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真题及答案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真题及答案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2015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某地2009年上半年发生了四起生产安全事故,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分别如下。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493号)的规定,其中属于较大事故的是()。

A.2名员工死亡,6名员工重伤B.8名员工重伤,且直接经济损失800万元C.2名员工死亡,5名员工重伤,且直接经济损失800万元D.20名员工重伤,且直接经济损失400万元分析:答案D。

事故分级标准为:(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我国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事故调查处理坚持“四不放过”原则。

“四不放过”原则是指()。

A.事故直接原因未查明不放过、主要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遇难人员家属未得到抚恤不放过B.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C.事故扩大的原因未查明不放过、主要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资金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D.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直接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安全管理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分析:答案B。

“四不放过”原则的概念。

3.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火灾事故,其后果严重程度难以预测,同类火灾事故并不一定产生完全相同的后果。

这种观点符合()原则。

A.偶然损失B.动态相关性C.监督D.因果关系分析:答案A。

考核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题目体现了事故的偶然性。

4.安全是相对的,当风险低于某种程度时,则认为是安全的。

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A.因果连锁理论B.系统安全理论C.扰动起源理论D.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分析:答案B。

考核事故致因理论,题目体现了系统安全理论。

5.国家将安全指标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

下列指标中,纳入该纲要的是()。

A.铁路交通百万公里死亡率,火灾十万人口死亡率B.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铁路交通百万公里死亡率C.火灾十万人口死亡率,煤矿百万吨死亡率D.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企业十万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分析:答案D。

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和百万吨煤炭死亡率的四项指标为国家统计指标体系。

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企业十万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两个指标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

6.某铁矿建设单位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申请时,应提交必要的文件资料。

下列资料中,不在提交范围的是()。

A.建设项目设计审查申请报告或申请表B.安全预评价报告C.建设项目设计安全专篇D.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分析:答案C。

建设项目设计安全专篇在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后进行。

7.企业安全生产培训管理一般包括:识别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实施培训过程、评估培训效果和归档保存培训记录等环节。

下列关于安全生产培训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识别培训需求就是分析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B.制定培训计划就是制定培训大纲C.培训效果的评估方法之一是跟踪员工现场应用能力D.培训记录应上交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归档保存分析:答案C。

A、B说法片面,D不对。

8.某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上年度生产安全费用有结余,公司可将结余结转本年度,作为()使用。

A.采掘设备购置费B.电费C.瓦斯监测仪器购置费D.办公费分析:答案C。

生产安全费用只能用于安全生产有关的方面。

9.化工厂工人甲发现氯化石蜡生产装置有两处泄漏点,立即向班长汇报,班长随即向车间主任做了汇报。

根据《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负责督促、检查及时消除该事故隐患的责任人是()。

A.工人甲B.车间主任C.班长D.化工厂主要负责人分析:答案D。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全面负责,包括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10.某物业公司组织工人进入下水道和化粪池进行疏通作业时,由于未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导致多人中毒死亡。

此类场所最常见的,可导致人员中毒的有害物质是()。

A.硫化氢B.一氧化碳C.放射性物质D.二氧化碳分析:答案A。

下水道和化粪池常存积有硫化氢。

1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是()。

A.安全机构负责人B.管理者代表C.主要负责人D.党政负责人分析:答案C。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安全全面负责,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12.甲是一名连续工作10年的电工,并参加了单位组织的知识更新教育;乙是一名连续工作6年的锅炉操作工。

甲、乙二人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于2009年6月刚完成复审。

下列关于甲、乙二人《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复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到2011年6月,甲、乙均需要再次进行复审B.到2011年6月,甲不需要再次进行复审,乙需要再次进行复审C.到2011年6月,甲需要再次进行复审,乙不需要再次进行复审D.到2011年6月,甲、乙均不需要再次进行复审分析:答案B。

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者,每两年进行1次复审。

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的,经用人单位进行知识更新教育后,每4年复审1次。

13.甲是某公司起重机司机,1年前通过《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复审,因工作调整离岗8个月,现又调回起重机司机岗位,则甲必须经(),确认合格后才可上岗工作。

A.全面健康体检B.起重机操作技能培训C.起重机实际操作技能考核D.起重机安全理论考试分析:答案C。

离开特种作业岗位达6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14.常规安全检查通常是对作业人员的行为、作业场所的环境条件、生产设备设施等进行的检查。

检查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检查人员的个人经验和能力。

为了尽量减小检查人员个人因素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常采用的方法是()。

A.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B.可靠性分析法C.事故树分析法D.安全检查表法分析:答案D。

为了使检查工作更加规范,将个人的行为对结果的影响减少到最小,常采用安全检查表法。

15.某建筑公司到定点经营单位购买具有“三证”和“一标志”的安全防护用品。

这些物品须经()验收,并对其防护功能进行必要的检查后,方可使用。

A.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B.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部门C.产品生产厂家质检部门D.有检验资质的中介机构分析:答案B。

单位购买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须经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技术部门或管理人员检查验收。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l号),国家对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行()16.根据《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管理。

A.生产许可证B.产品许可证C.产品合格证D.安全标志分析:答案D。

考核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

17.甲是某面粉厂的总经理,1年前经培训考核取得了安全培训合格证。

按照有关规定,现在甲需要进行12学时的安全生产管理再培训。

下列培训内容,属于再培训重点内容的是()。

A.面粉粉尘危害知识B.安全生产基本知识C.公司安全规章制度D.预防面粉粉尘爆炸新技术分析:答案D。

再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新知识、新技术、新本领。

18.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应贯穿于安全生产的全过程。

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过程来说,监督管理方式可分为()。

A.事前监督管理、事中监督管理和事后监督管理B.综合监督管理、专项整顿治理和专业监督管理C.分级监督管理、重点监督管理和一般监督管理D.国家监督管理、行业监督管理和企业监督管理分析:答案A。

注意是按监督管理的过程来分。

19.按照《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颁发的证件是煤炭生产企业()。

A.采矿许可证B.生产许可证C.安全生产许可证D.营业执照分析:答案C。

采矿许可证由国土资源部门颁发,生产许可证由政府煤炭主管部门颁发,营业执照由工商部门颁发。

20.目前我国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主要有两项制度:一是特种设备市场准入制度;二是从设计、制造、安装、使用、()、修理、改造7个环节全过程一体化的监察制度。

A.生产B.销售C.检验D.报废分析:答案C。

考核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制度。

21.下列特种作业人员中,由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机构负责培训和考核发证的是()。

A.客运索道操作人员B.压力容器操作人员C.电梯操作人员D.矿井提升设备操作人员分析:答案D。

特种设备监察机构负责客运索道操作人员、压力容器操作人员、电梯操作人员的培训考核。

22.某建筑公司在试验吊具的过程中,由于操作工不慎,发生吊具坠落,造成1人死亡的生产安全事故。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该起事故的类别是()。

A.物体打击B.高处坠落C.坍塌D.起重伤害分析:答案D。

起重伤害是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和触电。

23.建设项目试生产正常运行后、正式投产前,安全评价机构应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进行的检查性安全评价是()。

A.安全专项评价B.安全现状评价C.安全验收评价D.安全预评价分析:答案C。

安全验收评价是在建设项目竣工、试生产运行正常后,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及管理状况的安全评价。

24.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装置等实际运行状况及管理状况进行分析,查找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的安全评价是()。

A.竣工安全审查B.专项安全评价C.安全验收评价D.安全现状评价分析:答案D。

安全现状评价是针对某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总体或局部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现状进行的安全评价,查找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确定其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25.安全评价过程中,在对系统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单元划分是安全评价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单元划分的原则是以()为主。

A.事故类别B.装置、物质特征和生产工艺C.企业生产各个部门D.重大危险源分析:答案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