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法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课件PPT

第三章-法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课件PPT

– 权利的调整只有在有利于总产值增长时 才会发生,而且必须在调整引起的产值 增长大于调整时所支出的交易成本时才 会发生。
15
科斯定理II的意义
–揭示了通过调整产权初始界定来提 高经济效率的可能性
– 两种权利调整的方式——用组织企 业或政府管制(法律)代替市场交 易。
–这两种调整方式同样是有成本的。 • 企业的组织费用 • 政府的管理费用(法律运行费用)
10
• 科斯定理I • 虽然权利属于谁的问题会影响财富
的分配,但如果交易费用为零,则 无论产权如何界定,则都可以通过 市场的交易活动和权利的买卖者的 互定合约而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
11
• 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私人成本等于社会 成本。要点:
• 第一,产权明晰,这里主要指的是私有产 权;
• 第二,交易成本为零或极小; • 第三,初始产权可以是任何的享有者,但
2
• 卖主: A拥有1辆车,效用(Ua): $3000;价值(Va): $3000
• 买主: B拥有一定数量现金,价值(Vb): $5000

B若拥有A的车,其效用(Ub): $4000
• 假定A出价$3500,则交易的博弈结果如下:
• 交易达成: Ua = Va = $3500;

Ub = $4000, Vb = 1500
一定要是私人; • 第四,在上述条件下,通过市场交易(市
场交易的背后实质是产权的交易),则最 后一定会消除外部性,实现资源的最优配 置
12
• 科斯定理I的不同表述: –如果产权可以自由交易,初始产权界定给 任一产权主体都可以最终达到资源的最优 配置。 –如果交易费用为零,则初始产权界定给任 一产权主体都可以最终达到资源的最优配 置。 –如果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则初始产权界定 给任一产权主体都可以最终达到资源的最 优配置。完全竞争意味着没有垄断、信息 对称,交易者对外部性及其大小都了解。
5
• 在不受法律框架约束的谈判中,出现威胁的 可能性及威胁的严重程度远远超过了在法律 框架约束中的谈判。而威胁的经常出现,尤 其是严重威胁的出现,使谈判成功的可能性 减少,或者说,使谈判濒临失败的可能性加 大。
• 从谈判过程的比较中还可以看出,对于参与 谈判的双方而言(至少针对其中的一方而 言),在既定法律框架内的谈判失败所导致 的损害较小,而在不受法律约束的谈判中, 谈判失败所造成损害更大。
6
理论基础三:科斯定理
• 科斯定理是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在分 析“外部性”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该术语是由乔治·斯蒂格勒在其《价格理论》 (1966)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是对科斯 的《社会成本问题》一文的核心思想的归 纳。
• 在科斯以前,西方福利经济学代表人物庇 古曾指出,在出现“外部不经济”时,市 场机制便会失灵。因此,应该通过政府出 面,以税收和补贴的方式解决。
16
科斯定理的引申解释 (规范的科斯定理)
• 在现实生活中,同一个谈判过程在不同的 法律制度框架中进行,所涉及到的交易费 用完全可能是不同的,由此所构成的障碍 对私人谈判及其结果的影响也会不同。有 效的法律制度安排会比相对缺乏效率的法 律制度安排节省交易费用,从而减少达成 私人谈判协定的障碍,有利于资源配置结 果的改善。
13
科斯第二定理
• 科斯第二定理(Coase Theorem II):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世界里, 不同权利的初始界定,会带来不同 效率的资源配置。
14
科斯定理II的含义
– 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现实世界,产权初 始分配状态不能通过无成本的交易向最 优状态变化,因而产权初始界定会对经 济效率产生影响。
7
• 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 • 私人成本是单个企业、或个人在
经济活动的所消耗的各种成本的 总和,社会成本是私人成本与其 外部不经济导致的成本的和。 –社会成本=私人成本+私人
外部不经济导致的非私人成本。 • 例如:一家化工厂的生产成本是
其私人成本,由于它在生产过程 中排放的污染物导致的外部不经 济而给附近的农民、渔民等造成 的损失是其非私人成本,社会成 本就是私人成本与非私人成本的 和。(如右图)
4
规范的霍布斯定理
• 假设前提:分配利益的问题只能通过威 胁,而不能通过合作来解决。
• 霍布斯认为自然法(指道德、守信协议 等)在战争面前是沉默的,即人与人之 间具有相互危害的心理。仅通过私人之 间的订立协议、信守承诺等方式来履行 社会契约是无法保障的,而主张用“强 有力的国家政权及其法律体系来维护和 平,保证社会契约被正确履行”。

Ua + Ub + Vb = $9000
• 交易未达成:Ua = Va = $3000;

Ub = Vb = $5000

Ua + Ub = $8000
• 交易所创造的合作剩余S = $9000 - $8000 = $1000
• 交易中合作剩余的分配: Sa = $500, Sb = $500
3
理论基础二:霍布斯定理
8
• 法律中相邻权:养牛人与种植谷物的人, 火车行驶与林场。
• 这里可能是一对一的交易,也可能是一对 多的交易,也可能是多对多的交易,能否 达成协议与交易者的数量是密切相关的。
• 谈判的成本也即交易成本的一部分是与谈 判者的多少、谈判内容的复杂性成正比的。
9
科斯第一定理
• 科斯第一定理(实证的科斯定理) (Coase Theorem I):若交易成 本为零,无论权利如何界定,都可 以通过市场交易达到最佳配置,而 与法律规定无关。
第三章 法经济学的理 论基础
1
理论基础一: 斯密定理(Smith Theorem)
• 内容:自愿交换对(市场上的)个人是互 利的,因而可以增进整个社会的利益 。这 也就是“无形之手”定理。
• 其基本内涵是如果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唯一 手段,那么毫无疑问,循着市场手段的自 发调节,资源配置的最优是可以达到的。
• 霍布斯(1588~1679) ,英国哲学家。
• 内容:国家通过建立法律以使私人协议失 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成的损害达到最小程度。(根据霍布 斯17世纪撰写的《利维坦》总结)
• 霍布斯论国家产生的起因
• 国家是这样一个人格,即它的以及通过若 干人的协议被看成是他们大家的意志,它 可以为共同的和平和防卫而运用他们的力 量和资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