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法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

经济法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一单元民事法律行为制度【考点6】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P29)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1)直接有效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直接有效。

(2)效力待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①相对人的催告权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

②相对人的撤销权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

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2.无权代理(1)狭义的无权代理:效力待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

①相对人的催告权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个月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

②相对人的撤销权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

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解释1】(1)追认权在性质上属于形成权,仅凭被代理人的单方意思表示就可以使效力待定的合同转化为有效合同;(2)撤销权属于形成权,但催告权不属于形成权。

【解释2】被代理人已经开始履行民事法律行为中设定的义务的,视为对民事法律行为的追认。

【解释3】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未被追认的:(1)善意相对人有权请求行为人履行债务或者就其受到的损害请求行为人赔偿,但是赔偿的范围不得超过被代理人追认时相对人所能获得的利益;(2)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为人无权代理的,相对人和行为人按照各自的过错承担责任。

(2)表见代理:直接有效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代理行为有效。

【解释】相对人有理由相信无权代理人具有代理权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1)被代理人对相对人表示已将代理权授予无权代理人,而实际并未授权;(2)无权代理人持有被代理人的介绍信或者盖有印章的空白合同书,使得相对人相信其有代理权;(3)代理关系终止后,被代理人未采取必要的措施而使相对人仍然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并与之进行民事法律行为。

【例题1·单选题】甲为乙公司业务员,负责某小区的订奶业务多年,每月月底在小区摆摊,更新订奶户并收取下月订奶款。

2013年5月29日,甲从乙公司辞职。

5月30日,甲仍照常前往小区摆摊收取订奶款,订奶户不知内情,照例交款,甲亦如常开出盖有乙公司公章的订奶款收据,之后甲下落不明。

根据代理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2013年)A.甲的行为构成无权处分,应由乙公司向订奶户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后,再向甲追偿B.甲的行为构成狭义无权代理,应由甲向订奶户承担损害赔偿责任C.甲的行为与乙公司无关,应由甲向订奶户承担合同履行义务D.甲的行为构成表见代理,应由乙公司向订奶户承担合同履行义务【答案】D【例题2·单选题】甲是乙公司采购员,已离职。

丙公司是乙公司的客户,已被告知甲离职的事实,但当甲持乙公司盖章的空白合同书,以乙公司名义与丙公司洽购100吨白糖时,丙公司仍与其签订了买卖合同。

根据代理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2009年)A.甲的行为构成无权代理,合同的效力待定B.甲的行为构成无权代理,合同无效C.丙公司有权在乙公司追认合同之前,行使撤销权D.丙公司可以催告乙公司追认合同,如乙公司在1个月内未作表示,合同有效【答案】A【解析】(1)选项AB:甲的行为属于狭义的无权代理(由于丙公司已被告知甲离职的事实,谈不上表见代理的问题),该买卖合同的效力待定(而非无效合同);(2)选项C:只有善意相对人才享有撤销权,由于丙公司已经知道甲离职的事实,丙公司不属于善意相对人,不能行使撤销权;(3)选项D:被代理人在1个月内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

【考点7】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P30)1.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1)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

(2)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3)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解释】所附条件,可以是自然现象、事件,也可以是人的行为。

但应当具备下列特征:(1)必须是将来发生的事实;(2)必须是将来不确定的事实;(3)条件应当是双方当事人约定的;(4)条件必须合法。

【例题1·多选题】甲打算卖房,问乙是否愿买,乙一向迷信,就跟甲说:“如果明天早上7点你家屋顶上来了喜鹊,我就出10万块钱买你的房子。

”甲同意。

乙回家后非常后悔。

第二天早上7点差几分时,恰有一群喜鹊停在甲家的屋顶上,乙正要将喜鹊赶走,甲不知情的儿子拿起弹弓把喜鹊打跑了,至7点再无喜鹊飞来。

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A.甲、乙之间的合同属于附生效条件的合同B.甲、乙之间的合同属于附解除条件的合同C.所附条件未成就,乙有权拒绝履行该合同D.所附条件已成就,乙应当履行该合同【答案】AC【解析】(1)选项AB:该合同属于附生效条件的合同;(2)选项CD:如果乙亲自动手将喜鹊打跑(恶意阻止条件成就),视为条件已经成就。

但将喜鹊打跑的并不是乙,因此,所附条件未成就,乙有权拒绝履行该合同。

【例题2·单选题】下列关于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2017年)A.既可以是将来的事实,也可以是过去的事实B.既可以是人的行为,也可以是自然现象C.既可以是确定发生的事实,也可以是不确定发生的事实D.所附条件可以合法,也可以不合法【答案】B2.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1)附生效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至时生效。

(2)附终止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解释】(1)所附的条件可能成立也可能不成立;(2)所附的期限可以是未来一个确定的日期(如2021年8月8日),也可以是一个不确定的日期(如雷某死亡之日),但无论是不是一个确定的日期,必然会到来。

第二单元代理制度【考点1】代理的概念(★)(P32)1.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担的一种法律制度。

2.依照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民事法律行为的性质,应当由本人亲自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

如订立遗嘱、结婚等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

3.代理与行纪的区别(1)行纪人以自己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而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2)行纪的法律后果由行纪人自行承担,但可以通过其他法律关系(如委托合同)转给委托人;而代理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担。

(3)行纪必须为有偿民事法律行为,而代理既可以有偿,也可以无偿。

【解释】行纪是指行纪人接受他人委托以自己的名义从事商业活动的行为。

拍卖公司(行纪人)与委托人之间的合同是一种典型的行纪合同。

4.代理与传达的区别(1)传达的任务是忠实传递委托人的意思表示,传达人自己不进行意思表示,传达人不以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为条件。

(2)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可以独立向第三人进行意思表示,因此代理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3)身份行为(如结婚行为、收养行为)必须由本人亲自实施,不能代理;但身份行为可以借助传达人传递意思表示。

【例题·单选题】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传达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2019年)A.传达人以自己的名义为意思表示B.单方意思表示不能传达C.传达人需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D.身份行为的意思表示可以传达【答案】D【解析】(1)选项A:传达的任务是忠实传递委托人的意思表示,传达人自己不进行意思表示;(2)选项B: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分为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双方民事法律行为和多方民事法律行为,而意思表示没有单方意思表示、双方意思表示和多方意思表示的分类;(3)选项C:传达人应忠实传递委托人的意思表示,不以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为条件。

【考点2】委托代理(★★★)(P33)1.委托代理是指基于被代理人授权的意思表示而发生的代理。

2.委托授权为不要式行为,既可以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采用口头或者其他方式授权。

3.委托代理中的授权行为是一种单方民事法律行为,仅凭被代理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发生授权的效果。

被代理人的授权行为,既可以向代理人进行,也可以向相对人进行,二者效力相同。

【解释】被代理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委托合同属于双方民事法律行为,但授权行为一定是单方民事法律行为。

(2018年案例分析题)4.职务授权执行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工作任务的人员,就其职权范围内的事项,以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对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发生效力。

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对执行其工作任务的人员职权范围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相关链接】合伙企业对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以及对外代表合伙企业权利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5.代理权的滥用(1)自己代理代理人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但是被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的除外。

(2)双方代理代理人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同时代理的其他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但是被代理的双方同意或者追认的除外。

(3)恶意串通代理人和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合法权益的,代理人和相对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例题·多选题】乙公司有个塔吊,甲和乙公司签订了委托合同,甲代理乙公司将该塔吊出售。

根据代理法律制度的规定,甲的下列行为中,属于滥用代理权的有()。

(2015年)A.甲以乙公司的名义将塔吊卖给自己B.甲以乙公司的名义将塔吊卖给自己代理的丙公司C.甲与丁公司恶意串通,将塔吊低价卖给丁公司,损害了乙公司的利益D.代理权被收回后,甲仍以乙公司的名义将塔吊卖给戊公司【答案】ABC【解析】(1)滥用代理权包括:自己代理(选项A)、双方代理(选项B)、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选项C);(2)选项D:属于无权代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