别稀食盐水和醋酸,取样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的是醋酸
D.将锌粒、镁带分别放入等浓度的稀盐酸中,锌粒反应更剧烈
8 .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H2+CuO Cu+H2O
B.Mg+O2MgO2C.H2O2=H2O+O2↑D.Cu+H2SO4=CuSO4+2H↑
9 . 下列对有关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A.我们周围的空气是混合物——含有不同种分子
B.水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变大——水分子体积变大
C.电解水属于化学反应——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D.水与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10 . 下图所示的家庭小实验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制取明矾晶体B.净水C.自制
汽水
D.将鸡蛋壳
放入醋中
11 .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液态氧可作火箭的燃料B.水中的氧气是鱼类生存的必要条件
C.镁、铝能在氧气中燃烧D.医疗急救、金属切割等都要用到氧气
二、填空题
12 . 化学用语和微观粒子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知识。
请按要求填空。
(1)吃火锅时,人们常用酒精作燃料。
酒精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若“○”表示氢原子,则如图所示的微粒,用符号表示为___________ 。
(3)某粒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其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该粒子的符号为________。
(4)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其化学性质可能不同
B 核内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其元素种类可能不同
C 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D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可以变成离子,离子也可以变成原子
13 . 如图所示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
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可帮助消化,D是最轻的气体,B和C含有相同的组成元素。
(1)写出F的化学式,
E物质的一种用途,
C物质的一条化学性质;
(2)A→B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A和E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题
14 . 几位同学根据下列各组实验装置图,设计和讨论了以下问题:
(1)
(ⅰ)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ⅱ)若用装置B、D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ⅲ)用装置C收集的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此外该气体还应具备的性质是_____.
(2)(ⅰ)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推测铜生锈除了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有关外,还可能与空气中的_____有关.
(ⅱ)铜锈受热分解后的产物是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证明铜锈受热分解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一整套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填字母编号).
(ⅲ)U形管中的无水硫酸铜变为蓝色,证明产物中有水生成:证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生成的现象是_____.(ⅳ)设计一个实验,验证铜锈受热分解后剩余的黑色固体是氧化铜(写出简要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_____.
四、简答题
15 . 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
(2)4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固体较多的是_____。
(3)40℃时,将28g乙的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稀溶液,需要加水______g。
16 . 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倾斜锥形瓶使稀盐酸与固体接触发生反应,瓶内气压的变化如坐标图所示。
(1)1 g碳酸钙完全反应后,可制得______g 二氧化碳。
(2)对比分析坐标图中的_______点,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有关。
五、流程题
17 . 氧化铁广泛用于建筑、橡胶、塑料、涂料等工业,利用铁泥(成分为铁、氧化铁、二氧化硅)制备氧化铁的一种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Fe+Fe2(SO4)3=3FeSO4
(1)操作A的名称为________。
(2)煅烧前需进行研碎,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成FeCO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生产过程中铁元素没有损失,则产品中铁元素质量更大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科学探究题
18 . 向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HCO3溶液,观察到有气泡并产生蓝绿色固体。
(一)将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气体为_____。
(二)固体分析
(猜想)固体可能是①Cu(OH)2②CuCO3③CuCO3和Cu(OH)2的混合物
(资料)CuCO3和Cu(OH)2受热均会分解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无水CuSO4遇水变蓝
(实验)经处理得到纯净、干燥的蓝绿色固体。
(1)取适量固体,溶于_____溶液,产生气泡,则猜测①不成立。
(2)另取适量固体,充分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无水CuSO4变蓝,则猜测_____(选填“②”或“③”)成立。
(延伸)经检测,该固体为xCu(OH)2·yCuCO3·zH2O,小组同学称取24.0g固体,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如下实验,确定晶体组成:
(3)实验前,首先要_____;
(4)装置C和D分别吸收生成的气体,则D中最好盛放_____;(填字母)
a.澄清石灰水
b.浓硫酸
c.浓氢氧化钠溶液
(5)B中反应完全后,要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的目的是_____;
(6)实验后,测得C增重3.6g,D中增重4.4g,则x:y:z=_____。
七、计算题
19 . 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
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转变成燃料甲醇(CH3OH)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试计算:
(1)乙醇俗名酒精,试求出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
(2)若生产48t甲醇,则可回收二氧化碳多少吨______?
20 . 小红称取 5.0g某品牌化肥(商标如图1)于烧杯中,加水完全溶解,滴入Ba(OH)2溶液进行该化肥中
(NH4)2SO4含量的测定(杂质溶于水但不参加反应)。
测定数据如表和图2所示。
滴入Ba(OH)2溶液质量/g50100150200
生成沉淀质量/g 2.33 4.66 6.99m
已知:(NH4)2SO4+Ba(OH)2═BaSO4↓+2NH3↑+2H2O
(1)表格中的m、坐标上的a数值分别为____、____;
(2)该化肥属于____(填“合格”或“不合格”)产品
(3)计算所用Ba(OH)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0.01%)。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二、填空题
1、
2、
三、实验题
1、
四、简答题
1、
2、
五、流程题
1、
六、科学探究题
1、
七、计算题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