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毕业论文正文模板

毕业论文正文模板

分类号TP319 单位代码10642 密级公开学号201008054043学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基于DSP Builder的FIR滤波器设计论文作者:XXX指导教师:XXX(职称)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提交论文日期:XXXX年XX月XX日论文答辩日期:XXXX年XX月XX日学位授予单位:重庆文理学院中国 重庆XXXX年XX月Graduation Thesis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Design of FIR Filter Based on DSP BuilderCandidate: XXXSupervisor: XXX(职称)Major:College of Electr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XX,XXXX中文摘要摘要摘要字数为200~250字。

(①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②排除在本学科领域已经成为常识的内容;③写明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即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和范围、采用的手段和方法以及得出的结果和重要的结论;④采用第三人称,不以“本人”、“作者”、“我们”等作为摘要陈述的主语;⑤不使用图、表或数学公式,以及相邻专业的读者难于清楚理解的缩略语、简称和代号,如果确有必要,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⑥不使用一次文献中列出的章节号、图号、公式号以及参考文献号等。

)关键词:关键词1;关键词2;关键词3;关键词4I英文摘要Abstract(英文摘要应是中文摘要的直译,所以只要简洁、准确地逐段将文章译出即可,时态常用一般现在时间、一般过去时,少用或不用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进行时态和其他复合时态。

尽量使用短句,但也要避免单调和重复。

第一次出现缩略语需要提供英文全称,格式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Key words: word1; word2; word3; word4- - II目录目录1 引言 (1)1.1滤波器介绍 (3)1.2 连续信号的数字化处理系统的实现 (4)2 FIR滤波器原理 (5)3 FIR滤波器的设计 (7)3.1 窗函数 (8)3.2 FIR滤波器的结构特点 (10)4 基于DSP Builder的设计流程 (15)4.1 DSP Builder的相关介绍 (25)4.2 FIR滤波器参数设计 (30)4.3 确定滤波器系数 (36)4.4 FIR滤波器模型的建立 (39)4.5 FIR低通滤波器系统的硬件测试 (40)5 结语 (55)附录:程序源代码 (65)I2014届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士学位毕业论文(设计)10 引 言正文中提到的所有缩略词在第一次出现时,必须提供中文名称和英文全称,格式为“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

在文中再次出现时,均采用缩略语即可。

参考文献必须在正文引用处标出,且按照引用顺序排序号。

如果附录较长,可将附录置于正文后。

文中出现的公式、图、表、定理、推理、定义、命题等,均要按其在正文中被引用的顺序,分别采用阿拉伯数字排序,不以章节编号。

1 一级标题1.1 数学量与符号使用规范严格执行国家标准GB3102-93,正确使用量的名称、量的符号与量单位的符号。

文中所用量符号,应在首次出现时加以定义;同一个量的符号,应全文统一。

量的单位采用英文表示,量的数值与量的单位之间留一空格,如“10毫米”应为“10 mm”。

数字采用三位分节法,从小数点算起,向左或向右,每3位空一格,如2 324.435 67。

1.1.1 使用黑斜体的情况(1) 矩阵,如A =1234⎡⎤⎢⎥⎣⎦; (2) 矢量(向量),如r =(x , y , r ),α=(α1, α2, α3)。

1.1.2 使用黑正体的情况复数集C 、实数集R 、有理数集Q 、整数集Z 、自然数集N ,及其扩展情况,如正整数集Z +、n 维实坐标向量空间R n 等。

1.1.3 使用白斜体的情况(1) 变量的符号;(2) 从量的符号转化的角标;(3) 一般函数符号。

1.1.4 使用正体的情况(1) 常量,如π、e-4;(2) 单位,如dB 、km ;(3) 从文字或常量转化的角标;(4) 表示数学运算的符号或常用函数,如矩阵转置符T 、矩阵求秩函数rank(A )、正弦函数sin 、微分符号d 、复数虚部i 、有限增量符号Δ等。

1.2 图文图要求线条清晰,若图片过大,请采用通栏排版。

正文中图随文后,且图必须放在本节内,不得跨节出现。

图字为6号,不得出现英文;图中出现的各量须与正文统一。

姓名:谢文博 论文题目: 基于DSP Builder 的FIR 滤波器设计2(a) 均方根误差变化情况(b) 卡尔曼滤波估计误差图1 误差分析1.3 表文中所建表格须与半栏同宽,且为三线表,必须有表头并放在第一行。

若表过大,请采用通栏排版。

除部分必要缩略语外,表中文字必须为中文。

正文中表随文后,且不能跨节。

表身内的数据一般不带单位。

若全表数据单位一致,将单位置于表格右上角,右端空一格;若每行或每列数据单位一致,则将单位归并于量的名称式符号后,即量/单位。

表1 算法运行时间比较 ms算法V /(m/s) 10100 1 000 AA/(°)…1) … … BB/Hz… … … 本文/(%)… … …注:1) ……。

1.4 公式公式、正文中的变量均需采用公式编辑器录入,居中排,全文顺序排号。

公式太长需要换行的,前一行最后以运算符结束,如()10,S =k k()()()()()()1/200102002/,2πexp(i(,)i )d B h ⎡⎤+⎣⎦⎰--+qq q q k k k k r q q r r(1)2014届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士学位毕业论文(设计)3 式中,k 、0k 为入射波矢、散射波矢的垂直分量;q 、0q 为入射波矢、散射波矢的水平分量。

1.5 其他定理1 定理名称。

定理描述。

证明 ………… 证毕2引文献用参考文献列表中的每条文献必须在正文中被引用,文献列表按正文中被引用的顺序排列。

不宜在标题中以上角标形式引用参考文献,整节内容与参考文献联系密切的,可以在正文中简要介绍,并标明来源。

3 结 论总结本文方法及取得的成绩,切勿简单重复摘要内容。

姓名:谢文博论文题目:基于DSP Builder的FIR滤波器设计致谢一定要自己亲自写,千万别照抄其他人的。

首先是感谢导师和其他曾经帮助过你的同学。

然后写自己做毕业设计的体会和收获。

2014届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士学位毕业论文(设计)参考文献一、参考文献在正文中著录格式的基本要求为反映论文的学术水平和创新程度,请主要引用最近3年以内发表的文献(最好引用期刊杂志类文献,一般不包括专著)。

中文稿件以15~20条以上为宜,其中英文文献须占2/3以上。

参考文献列表必须按正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排序,所有被引用的文献须在正文中标明引用位置:不做句子成份的文献以上角标形式标引,做句子成份的文献,则与正文平排。

示例:“本文利用粒子群算法[1]的优点,结合文献[2]所构造的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优化算法。

”二、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的注意事项1.责任者项对于中外文的个人著者,一律采用姓前名后的著录方式。

用汉语拼音书写的中国著者姓用全拼,名用缩写;欧美著者的名可以用缩写字母;缩写名后不用缩写点,例如:ZHANG J T, Calms R B. 作者数量多于三个人时,在第三个作者后面加“,等” 或“,et al”。

作者名之间用逗号分隔,不用“and”。

2. 版本项第1版不著录,其他版本说明需著录。

版本用阿拉伯数字、序词缩写形式或其他标志表示。

例如:3版(原题:第三版)、5th ed.(原题:Fifth edition)、Rev.ed.(原题:Revised edition)、1978 ed.(原题:1978 edtion)3.出版项著录格式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例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New York: Academy Press, 2008.a. 出版地出版地著录出版者所在地的城市名称,对于同名异地或不为人熟知的城市名,应在城市名后附省名、州名或国家名限定语。

例如:①Cambridge,Eng.。

对于多个出版地只著录第一个或处于显要位置的出版地。

例如:London:Butterworths,1978(原题Butterworths London Boston Sydney 1978)对于无出版地的文献,中文著录采用[出版地不详],英文著录采用[S.l.]。

b. 出版者出版者项不用缩写和简写,IEEE等专业机构名可按照国际公认的简化形式或缩写形式著录。

例如:Wiley(原题John Wiley and Sons Ltd.)对于无出版者的中文文献著录采用[出版地不详],英文文献著录采用[s.n.]4.页码所有参考文献应有引文页码,专利文献和电子文献除外,专著也应尽量标注。

5.文献类型标志C--会议录;D--学位论文;G--汇编;J--期刊;M--普通图书;N--报纸;P--专利;R--报告;S--标准;EB--电子公告附录毕业设计论文三、主要参考文献著录示例1.期刊中的析出文献格式: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连续出版物题名:其他题名信息,年,卷(期):起页-止页.(所有中文文献前均要加上英文表述)示例:[1] Wang M Y, Zhang F M, Liu Z. Evaluation method of the multi-attribute scheme based on entropyweight of fuzzy information[J].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 2006, 28(10): 1523-1535.(王美义, 张凤鸣, 刘智. 模糊信息的熵权多属性决策方案评估方法[J].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06, 28(10): 1523-1535.)[2]Caplan P, Shimizu H, Kobayshi S, et al.Cataloging internet resources[J].The Public Access Computer Systems Review, 1993, 4(2): 61-66.[3]Chen L, Heinzelman W B. QoS-aware routing based on bandwidth estimation for mobile Ad Hoc networks[J]. 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 2005, 23(2): 561-572.提示:a. 期刊名称应采用全称,不采用缩写形式表示,例如:不采用SP或Signal Process.表示Signal Processin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