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任务_0017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180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一、单项选择题(共 15 道试题,共 15 分。
)1. 以归侨侨眷中的中上层人士为主组成的民主党派是()A. 中国民主建国会B. 中国民主促进会C. 九三学社D. 中国致公党2. 我国采取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
A. 单一制B. 复合制C. 联邦制D. 邦联制3. 在人大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大常委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的人大代表是()。
A. 县级以上代表B. 省级以上代表C. 全国代表D. 所有代表4.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
A. 党管干部B. 民主集中制C. 首长负责制D. 个人服从组织5.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每届任期是()。
A. 2年B. 3年C. 4年D. 5年6.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在年龄上的要求是()。
A. 17岁以上B. 18岁以上C. 19岁以上D. 19岁以上7. 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主体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自治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A. 党委B. 政府C. 人大及其常委会D. 政协8.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
A. 《日本国宪法》B. 《法兰西共和国宪法》C.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D. 《挪威王国宪法》9.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实行常任制,每届任期()。
A. 二年B. 三年C. 四年D. 五年10. 决定和制约着我国其他一切政治制度的是()。
A. 宪法制度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 人民民主专政D. 政党制度11. 从我国的立法实践看,除了宪法和少量的基本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制定的以外,大量的法律的制定者是()A. A. 中国共产党B. B. 国务院C. C.全国人大常委会D. D. 司法部12.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最高领导机构是()。
A. 中央委员会B. 中央政治局C.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D. 中央书记处13.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均需具备党龄()。
A. 5年以上B. 6年以上C. 7年以上D. 8年以上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共制定了()。
A. 两部宪法B. 三部宪法C. 四部宪法D. 五部宪法15. 我国的制宪机关是()。
A. 全国人大B. 司法部C. 国务院D. 中共中央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就是:()A. 有法可依B. 有法必依C. 依法行政D. 司法公正E. 执法必严F. 违法必究2.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方面的权利有:()A. 平等权B. 政治自由C. 人身自由D. 信仰自由E. 监督权F.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3. 一般说来,宪法实施的基本方式主要有:()A. 行为实施和规范实施B. 直接实施和间接实施C. 主动实施和被动实施D. 事前依照实施和事后追惩实施E. 单一方式和综合方式实施F. 专门实施和一般实施4. 国家象征是一个主权国家的代表和标志,主要包括()A. 国名B. 国旗C. 国徽D. 国歌E. 首都F. 国语5. 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主要有:()A. 人民当家作主原则B. 民主集中制原则C. 社会主义法治原则D. 群众路线的原则E. 首长负责的原则F. 精简和效率的原则6. 从宪法的形式看,我国宪法属于()A. 成文宪法B. 不成文宪法C. 刚性宪法D. 柔性宪法E. 协定宪法F. 民定宪法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制定的宪法是:()A. 1954年宪法B. 1975年宪法C. 1978年宪法D. 1982年宪法E. 1986年宪法F. 1990年宪法8. 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会外职权主要有()A. 质询和询问权B. 视察权C. 与选民和原选举地位的联系权D. 列席其他会议权E. 召集临时会议的提议权F. 提出议案权9. 宪法解释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A. 四项基本原则B. 法治原则C. 系统解释原则D. 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原则E. 符合宪法精神和制宪目的原则F. 依法解释原则10. 宪法创制是宪法规范产生、存在和变更的活动,一般包括以下方面:()A. 宪法制定B. 宪法实施C. 宪法监督D. 宪法修改E. 宪法解释F. 宪法适用三、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
)1. 国家形式指的就是“国家结构形式”。
A. 错误B. 正确2. 任何一位全国人大代表都有权以个人名义向全国人大提出议案。
A. 错误B. 正确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宪法的制定者,而不是宪法实施的监督机关。
A. 错误B. 正确4.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所特有的一种组织原则。
A. 错误B. 正确5. 在我国现阶段,直接民主制度主要体现在基层群众组织当中。
A. 错误B. 正确四、简答题(共 2 道试题,共 20 分。
)1. 什么是宪法监督?其主要内容是什么?参考答案:宪法监督是“宪法实施的监督保障制度”的简称。
宪法监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宪法监督是指国家为了监控、督促宪法实施而建立的各项制度的总称,包括特定国家机关的监督和各种社会力量如政党、舆论、公民等的监督;狭义的宪法监督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审理违宪事件的制度。
(6分)我国宪法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监督国家机关的法律、法规和法律性文件的合宪性;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各政党、武装力量、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全体公民的行为的合宪性。
(4分)上传附件文件操作2. 什么是国家机构?我国国家机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参考答案: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和管理的职能,按照一定原则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国家机关的总称。
它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事机关等。
(4分)具体内容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国家元首机关;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中央军事委员会是国家最高军事机关,领导全国的武装力量;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6分)上传附件五、论述题(共 1 道试题,共 20 分。
)1. 联系实际说明宪法的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权力制约原则和法治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主权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的最高权力。
人民主权原则指的是国家中的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或者说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社会主义国家确立了人民主权的原则,在宪法中予以确认,并且规定了人民行使主权的方式。
(4分)人权保障原则:人权是指人依据其自然属性和社会本质所应平等享有的权利。
社会主义国家在本质上由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在国家生活中处于主导的支配地位,而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首要前提和直接表现,这就必然要求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来确保公民能够享受各种权利和自由。
因此,社会主义国家理所应当地在宪法中确认了人权保障原则。
(4分)权力制约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是指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牵制、彼此约束、互相监督,以保障国家权力正常运行并进而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
社会主义国家虽然不认同三权分立的原则,但也主张国家机关的职能分工和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首先,社会主义国家设立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此基础上一般将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部分,分别由三个不同的机关独立行使(其中立法权由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其次,作为权力机关的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其他国家机关如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等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再次,各级行政机关和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在执行国家法律的时候要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4分)法治原则:法治也称“法的统治”,是指统治阶级按照民主原则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治理的一种思想理念、制度体系和运行状态。
我国宪法所确立的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是民主制度,人民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不允许有任何破坏社会主义民主、侵犯公民权利的专制权力。
宪法第五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这些都是法治原则的具体体现。
(4分)(结合实际占4分)上传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