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摇曳.(yè)困厄.(è)冠.冕(guàn)麾下(huī)B.瞥.见(piē)坍.台(tā)游弋.(yì)间不容发.(fà)C.珐.琅(fà)劫掠.(lüè)轻觑.(qù)矫.揉造作(jiǎo)D.箴.言(zhēn)宽宥.(yòu)娉.婷(píng)抽丝剥.茧(bō)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侏儒窒息深恶痛极锲而不舍B.叮嘱濡养自惭形秽神采奕奕C.萧索镌刻形消骨立日薄西山D.禁锢恣雎惟妙惟肖翻来复去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不久,媒体爆出了演员翟天临博土论文造假事件。
他的这种学术不端的行为,让喜欢他的影迷们痛心疾首....。
B.3月10日,埃塞饿比亚发生了一起危言耸听....的坠机事件,机上所有人员全部遇难,其中有8名中国人。
C.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
D.明明一句话就可以讲清楚,自认为读了很多书的他总爱咬文嚼字....,结果是废话连篇,让人生厌。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B.刚刚结束的武汉高校文化艺术节活动,旨在加强校际深度合作,促进校际文化交流。
C.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D.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5、对下列公益广告运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是()A.别踩,我怕疼。
(“爱护草坪”公益广告)理解: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表现小草柔美的身姿、娇贵的情态。
B.说好普通话,“知音”遍华夏。
(“推广普通话”公益广告)理解: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突出了学好普通话的显而易见的好处。
C.为何血浓于水?因为爱在其中。
(“无偿献血”公益广告)理解:运用设问的修辞方法,引发思考,呼唤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大爱。
D.带上平安上路,载着幸福回家。
(“交通安全”公益广告)理解: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表达了对人们出行平安、生活幸福的美好祝愿。
6、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当今的社会环境中,。
①当然,在表现自己的时候,自身的缺点或不足难免会有所暴露。
②表现自己,适当地张扬个性,更容易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
③况且缺点被发现或被指出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这可以促使我们完善自己。
④不过,这都是最真实的自己。
A.③②④①B.①②④③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7、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2)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__________。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四面歌残终破楚,______________。
(《满江红》)(4)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望岳》)(5)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
(《己亥杂诗》)(6)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
(《无题》)(7)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富有人生哲理。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一)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
余拏一小舟,拥毛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二)从武林门而西,望保淑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①,茶毕,即桌小人舟入湖。
山色如蛾,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②中初遇洛神③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④寺,觅阿宾旧住僧房。
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
草草领略,未及偏赏。
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节选字袁宏道《初至西湖记》)(注)①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
②东阿王:曹植。
③洛神:洛水的女王。
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
④净寺: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是.日更定矣/是.金陵人B.上下一.白/长堤一.痕C.湖中人鸟声俱绝./空谷传响,哀转久绝.D.是日更.定矣/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3.语段(一)中的“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怎样的心情?4.两篇文章在写景上有何不同?三、现代文阅读。
(30分)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岁月中飞翔的瓦王剑冰①在桥上闲坐着的时候,我常常把目光长久地放置在瓦片上。
②那一片片的瓦以灰暗的色调,涂抹了周庄的岁月。
这种瓦从窑里出来便是一种不太光明的颜色,不像西方的瓦,展现出红和蓝的鲜艳,也不像皇宫和寺庙那种金黄的宗教色光,这种瓦本就是代表了平民性,它不是用来装饰的,而是直接进入了生活。
那些瓦只在中午的时候会全部保持一种颜色,早晨或傍晚,阳光会像涨潮一样一点点漫过一层层的瓦,而有些瓦由于屋脊的遮挡,还是会呈现出灰暗的颜色,让太阳感到无奈。
到了傍晚,又如退潮一般,光线会一点点从一片片瓦上消失,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最终使一片片的瓦,变成一整个的瓦,变成一顶巨大的黑色的草帽。
③这高高低低的房上的一片片瓦,也确实像鸟的羽翅,扇动着却没有飞走。
④小的时候,曾帮人拆过老屋,看似不大的一块屋顶,却能拆下那么多的瓦片,一片片肩并着肩,膀挨着膀地挤在一起,不给风雨以任何可乘的机会。
⑤瓦其实质地并不坚硬,很小的我,将瓦扣在地上,一挥拳便会让它粉身碎骨,这种瘾是砸了无数块瓦才出现的,每一块我都会砸成无数瓣,直到砸不动才停止我的破坏,而那些瓦终是要被废弃的。
现在想起来有些感慨,守候了一生,还因我等的调皮而不得“瓦全”。
这种瓦掉落地上的时候,是不会发出大的声响的,尤其是这些经过了数百年风霜的瓦,它们的掉落甚至是无声的。
⑥瓦是一种亲密协作的典型。
我发现一些屋角的瓦片出现了空缺。
正是由于它们的空缺,其他的瓦也出现了裂隙。
不知是在哪一天,一片瓦悄然滑落,坠地的声音没有谁听见。
而且会碎裂得成为一小撮灰灰的土块。
不细心的人会轻易地扫走它。
有些屋角的瓦是落在了水里,那同样激不起多大的声响,而且会以极快的速度沉入河底。
这些瓦就此完成了它的使命,它们是用尽了最后的力气才失落的,它们绝不想失去自己的弟兄和责任。
它们知道由于更多的瓦片的失落,会改变周庄的形象和地位。
周庄的瓦同石头一样,坚硬地同岁月抗争着。
很小的时候,我以为瓦是一整块地盖在上面的,后来才知道,那是一小块一小块的个体所组成的。
每一块所覆盖的面积并不大,只是因为多了,才显出它们的作用。
它们真的不如西方的一块铁皮,一整块地覆上屋顶,不知省了多少瓦片的劳苦。
但是周庄必须以这些瓦片来表达自己的生活。
⑦在有雨的时候,我钻进屋子里,听着薄薄的屋顶雨打瓦片的声音。
那声音让人有些伤感。
尤其连日阴雨的日子。
是那些瓦片撑住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一天天一年年,只要瓦片不坠落于地,这生活就总是延续下去。
其实瓦片不知道,屋子里的主人已走了一拨又一拨。
瓦片不仅对同类表示出了友好,也对其他物种表示出亲切的包容。
比如燕子或其他的鸟类飞过时忘掉的一颗草籽或瓜籽,瓦片会精心地为它们保存起来,不致它们死去。
即使没有谁找回这些失物,瓦片也会供养它们生长,长成花,长成草,甚至结成果。
⑧生活中突遭战火或灾祸,会有一个词叫“一片瓦砾”,可见瓦总是最后的底线。
这个底线没了,生活也就失去了支撑的东西。
1.作者满怀深情描写了周庄的瓦,它有哪些特点?请联系全文,分点概括作答。
2.作者表达对周庄瓦的深情,但却写小时候挥拳砸瓦的经历,请说明这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
3.如何理解第⑥段画线句“周庄必须以这些瓦片来表达自己的生活”?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
4.标题“岁月中飞翔的瓦”巧用比拟,它有哪些妙处?请简要赏析。
2、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呵护生命耶鲁大学做过一个实验:摆放一株植物,让一个人正常地从植物旁走过,植物没事;再让另一个人拿着斧头做要去砍植物的样子,然后走掉。
结果仪器检测出植物的脉冲电流有明显的变化:每当这个“正常人”走过,曲线平静,“凶手”走过,曲线波动大。
一株植物,尚且如此敏感,有爱恨情仇,何况人呢?迪拜建造摩天大楼和新城的时候,对一波一波的海浪冲击,须有良策:既要阻挡海浪对人工堤岸的冲刷,又要不阻挡海水的流动。
经过实验,建造了很多两个镰刀形对接但口子错开的环形防波堤。
建成后,效果不错。
不过,似乎海浪对沙子的冲刷稍大一些,如果长期冲刷,沙子会堆积在堤岸,越积越多。
工程师想了一个办法,在海底堆积固体,减缓冲刷力。
放什么固体呢?不是水泥墩,而是原状的大石头。
他们从很远的山区开采出大石头,载重车一辆辆运来,挖掘机“扑通扑通”倒入海里。
工程虽缓慢,但后来的效果非常好,达到了预期目的。
不久之后,出现了一个奇迹:大石头与海沙间,长出了嫩嫩的海草,随水摇摆,更惊喜的是,有了海洋小动物,五颜六色的小鱼游来游去。
这就是说,扔进大石头,意外改变了海底的生存环境。
北美加州西部落基山的森林里,生长着珍贵的红杉木。
树很高大,最高的达110米。
树龄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的都有,树干红棕而粗壮,枝叶茂盛,浓荫蔽日,宛如童话世界。
近年来,已成了一道风景,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
但人们行走于林中,有一个隐患:树高处的枯枝会跌落,伤及行人、车辆和物品。
森林工作人员便想了一个办法,用望远镜巡视观察可能要跌落的枯枝,用升降绳索上去,电锯锯掉枯枝。
再用绳索把锯断的枯枝慢慢吊下来。
这个过程要花5~10分钟。
吊到地面,落稳当,解开绳索,抬掉枯枝,绳索上升,再去吊另一根枯枝。
这么“窝工”,为什么?他们说,树冠下有好多生命:搭窝的小鸟、蹦跳的松鼠、繁忙的昆虫、鲜嫩的花草,扔下枯枝会砸伤它们的。
东欧与俄罗斯交界处的森林里,生活着一种浅灰色翎毛带斑点的鸳鸯。
雌鸳鸯孵蛋时,为了安全,要飞到十几米高的大树的树洞里孵化。
一个月后,小鸳鸯就破壳出世了。
在这温暖的窝里,小鸳鸯一般待一天,就要离开,因为肚子饿了。
这时,小鸳鸯将有一生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考验:飞到地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