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心理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997年以色列心理学家巴昂提出,情绪智力是影响个体应付环境需要和压力的一些列情绪的、人格的和人际能力的总和。并且他还认为情绪智力是决定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和对生活的满意度。
徐小燕、张进辅认为,情绪智力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影响其成功与否的非认知性心理能力,包括情绪知觉能力、情绪评价能力、情绪评价能力、情绪适应能力、情绪调节能力和情绪表现能力的五个因素。
[14]张进辅,徐小燕. 大学生情绪智力特征的研究[J]. 心理科学,2004,27(2):293-296.
[15]王莉萍. 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调查研究[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2):159-163.
[16]周振华,董艳萍,李燕. 大学生情绪智力与气质类型的关系[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高等教育),2011,26(1):62-61.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不以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一种典型和稳定的动力特征。现代的气质学说仍将气质分为四种典型的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而Eysenck(艾森克,1947,1967)依据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人格的三因素模型,即外倾性,神经质,精神质。其中,神经质则表现为情绪的稳定性的差异。
[7]周振华,李琳,陈明琴. 大学生成就动机与生源地、性别、及气质类型的相关研究[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9,31(2):4-6.
[8]史爱芬. 加强幼师专业学生情绪智力培养的必要性及途径[J]. 文教资料,2012,5:117-123.
[9]Mayer J.D,& Salovey P. What is Emotional Intelligence:In P.Salove
[11]王晓钧,刘薇,赵富静. 两种情绪智力理论结构的理论导向功能[J]. 心理科学,2008,31(5):1121-1125.
[12]许远理,李亦菲. 情绪智力的9要素理论[M].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6).
[13]许远理. 情感智力9要素理论建构及量化研究[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32-37.
[17]王才康,何智雯. 父母教养方式和中学生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的关系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11):781-785.
[18]王艳华. 大学生情绪智力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J].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7,(3):61-62.
[19]Schutte P, Malouff JM, Hall LE, 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Measure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998,25,167-177.
2、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的研究动态
关于情绪智力的研究
情绪智力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智力测验运动早起,桑代克最早提出了智力多因素理论中的社会智力的概念,被视为情绪智力概念建构的重要起源。1988年,巴昂在他的博士论文中首创(EQ)概念,他认为:EQ是一系列有助于个体应对日常生活需要的社会能力和情绪能力,它比IQ更能预测一个人的成功。1990年,美国心理学家塞尔维和梅耶首次正式提出“情绪智力”概念。国内对于情绪智力的研究起步较晚,大约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情绪智力的研究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应用上都已经为心理学领域的一个前言课题,开发、应用情绪智力已经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国内周振华、董艳萍、郑日昌探讨了大学生情绪智力与气质类型的相关。通过比较发现男友大学生在情绪智力上并无明显差异。具有不同气质类型的大学生在情绪智力上呈显著差异,这说明气质类型对情绪智力具有一定的影响。研究显示情绪智力与胆汁质和多血质均呈正相关,而与黏液质和抑郁质相关度未达到统计学的相著相关。王才康(2002)、徐小燕、张进辅(2004)、王晓娟(2005)对大学生进行的研究结果类似。
2.2陈会昌气质量表
气质量表选用国内学者陈会昌等人编制的气质类型测验。该量表共计60道题,采用5点计分法,“很符合”记2分、“较符合”记1分、“不清楚”记0分、“较不符合”记-1分、“完全不符合”记-2分。量表包括四个维度: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每个维度个15道题,并且混合排列。如果某类气质得分明显高于其他三种(均高出4分),则定位该气质;如果任何两种气质得分接近,并差异小于3,而且又高出其他两种(均高出4分)以上,则就定位为这两种气质的混合气质;如果三种气质接近并均高于第四种,就定位为三种气质的混合型;如果四种气质均不高且接近,则定位为4种气质的混合型。
2.现实依据和意义
情绪智力是指个体适应的知觉,理解,调节自己与他人的情绪以及利用情绪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情绪处理加工的重要的能力,情绪智力是否能够影响情绪表现策略的选用,从而进一步影响工作倦怠尚无定论。由于幼儿教师是情绪劳动密集和高工作倦怠的行业,因此本研究对幼儿教师的情绪智力和气质类型相关性做深入的探讨。
情绪智力一般被定义为个体适应性的知觉、理解、调节和利用自己及他人的情绪的能力。总的来讲,人与人之间的情商并无明显的先天差异,更多与后天的培养息息相关。情商是一种能力,情商是一种创造,情商是一种技巧。随着经济飞速发展,最为一个个体只拥有高的智商事不够,还又要拥有一种社会智力情绪智力。作为一名幼师如何管理和培养自己的情绪智力更为重要。幼儿教师的情绪智力对于他们如何开展教育工作,如何在教学中向幼儿表达一种积极愉快的情绪。在教学中幼儿教师如何让自己的情绪不影响幼儿的情绪十分关键。
许昌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学号
所在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专业来自应用心理学指导教师
李*
职称
教授
论文题目
幼师气质类型与情绪智力的相关研究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1、开题报告内容包括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幼儿教师是教师队伍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她们主要以女性教育者为主,负责教育学龄前儿童也就是幼儿。幼儿教师主要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帮助他们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决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使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
[20]张庆辞,徐丽丽. 大学生人际信任与情绪智力关系研究[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9:116-117.
[21]耿亮. 大学生情绪智力、认知智力和人格与决策偏差的关系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3.测试过程 对七彩阳光的每一位幼儿教师统一发放问卷,使用统一指导语,由被试单独填写并当场收回。
4.所有数据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处理。
5、选题的特色及创新点
国内研究比较多的是,中学生、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很少有研究幼儿教师的情绪智力。希望本研究为国内幼儿教师情绪智力和气质类型补充相关数据,扩充幼儿教师研究数据。本研究希望得出两者之间具体的相关关系,为幼儿教师的选拔和幼儿教师的情绪管理与培训提供理论指导。提高幼儿教师情绪管理能力。
3、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稳定内、外向型的类型的幼儿教师与情绪智力有显著相关
2.不稳内、外向性类型的幼儿教师与情绪智力有负相关
3.外向型类型的幼儿教师与情绪智力呈正相关
4.幼儿教师参加工作的工龄的不同在情绪智力有差异
4、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开封市七彩阳光幼儿教师 金明幼儿园
2 研究工具
2.1情绪智力量表采用由国内学者王才康修改的中文版EIS量表,该量表由斯科特等人根据梅耶和塞拉维1990年的情绪智力理论编制,采用利克特五点量表的形式,要求被试进行自我评定。可用于评估人们对自己以及他人情绪的感知、理解、表达、控制和管理利用的能力。其中5,28,33为反向计分,得分越高,表明情绪智力水平越高。研究表明EIS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其中a(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3.
y, & D.Sluyter(Eds). Emotional Development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mplications for Educators. New York:Basic Books. 1994, 12:3-31.
[10]朱联红,罗生全. 教师情绪智力及培养[J]. 教学与管理,2014,1:1-4.
1995年,Goleman将情绪智力定义为:了解自身感受,控制冲动和恼怒,理智处事,面对考验时保持平静和乐观心态的能力。Goleman在《Emotional Intelligence》一书中将情绪智力界定为五个方面:(1)认识自己的情绪的能力;(2)妥善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3)自我激励的能力;(4)理解他人的情绪能力;(5)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
王丽萍认为:情绪智力是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需要具备的情绪性的心理特征。
关于气质类型的研究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著名医书《内经》中将人按阴阳强弱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平和五种类型。而后薛崇成(1988)依据阴阳五行说编制了我国第一个人格测评量表《五态性格测验》。Hippocrates的体液说,认为人体内有四种液体:黏液、黄胆汁、黑胆汁、血液。巴甫洛夫(1927)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解释气质的生理基础,神经活动的基本类型有四种:强不平衡、强平衡且灵活、强平衡不灵活、弱型。后来心理学家将二者一一对应起来,即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本研究采用陈会昌编制的气质量表。
6、论文写作基本思路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关于气质类型的研究
1.1.1 气质的内涵
1.1.2 关于气质类型的研究现状
1.1.3 与气质类型的相关研究
1.2 气质类型与情绪情绪智力的相关研究
1.2.1 关于情绪智力的研究
1.2.2 气质类型与情绪智力的关系
2 以往研究的不足和本研究的意义
2.1 以往研究的不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