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京一模语文试卷(含详尽解析)

南京一模语文试卷(含详尽解析)

南京市2014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Ⅰ试题(满分160分,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府邸.(dǐ) 舐.犊情深(shì) 砥.砺(dǐ) 扺.掌而谈(dǐ)B.觇.视(chān) 拈.轻怕重(zhān) 粘.贴(zhān)玷.辱名声(diàn)C.皴.裂(jūn) 怙恶不悛.(quān) 唆.使(suō) 日月如梭.(suō)D.瞻.仰(zhān) 飞檐.走壁(yán)) 赡.养(shàn) 蟾.宫折桂(chán)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2013年国庆节,全国各旅游景区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至5.2%和4%;但集中出,游人满为患,引发了人们对假期安排的讨论。

B.“世界读书日”前夕,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调查结果显示,国民人均阅读量明显不足,图书行业的出版和消费呈现出不对称发展的态势。

C. 今年艺术品春季拍卖成交略有增长,市场开始回暖,意味着国内艺术品市场已经走出去年的低谷,预计秋季拍卖形势更好。

D.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魅力在于舞台表演,在于独特而美妙的唱腔和优雅而宛转的演唱,并因演唱而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3. 阅读下面的文字,提取主要信息,给“播客”下定义。

(不超过40个字)(4分)播客的英文名称为Podcast,我们可以将其简单地视为个人的网络广播。

播客作者借助数字广播技术,将其录制的声音和视频节目,上传到互联网,通过专门软件与便携播放器实现播放,从而与广大网友分享。

网友不必实时接收,也不必端坐电脑前,可将节目下载到自己的播放器中,随时随地收听收看。

答:▲4.品味句子,按要求答题。

(5分)我的昼间之花,落下它那被遗忘的花瓣。

在黄昏中,这花成熟为一颗记忆的金果。

(选自泰戈尔诗集《飞鸟集》)(1)用平实的语言表述这句诗的含意。

(不超过20个字)(4分)答:▲(2)这句诗使我们想起鲁迅先生哪一部散文集的名称?(1分)答:▲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答秦太虚书苏轼轼启:五月末,舍弟来,得手书,劳问甚厚。

比日履兹初寒,起居何如?轼寓居粗遣。

但舍弟初到筠州,即丧一女子,而轼亦丧一老乳母。

悼念未衰,又得乡信,堂兄中舍九月中逝去。

异乡衰病,触目凄感,念人命脆弱如此。

又承见喻.,中间得疾不轻,且喜复健。

吾侪渐衰,不可复作少年调度。

当速用道书方士之言,厚自养炼。

谪居无事,颇窥其一二。

已借得本州天庆观道堂三间,冬至后当入此室,四十九日乃出。

自非废放,安得就此?太虚他日一为仕宦所縻,欲求四十九日闲,岂可复得耶?当及今为之,但择平时所谓简要易行者,日夜为之,寝食之外,不治他事。

但满此期,根本立矣。

此后纵复出从人事,事已则心返,自不能废矣。

寄示诗文,皆超然胜绝,娓娓焉来逼人矣。

太虚未免求禄仕,方应举求之,应举不可必。

窃为君谋,宜多著书,如所示论兵及盗贼等数篇,但似此得数十首,皆卓然有可用之实者,不须及时事也。

但旋作此书,亦不可废应举。

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

但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百五十。

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

度.囊中尚可支一岁有余,至时别作经画。

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

有蜀人王生在邑中,往往为风涛所隔,不能即归,则王生能为杀鸡炊黍,至数日不厌。

又有潘生者,作酒店樊口,棹小舟径至店下,村酒亦自醇酽。

岐亭监酒胡定之,载书万卷随行,喜借人看。

黄州曹官数人,皆家善庖馔,喜作会。

太虚视此数事,吾事岂不既济.矣乎!展读至此,想见掀髯一笑也。

岁晚苦寒,惟.万万自重。

夜中微被酒,书不成字,不罪不罪!不宣,轼再拜。

(选自《唐宋八大家文章精华》,有删改)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又承见喻.,中间得疾不轻喻:开导B.度.囊中尚可支一岁有余度:估量C.吾事岂不既济.矣乎济:成功D.岁晚苦寒,惟.万万自重惟:希望6.下列句子全都..能表现苏轼达观、开朗的人生态度的一项是(3分)①吾侪渐衰,不可复作少年调度②自非废放,安得就此③事已则心返,自不能废矣④至时别作经画⑤棹小舟径至店下,村酒亦自醇酽⑥载书万卷随行,喜借人看A.①⑤⑥ B.②③⑥ C.①③④ D.②④⑤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是苏轼谪居黄州后写给秦太虚的一封回信,信中真切记述了自己这段时期内的生活情形与精神状态,给人以亲切之感。

B.苏轼向道观借了三间房,准备到那里闭门静修四十九天,用道书方士所说的方法静心养生,并让秦太虚也注意修炼身性,关心备至。

C.苏轼十分赏识秦太虚的才华,劝导他努力去写见识高超、有实用价值的文章,不必舍本逐末追求仕途的发展,感情极深厚。

D.在黄州时,苏轼虽然经济拮据,生活俭朴,但他并不显得消沉,而是随遇而安,他时常寄情山水,交友游乐,充满生活情趣。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太虚他日一为仕宦所縻,欲求四十九日闲,岂可复得耶?(4分)译句:▲(2)寄示诗文,皆超然胜绝,娓娓焉来逼人矣。

(3分)译句:▲(3)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

(3分)译句:▲三、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10分)临江仙送王叔济[宋]张元幹玉立清标消晚暑,胸中一段冰壶。

画船归去醉歌珠。

微云收未尽,残月炯如初。

鸳鹭行间催阔步,秋来乘兴凫趋。

烦君为我问西湖。

不知疏影畔,许我结茅无。

(1)“冰壶”在词中比喻什么?这个词语让你想起了王昌龄的哪一句诗?(2分)答:▲(2)“微云收未尽,残月炯如初”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4分)答:▲(3)“烦君为我问西湖。

不知疏影畔,许我结茅无”写法精妙,请作简要分析。

(4分)答:▲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分)(1)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2)▲,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韩愈《师说》)(4)风霜高洁,▲,山间之四时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5)▲,举匏尊以相属。

(苏轼《赤壁赋》)(6)斜阳草树,▲,人道寄奴曾住。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7)大直若屈,▲,大辩若讷。

(《老子》)(8)▲,收之桑榆。

(范晔《后汉书》)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

子孙万代汪曾祺傅玉涛是“写字”的。

“写字”就是给剧场写海报,给戏班抄本子。

他有个癖好,爱收藏小文物。

他有一面葡萄海马镜,一个“长乐未央”瓦当,一块藕粉地鸡血石章,一块“都灵坑”田黄……这些小文物大都是花不多的钱从剧团打小鼓的小赵手里买的。

一天,小赵拿了一对核桃,请傅玉涛看看。

傅玉涛接过来一看,用手掂了掂两颗核桃,说:“哎呀,这可是好东西!两颗核桃的大小、分量、形状,完全一样,是天生的一对。

这是‘子孙万代’呀!”“什么叫‘子孙万代’?”“你看,这核桃的疙瘩都是一个一个小葫芦。

这就叫‘子孙万代’。

这是真的‘子孙万代’。

”“‘子孙万代’还有真假之分?”“真的葫芦是生成的,假‘子孙万代’动过刀,有的葫芦是刻出来的。

这对核桃可够年份了。

大概已经经过两代人的手。

没有个几十年,揉不出这样。

你看看这颜色:红里透紫,紫里透红,晶莹发亮,乍一看,像是外面有一层水。

这种色,是人的血气透进核桃所形成。

好东西!好东西!——让给我吧!”“傅先生喜欢,拿去玩吧。

”“那,这么着吧,我给两块钱,算是占了你的大便宜了。

”傅玉涛对这一对核桃真是爱如性命,他做了两个平绒小口袋,把两颗核桃分别装在里面,随身带着。

一有空,就取出来看看,轻轻地揉两下,不多揉。

这对核桃正是好时候,再多揉,就揉过了,那些小葫芦就会圆了,模糊了。

文化大革命。

红卫兵到傅玉涛家来破四旧,把他的小文物装进一个麻袋,呼啸而去。

四人帮垮台。

傅玉涛不再收藏文物,但是他还是爱逛地摊,逛古玩店。

有时他想也许能遇到这对核桃。

随即觉得这想法很可笑。

十年浩劫,多少重要文物都毁了,这对核桃还能存在人间么?一天,他经过缸瓦市一个小古玩店,进去看了看。

一看,他的眼睛亮了:他的那对核桃!核桃放在一个玛瑙碟子里。

他掏出放大镜,隔着橱柜的玻璃细细地看看:没错!这对核桃他看的次数太多了,核桃上有多少个小葫芦他都数得出来。

他问售货员:“这对核桃是什么人卖的?”“保密。

”“原先核桃有两个平绒小口袋装着的。

”“有。

扔了。

你怎么知道?”“小口袋是我缝的。

”“?”傅玉涛看了看标价:外汇券250。

这时进来了一个老外。

老外看了看,问:“这是什么?”售货员:“核桃。

”“玉的?”“不是玉的,就是核桃。

”“那为什么卖那么贵?”售货员请傅玉涛给老外解释解释。

傅玉涛说:“这不是普通的核桃,是山核桃。

”“山核桃?”“这种核桃不是吃的,是揉的。

”“揉的?”傅玉涛叫售货员把玻璃柜打开。

傅玉涛把两颗核桃拿在手里,熟练地揉了几圈。

“揉,有什么好处?”“舒筋活血。

”“舒,筋,活,血?”“你看这核桃的色,红里透紫,紫里透红,这是人的血气透进了核桃。

”“血——气?”“把核桃揉成这样,得好几十年。

”“好几十年?”“两代人。

”“两代人,揉一对核桃?”“Yes!”“这对核桃,有一个名堂,叫‘子孙万代’。

”“子孙万代?”“您看这一个一个小疙瘩,都是小葫芦。

”傅玉涛把放大镜给老外,老外使劲地看。

“是雕刻的?”“No,是天生的。

”“天生的?噢,上帝!”“这样的核桃,全中国,您找不出第二对。

”“我买了!”老外拿了这对子孙万代核桃,一路上嘟哝:“子,孙,万,代!子孙万代!”傅玉涛回家,炒了一个麻豆腐,喝了二两酒,用筷子敲着碗边唱了一句西皮慢三眼:“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一九九三年八月二十七日(选自《汪曾祺小说经典》,有删改)11.小说中先后两次提到“两个平绒小口袋”,有哪些作用?(4分)答:▲12.“子孙万代”为何珍贵?根据小说内容加以概括。

(4分)答:▲13.主人公傅玉涛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6分)答:▲14.汪曾祺的小说追求“溶奇崛于平淡”的境界,请结合文本进行探究。

(6分)答:▲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谈动情情是诗之魂。

感受于外,情动于中。

先有感,后有情,情不是飞来的。

感受是被动的受,情动是主动的动。

由感而情,由情而诗,这个程序我们都得遵守。

为什么说感受是被动的受?人活在世界上,由不得他自己。

万事万物,每日每时,乱纷纷都到他的眼前来,一一逼入他的感官,叫他回避不了,不受也得受,难受也得受,所以说是被动的受。

为什么说情动是主动的动?感受既多,叠累在心,人非草木,哪能无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