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矫正】某司法局矫正中心信息化项目建设方案北京XX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X月1目录第1章项目背景 (7)第2章社区矫正的需求分析 (11)2.1 社区矫正的组织机构 (11)2.2 社区矫正的对象 (11)2.3 社区矫正的工作人员 (11)2.4 社区矫正信息化发展历程及趋势 (12)2.5 社区矫正系统建设 (13)第3章系统总体设计 (14)3.1 系统简介 (14)3.2 建设目标 (14)3.3 指导思想 (15)3.4 设计原则 (16)3.4.1 系统高效性 (16)3.4.2 系统继承性 (16)3.4.3 高度安全性 (17)3.4.4 设计先进性 (17)3.4.5 应用实用性 (17)3.5 总体结构设计 (18)3.5.1 总体逻辑结构 (18)3.5.2 网络逻辑结构 (19)3.6 系统结构体系 (23)3.7 技术路线与关键技术 (24)3.8 标准规范化设计 (24)3.9 系统与各运营商定位平台接口设计 (25)3.10 系统开放性设计 (27)3.11 系统可扩展性设计 (28)3.12 系统的界面设计 (30)3.13 系统的设计特点 (31)3.14 系统优势 (32)3.15 系统主要功能 (32)3.15.1 社区矫正信息化平台建设 (32)3.15.2 总体功能描述 (34)3.15.3 人员定位管理 (35)第4章矫正管理系统设计 (36)4.1.1 系统概述 (36)4.1.2 编写目的 (36)4.1.2 监督考核 (44)4.1.3 教育矫正 (77)4.1.4 奖惩考核 (91)4.1.5 矫正终止 (101)24.1.7 心理测试 (109)4.1.8 统计报表 (110)4.1.9 对象监控 (112)4.1.3 信息管理 (115)4.1.4 工作管理 (116)4.1.10 系统管理 (122)4.1.11 预留系统接口 (123)第5章重点房间及核心系统设计 (124)5.1 监控值班室 (124)5.2 大会议室 (126)5.3 党委会议室 (127)5.4 网络中心机房 (129)5.5 指挥大厅 (131)第6章大楼和周界安防设计 (133)6.1 单位周界入侵探测报警系统 (133)6.2 网络监控系统 (138)6.3 出入口道闸管理系统 (142)6.4 访客管理子系统 (154)6.5 智能广播系统 (157)第7章大数据云平台接入系统 (159)7.1 网络资源池 (160)7.1.1 组网物理拓扑图 (160)7.1.2 网络负载均衡设计 (161)7.1.3 网络虚拟化设计 (164)7.1.4 IP地址及DNS规划 (169)7.1.5 网络端口资源估算 (174)7.2 计算资源池 (175)7.2.1 计算资源池架构 (175)7.2.2 应用系统分析 (176)7.2.3 计算资源池建议配置与选型建议 (178)7.2.4 计算资源池部署 (182)7.2.5 虚拟化软件选型分析 (183)7.3 云计算管理平台 (186)7.3.1 云资源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187)7.3.2 云运营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198)7.4 云计算安全防护方案 (208)7.4.1 云计算平台安全威胁 (208)7.4.2 云计算平台安全防护目标 (209)7.4.3 云计算平台安全架构 (209)7.4.4 IaaS层安全 (210)7.4.5 PaaS层安全 (224)37.4.7 公共安全 (227)7.4.8 安全管理制度 (234)7.4.9 云安全服务 (236)7.5 机房方案 (237)7.5.1 机房设备集中管理 (237)7.5.2 布线系统 (238)7.5.3 机房系统 (238)7.5.4 UPS配置方案 (241)7.6 标准化工作 (247)7.6.1 标准规范建设的原则 (248)7.6.2 标准规范的总体框架 (248)第8章矫正中心基础支撑系统 (251)8.1 计算机网络系统 (251)8.1.1 系统设计 (252)8.1.2 系统功能 (253)8.1.3 设备选型与配置 (253)8.2 视频会议系统 (259)8.2.1 建设要求 (259)8.2.2 系统设计 (259)8.2.3 系统功能 (261)8.2.4 设备选型与配置 (262)8.3 图像接入系统 (267)8.3.1 建设要求 (267)8.3.2 系统设计 (268)8.3.3 系统功能 (274)8.3.4 图像信号显示 (275)8.3.5 图像查询回放 (276)8.3.6 设备选型与配置 (278)8.4 主机与存储系统 (282)8.4.1 建设要求 (282)8.4.2 系统设计 (282)8.4.3 系统功能 (283)8.4.4 设备选型与配置 (283)8.5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加工 (285)8.5.1 数据入库的处理 (286)8.5.2 数据入库准备 (288)8.6 数据整合预入库阶段 (289)8.6.1 各要素组织结构重构 (289)8.6.2 数据装载存储 (289)8.6.3 拓扑重构数据拼合 (290)8.7 机房工程 (292)8.7.1 建设要求 (292)8.7.2 系统设计 (292)48.7.4 设备选型与配置 (293)第9章施工组织计划 (296)9.1 设计概述 (296)9.2 工程工期进度控制综述 (296)9.3 工程进度控制的方法、措施 (297)9.4 施工进度计划 (300)9.5 主要系统施工方案 (304)9.5.1 施工程序 (304)9.5.2 施工准备 (305)9.5.3 主要施工方法 (305)9.5.4 管内穿线 (306)9.6 现有设施保护方案 (308)9.7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312)9.7.1 工程质量目标 (312)9.7.2 工程质量管理概述 (313)9.7.3 质量保证的技术措施 (316)9.8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320)9.8.1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目标 (320)9.8.2 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概述 (320)9.8.3 施工场地治安管理 (327)9.8.4 工地现场的消防保障措施 (329)9.8.5 安全保障措施 (330)9.8.6 施工现场夜间施工安全措施 (331)9.9 消防保障措施 (332)9.9.1 编制说明 (332)9.9.2 安全防火管理组织 (332)9.9.3 安全防火措施 (338)9.9.4 安全防火教育 (344)9.10 主要施工机械及劳动力配备计划 (345)9.10.1 施工机具调配计划 (345)9.10.2 项目组的组织结构及职责 (348)9.10.3 人员保证措施 (356)9.10.4 劳动力安排计划 (357)9.11 临时用水、用电、存货、工地办公室等要求 (357)9.11.1 施工总平面布置依据和原则 (357)9.11.2 施工总平面布置说明 (358)9.11.3 工地安排 (359)9.11.4 施工现场用水 (360)9.11.5 施工现场用电 (360)9.12 雨季施工防护措施 (360)9.13 抢工措施 (362)9.13.1 保障施工进度的因素分析 (362)9.13.2 抢工方案 (363)59.14.1 文明施工的意义 (370)9.14.2 文明施工的监督管理措施 (370)9.15 保证施工的环境保护措施 (374)9.15.1 保证施工环境的目标 (375)9.15.2 工作依据 (375)9.15.3 环境管理方针、目标、因素 (376)9.15.4 绿色施工技术措施 (378)9.15.5 降低噪音及减少扰民的措施 (380)9.16 施工应急预案 (382)9.16.1 紧急情况的处理及应急预案 (382)9.16.2 高空坠落事故的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387)9.16.3 火灾事故的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389)9.16.4 触电事故的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392)9.17 系统测试验收 (393)9.17.1 项目测试及验收依据 (393)9.17.2 项目测试及验收标准 (394)9.17.3 项目测试及验收程序 (397)9.17.4 项目竣工验收 (400)9.18 人员培训计划 (403)9.19 质量控制体系 (404)6第1章项目背景社区矫正最早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西方开始出现,那些所犯罪行轻微的人不再入狱服刑,而是在他们所居住的社区就地改造。
社区矫正进入我国后也成为我国刑罚体制改革后所面临的一项新课题。
社区矫正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预防这些人再次犯罪;二是回归社会,完成再社会化过程。
我国于2003年首先在上海、江苏等东部6省市城市社区和有条件的农村乡镇开始进行社区矫正试点,现在已推进到18个省(区、市)的85个地市375个县(市、区)3142个街道(乡镇)。
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一直处于探索前进的态势,运用高科技实施对矫正对象的监管,无论在全国还是在世界都有先进的意义,对社会是个贡献。
特别是用手机定位进行社区矫正,科学含量高,管理效果好,符合人性化管理的理念,有助于社区矫正工作的推进发展。
在我国为期不长的试点中,社区矫正工作达到了较好的改造效果。
截至2006年底,全国累计接收矫正对象72070人、解除矫正对象20278人,重新犯罪率不到1%。
依据我国的国情,在符合以下条件的情况下,对社会危害性和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犯、老病残犯,以及罪行较轻的初犯、过失犯等,可适用以下非监禁措施,实施社区矫正。
而根据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统计的数字,就缓刑和假释两项,2000年,加拿大适用的比例最7高,达到79.76 %,澳大利亚达到77.48%,新西兰为76.15%,法国为72.63%,美国为70.25%,韩国、俄罗斯较低,但也分别达到了45.90%和44.48%。
这些数据说明,世界主要国家处于社区矫正中的罪犯人数已经超过了监禁人数,这与我国监禁人数占绝大多数形成鲜明的对比。
因此在我国今后的司法工作中,也将把社区矫正人数逐步提高到70%左右。
通过社区矫正信息化平台应用解决方案,为社区矫正工作节约经费,提高效率。
根据数据显示,在采用基于MAS服务器的社区矫正应用解决方案后,极大的降低了矫正工作者人员配比不足的压力,并提高工作效率达100-300%,大大节约了经费,提高了矫正工作效率,同时也降低了矫正工作者的工作强度。
同时,把罪犯放在社区进行人性化、科学化、信息化矫正的工作实践,一方面可以减少监狱人口和国家对监狱运行的投入,降低行刑成本,缓解监狱改造的压力,使监狱能够集中财力、人力、物力矫正那些恶习深且社会危害性大的罪犯,另一方面,也可以从而合理配置行刑资源,充分地利用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提高对罪犯的教育改造质量,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