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评级指标编制说明:工业企业信用等级考核指标,适用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合资企业、私营企业,以及其他经济成分的工业企业。
其评估考核指标内容,主要由企业经营者素质、经济实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经营效益、发展前景等六个方面,16项指标。
1.企业经营者的素质主要考核:(1)企业法人代表的年龄、文化、技术结构占优势和从事本专业工作年限5年以上者给2分,低于上述水平的酌情减分。
(2)企业业绩:重点考核企业经济效益,凡列入全国和全省强者称号给5分;经济效益高于本企业前三年平均水平或扭亏增盈的企业给4分;企业盈余或减亏50%以上的给3分,企业减亏低于50%以上的给3分;企业减亏低于50%给1~2分;增亏企业不给分。
(3)经营能力: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推动企业进步卓有成效者、有决策、应变能力和开拓进取精神,取得突出成绩的给3分。
管理水平一般的酌情给分。
2.经济实力经济实力主要考核净资产率、实收资本占全部资产的比率两项指标。
(1)资产率:是指有效资产总额减掉负债总额后占资产总额的比率。
用于衡量企业经营实力。
计算公式为:×100%参照值:工业生产企业要大于25%,物资供销企业要大于40%(2)实收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率:实收资本是指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实际投入的资本占资产总额的比率。
资本率越高越好,参照值:工业企业大于20%,物资供销企业大于30%,同时要考核实收资本完整率。
对企业发生的亏损和待处理的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损失,就应扣减资本金,以正确反映企业的资金实力情况。
3.偿债能力偿债能力主要考核: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三项指标。
(1)资产负债率:(又叫负债率)是指企业在一定产生经营期间负债总额与全部资产的比率。
用于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以及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
计算公式为:负债资产率=×100%资产负债率一般不高于50%为宜。
(2)流动比率:是企业在一定经营期间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他是衡量企业流动资产的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是反映流动财务状况的比率之一;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常用的比率。
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100%这个比率一般标准为200%,根据企业经营规模,行业种类不同可以在140%以上为宜。
(3)速动比率:是指企业在一定经营期间的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其中速动资产是流动资产减去存货的金额。
速动比率是反映流动财务状况的比率之一,是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用于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
计算公式为:速动比率=×100%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速动比率的标准一般应保持1:1,根据目前的情况达到60%以上即可。
流动比率大,速动比率小时,说明企业存货过多。
4.营动能力营运能力主要考核:应收账款比率、存货周转率两项指标。
(1)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企业在一定经营期间赊销收入净额与本期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率,反映企业应收账款的流动程度。
是考核企业偿债能力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指标。
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率=×100%赊销收入净额=销售收入-现销收入-销售退回-销售折让-销售折扣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销售成本,可以从损益表中产品销售成本项目取用。
存货周转率在不同行业之间有较大差别,应以本企业与同行业的一平均数进行对比,以衡量其存货管理的效率,一般标准年周转2.5次为宜。
5.经营效益经营效益主要考核:资本金利润、销售利税率、成本费用利用率三项指标。
(1)资本金利润率:是指企业在一定经营期间利润总额与资本金总额的比率。
用以衡量投资者投入企业资本金获利能力。
一般来说,资本金利润高低,应同同期银行利率比较,企业资本金利润率高于同期银行利率,则过高的负债率将损害投资者利益。
计算公式为:资本金利润率=×100%资本金总额是指实收资本总额。
如果与资产负债结合起来分析,可以判断企业经营战略和经营思想,可分析出企业采取大规模借债经营,还是主要靠自有资本来经营。
参照值年资本金利润率大于10%为宜。
(2)销售利税率:是衡量企业销售收入的收益的水平。
计算公式为:销售利税率=×100%销售利税率,即反映企业的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又反映企业贡献程度,因为企业实现利税是全部上交国家,实现利润除上缴所得税后,国家作为国有企业投资者还参与税后利润分配,参照值一般在15%以上为宜。
6.发展前景发展前景主要包括,市场预测、规划目标、主要措施三个方面:(1)市场预测:本企业主导产品在市场中销售状况,属畅销品和在一年内开发新产品的产值占总产值的1/3以上并已打开销路的给4分;产品平销开发新产品成效不明显的可给2~3分。
(2)规划目标:包括销售、利润、资本金三个指标分别增长10%,5%以上者给3分,达不到上述增长率者,按比例法评定分值。
(3)主要措施:为实现上述发展目标,相应采取切实可行的、开拓进取的有效措施,给3分,一般设想可酌情给分。
(三)有关指标附加说明1.资产总额:即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分总计。
2.负债总额:即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负债合计加长期负债合计。
3.实收资本: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下的实收资本科目数。
4.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合计减存货(原定额收入)。
5.销售净额:即利益表中的产品销售收入。
6.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即平衡表中的应收账款净额加预付账款。
平均余额,用年初与年末余额相加除2即得。
7.销货成本:按利润表中产品销售成本科目数字填列。
8.平均存货:用年初与年末余额相加除2即得。
9.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即待处理财产损失。
10.本金总额:所有者权益项下的实收资本。
1、利率=纯粹利率+通货膨胀附加率+风险附加率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3、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4、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5、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6、存货周转率(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其中:平均存货=(存货年初数+存货年末数)/2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平均存货*360)/销售成本7、应收账款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其中:销售收入为扣除折扣与折让后的净额;应收账款是未扣除坏账准备的金额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360)/主营业务收入净额8、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9、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10、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1、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12、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13、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14、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15、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16、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7、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或年末净资产)*100% 或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或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18、权益乘数=平均资产总额/平均所有者权益总额=1/(1-资产负债率)19、平均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发行在在外的月份数)/1220、每股收益=净利润/年末普通股份总数=(净利润-优先股利)/(年末股份总数-年末优先股数)21、市盈率=普通股每市价/每股收益22、每股股利=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总数23、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每股市价24、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25、股利支付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净收益*100%26、股利保障倍数=股利支付率的倒数=普通股每股净收益/普通股每股股利27、留存盈利比率=(净利润-全部股利)/净利润*100%28、每股净资产=年末股东权益(扣除优先股)/年末普通股数29、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入/本期到期的债务=经营现金净流入/(到期长期债务+应付票据)30、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流量/流动负债31、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流入/债务总额32、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流量/销售额33、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净流量/普通股数34、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全部资产*100%35、现金满足投资比=近5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近5年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36、现金股利保障倍数=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每股现金股利37、净收益营运指数=经营净收益/净收益=(净收益-非经营收益)/净收益38、现金营运指数=经营现金净收益/经营所得现金(=净收益-非经营收益+非付现费用)39、外部融资额=(资产销售百分比-负债销售百分比)*新增销售额-销售净利率x (1-股利支付率)x预测期销售额或=外部融资销售百分比*新增销售额40、销售增长率=新增额/基期额或=计划额/基期额-141、新增销售额=销售增长率*基期销售额42、外部融资增长比=资产销售百分比-负债销售百分比-销售净利*[(1+增长率)/增长率]*(1-股利支付率)如为负数说明有剩余资金43、可持续增长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或=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末权益乘数/(1-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末权益乘数)P-现值 i-利率 I-利息 S-终值 n11.工业增加值是指在报告期内工业企业在工业生产活动中创造的价值。
它反映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的实际水平,是计算工业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
工业增力口值有两种计算方法:(1)生产法(投入法)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出一工业中间投入(2)收入法(分配法)工业增加值= 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十营业盈余我国从1993年起采用以工业增加值计算工业发展速度。
12.工业产品销售收入是指企业销售产品的销售收入和提供劳务等主要经营业务取得的业务,总额,包括企业的工业产成品。
自制半成品。
工业性作业等商品产品的销售所得的收入。
销售收入重在反映报告期内的实收货款,本期销售货物而未收货款的不计本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货物而本期收到货款的视作本期销售收入。
而销售收入的包括范围,除销售产值的统计内容外,还包括企业其他销售收入,如处理呆滞积压和超储物资收入。
其他非工业性作业收入等。
13.工业产品销售率是指报告期工业销售产值与同期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率。
它是反映工业产品生产已实现销售的程度,分析工业产销衔接情况,研究工业产品满足社会需求程度的重要分析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工业产品销售率%= 报告期现价工业销售产值/ 报告期现价工业总产值* 100%公式中的工业销售产值包括实际销售的工业产成品、半成品价值;对外提供的工业性作业价值以及对企业基本建设部门、生活福利部门等提供的成品、工业性作业和自制设备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