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CB分层起泡失效案例分析

PCB分层起泡失效案例分析

域,且分层界面主要集中在L6/L7层PP片的玻纤与树脂之间以及L7/L8层
芯板的玻纤与树脂之间。
2.2分层起泡点确认
制作不良板的分层位置的水平切片与垂直切片,分析不良PCBA分层的
起爆点,如下图3所示:
如图3所示,分层起泡区主要集中在控深钻孔区域,且该区域的孔壁铜层
厚度不均匀;通过垂直切片,发现L7层附近的孔壁铜厚较薄的位置有微裂
纹存在,且裂纹逐渐扩展延伸至L7/L8层芯板的玻纤和树脂界面之间,在外
观上形成发白分层现象,说明分层起爆点位于控深钻孔孔壁铜厚较薄的区
域。
3原因分析3.1孔壁铜厚和树脂塞孔气泡确认
用金相显微镜观察分层位置的垂直切片,并测量孔壁铜厚,如图4所示:
由图4可知,树脂塞孔内的树脂填充少于60%(IPC-A-600G要求树脂填
PCB分层起泡失效案例分析
1背景
某PCBA板在回流后发现SS面出现内层发白分层现象,现对其进行原因
分析,样品外观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PCBA上图标记位置有分层起泡现象。
2失效垂直切片,观察分层区域的截面形貌,结果如图
2所示:
如图2中的垂直切片观察,发现不良PCBA的分层均发生在控深钻孔区
孔至少填满60%),存在塞孔气泡,靠近L7层的孔壁铜厚只有9~11μm,不
符合工艺要求的最小孔壁铜厚20μm,即此处孔壁铜厚偏薄。控深钻孔的塞孔
树脂填充不饱满,在回流焊的高温条件下,孔内残留的气体体积剧烈膨胀,
产生较大的内应力,导致孔铜偏薄的位置被拉断,最终造成分层的现象。
4验证实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