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一)总分:110.0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在教育学史上,被公认为第一部现代教育学著作的是()(2分)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爱弥儿》D:《理想国》2、在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2分)A:家庭B:学校C:社会D:学生个体3、在儿童发展的连续过程中,其发展在不同年龄阶段会表现出某些稳定的、共同的典型特点。
这说明儿童身心发展具有()(2分)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4、198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决议,确定“教师节”为每年的()(2分)A:9月1日B:9月10日C:9月15日D:9月28日5、近代教育史上,提出“百科全书式”课程的是()(2分)A:泰勒B:赫尔巴特C:斯宾塞D:夸美纽斯6、学校的建筑、校园布局、教学设备、图书馆等都属于学校的()(2分)A:教师文化B:学生文化C:物质文化D:制度文化7、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之间的启发、交流、商量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2分)A:谈话法B:讨论法C:实验法D:实习作业法8、全部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2分)A:备课B:成绩评定C:上课D:作业的布置与批改9、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学校的办学活动一般不受经济手段直接调节。
这是因为学校组织具有()(2分)A:公益性B:非自愿性C:垄断性D:全体性10、一个测验能测到预先想测的知识和能力的程度,这是指测验的()(2分)A:效度B:信度C:难度D:区分度11、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2分)A:布鲁纳B:卢梭C:布鲁姆D:杜威12、现代教育是促进国际理解、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工具,是传播和平理念,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工具。
此表述体现了现代教育具有()(2分)A:科学性B:公共性C:国际性D:未来性13、规定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的是()(2分)A:教育方针B:教育目标C:教育政策D:教育目的14、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强调的是教学中应遵循()(2分)A:循序渐进原则B:直观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巩固性原则15、学校体育活动的基本特征是教育性、技能性和()(2分)A:娱乐性B:健康性C:自主性D:活动性一、文字题(共13题,共80分)16、形成性评价(3分)17、学校咨询与辅导(3分)18、课程计划(3分)19、学生申诉制度(3分)20、名词解释:智育(3分)21、简述学校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
(5分)22、简述我国中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
(5分)23、简述一节好课的标准。
(5分)24、简述落实我国教育目的必须正确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5分)25、试述皮亚杰儿童发展观的主要观点。
(10分)26、联系实际阐述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内涵及贯彻该原则对教师的要求。
(10分)27、联系实际阐述班主任如何建立良好的学生集体。
(10分)28、有一位数学教师,很敬业,一天到晚除了认真上课,精心批改作业,就是钻研各种难题。
他对每年高考数学试卷的解答,总是最快最好。
但是,报纸他从来不看一张,期刊一年也翻不了几回,图书馆更是难得光顾,影视则几乎不看。
他觉得,做这些事情都是浪费时间。
可是他如此“专心”教学,并没有换来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们并不喜欢上他的课,数学成绩也很一般。
对此,他很不解。
问题:该教师是一位好教师吗?请运用“教师职业素养”的相关原理分析该案例。
(15分)1510-全国-教育学(一)总分:110.0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考点】赫尔巴特答案:B解析:赫尔巴特是近代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他的《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部现代教育学著作。
2、【考点】学校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答案:B解析:学校在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学校对学生施加的影响是他们成长和发展的主要的和决定性的因素。
这是因为学校可以有意识地对各种影响个人身心发展的因素进行选择和组织,系统地发挥主导作用。
3、【考点】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答案:C解析:儿童发展的阶段性,是指在儿童发展的连续过程中,其发展在不同年龄阶段会表现出某些稳定的、共同的典型特点。
这些特点无论从表现方式上、发展速度上,以及发展的结构方面,与其他阶段相比较,都会具有相当不同的特征。
这种现象又被称之为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
4、【考点】教师的地位答案:B解析:198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决议,确定“教师节”为每年的9月10日。
5、【考点】分科与综合答案:D解析:近代教育历史上对课程做出卓越成就的著名教育家,主要贡献正是在分科课程领域,夸美纽斯提出”百科全书式”的课程,赫尔巴特从培养兴趣出发论证分科课程的合理性,斯宾塞着眼于人的现实社会生活论证分科的科学课程的价值等等。
6、【考点】学校物质文化答案:C解析:学校所处的物质环境。
如学校建筑、校园布局、教学设备、图书馆等,都属于学校物质文化的范围。
学校物质文化对学校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7、【考点】讨论法答案:B解析: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之间的启发、讨论、商量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要求:(1)选好讨论题目(2)肯定学生各种意见的价值(3)善于引导8、【考点】上课答案:C解析:上课是全部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上课的水平。
9、【考点】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公益性具体地体现方面答案:A解析:学校的公益性特点1设置目的: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各级各类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2手段: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
3与政府关系:国家对学校进行宏观指导和管理。
4产出:学校向社会提供的是一种社会公共服务或者公共产品。
具体体现:(1)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2)教育必须与宗教实行分离10、【考点】有效性答案:A解析:有效性在测量学上也称测验的效度,指一个测验能测到预先想测的知识和能力的程度。
11、【考点】实用主义教育学答案:D解析: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对20世纪整个世界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克伯屈等人。
故答案选D。
12、【考点】现代教育的国际性答案:C解析:现代教育的国际性:现代教育应该从态度、知识、情感、技能等方面培养受教育者从小就为一个国际化的时代做准备,也就是要面向世界。
现代教育不仅是促进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工具,而且也是促进国际理解、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工具,是传播和平理念,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工具。
13、【考点】学校教育具有的目的性更强的表现答案:D解析: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由于教育目的要回答的是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样一个根本问题,所以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
也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
14、【考点】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体系答案:D解析:巩国性原则指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安排和进行专门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够牢固地掌握和保存。
是为了处理好教学中获取新知识与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正体现了这一原则。
15、【考点】学校体育活动的基本特性答案:A解析:学校体育活动的基本特性是教育性、技能性和娱乐性。
二、文字题(共13题,共80分)16、【考点】形成性评价和总结评价答案: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以改进教学工作为目的而开展的评价。
17、【主考点】学校咨询与辅导【副考点】心理咨询与治疗活动的开展答案:学校咨询与辅导:是指学校咨询工作者直接或者间接地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困难,以及对有关的心理和行为障碍进行诊断矫治的过程。
18、【考点】最一般的结构形态答案: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19、【考点】学生申诉制度答案:学生申诉制度: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或认为学校和教师侵犯了其合法权益,而向有关部门提出要求重新作出处理的制度。
20、【考点】智育概述答案:智育:是指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
21、【主考点】教育者【副考点1】受教育者【副考点2】教育影响答案:(1)教育者。
(2)受教育者。
(3)教育影响。
22、【考点】中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答案:(1)思想品德教育管理。
(2)教学工作管理。
(3)教务行政管理。
(4)总务工作管理。
23、【考点】上课答案:(1)教学目的明确。
(2)教学内容正确。
(3)教学方法适当。
(4)教学过程紧凑。
(5)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
24、【考点】必须正确处理几个方面的关系答案:(1)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的关系。
(2)德、智、体,美诸育之间的关系。
(3)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4)全面发展与职业定向的关系。
25、【考点】杜威与皮亚杰的贡献答案:(1)儿童的发展是以发展主体的自我调节为机制的自我演变过程。
(2)遗传素质是儿童发展的必要条件,环境是儿童发展的重要条件。
(3)在遗传、环境和儿童主体的活动三者之间,只有儿童的活动才是其发展的真正起因。
26、【考点】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体系答案:(1)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内涵: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2)贯彻该原则对于教师的要求:①充分了解学生。
②尊重学生的差异。
③面向每一个学生。
27、【考点】如何建立良好的学生集体答案:(1)善于向学生提出教育要求。
对学生提出教育要求,有助于很快地整顿学生集体的秩序和纪律,使刚刚建立起来的集体迅速走上正轨。
同时,对学生提出教育要求,有助于激发教育过程中的内部矛盾,促使学生集体及每个成员的发展。
(2)树立明确的共同目标。
集体的特征首先是有共同奋斗目标。
明确的鼓舞人心的奋斗目标好像是粘合剂,它能够把全体成员心连心地紧紧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坚强的集体。
(3)建设一支好的学生干部队伍。
良好集体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干部队伍的水平,因为他们是集体的领导核心,是群众的带头人。
(4)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
学生集体是否形成了健康的舆论,这是集体成熟的重要标志。
28、【主考点】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副考点1】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副考点2】职业道德素养答案:(1)根据当代教师的职业素养要求,该教师称不上是一位好教师。
(2)教师的职业素养要求包括:①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
②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
③职业道德素养。
(3)该案例中的教师在学科(数学)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应是比较过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