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导学案的设计(模板)讲课教案

最新导学案的设计(模板)讲课教案

导学案的设计
导学案是实施“121”高效课堂模式的重要载体。

导学案的编制核心要素: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法指导、效果测评。

导学案的编制形式: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

一节课一篇导学案。

导学案一般要在难度、内容和形式上设计分为ABCD四个级别。

【A级】为“识记类内容”,部分内容也可要求学生在课前时间解决。

【B级】为“理解类”,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

【C级】为“应用类”,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习题。

【D级】为“拓展级”,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和社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挂钩。

“导学案”是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的一体化的教学方案。

它是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结合“121”课堂教学模式特点,集思广益,兼融教师的个性特点而形成的,目的在于摒弃课堂的形式主义,追求课堂的实效。

一方面它是教师集
《×××××》导学案(第×课时)课外部分
【复习巩固旧知识】(10-15分钟)
【课前预习新知识】(10-15分钟可以放在“自主学习”环节进行)
课堂部分公倍数和公因数易错题目
一、求有特殊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1、A÷B=8(AB均为非0的自然数),A、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2、A=B+1(或A-B=1)(AB均为非0的自然数),A、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3、均是不为0的自然数,如果A ×15 = B,A和B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4、如果A=2×2×3,B=2×3×3,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二、求特殊数值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求下面数字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8和57 34和91 52和91
三、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实际应用问题。

1、工地上有两根长短不一的钢筋,一根长20米,另一根长12米。

要求将两根钢筋分别截成相等的小段且没有剩余,每段最长多少米?
变形题:工地上有两根长短不一的钢筋,一根长20米,另一根长12米。

要求将两根钢筋分别截成相等的小段且没有剩余,最少可以截成几段?
2、一块长方形铁皮的长是72厘米,宽是40厘米,要把它剪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且没有剩余,这种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多少厘米?至少被剪成几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