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图分类号查询-P天文学、地球科学

中图分类号查询-P天文学、地球科学

中图分类号查询--P天文学、地球科学P 天文学、地球科学P1 天文学P1-0 理论与方法论P1-09 天文学史P1-091 世界P1-091.2 古代P1-091.3 中世纪P1-091.4 近代P1-091.5 现代P1-092 中国P1-093/-097 各国P1-2 机构、团体、会议P1-28 天文馆P1-4 教育与普及P1-49 普及读物P11 天文观测设备与观测资料P111 天文仪器P111.1 古代仪器P111.2 天文光学望远镜P111.21 反射望远镜P111.22 折射望远镜P111.23 折反射望远镜P111.3 天体观测仪器P111.31 中天测量仪器P111.32 非中天观测仪器P111.33 辅助仪器P111.4 天体物理仪器P111.41 太阳观测仪器P111.42 恒星摄谱仪、星云摄谱仪P111.43 电视望远镜P111.44 射电望远镜(无线电望远镜)P111.45 光度计P111.46 测热计P111.47 干涉仪P111.48 偏振仪P111.49 固体探测器P111.5 人造天体观测仪器P111.6 天象仪P112 天文台(观象台)P113 天文观测报告P114 天文图表P114.1 天体光谱图P114.2 天体谱线波长表P114.3 太阳系图表P114.4 恒星与星系图表P114.4+1 恒星总图P114.4+2 恒星表P114.4+3 双星和聚星星表P114.4+4 变星和新星星表P114.4+5 河外星系图表P114.4+6 射电源表P114.5 天文计算用表P114.51 岁差表P114.52 轨道计算用表P114.53 食变星根数计算用表P114.54 天体测量计算用表P114.55 天体物理计算用表P114.56 恒星天文计算用表P114.57 天文计算列线图(诺谟图)P114.58 行星位置表P12 天体测量学P121 球面天文学P122 误差和订正P123 照相天体测量学P123.1 天体照相P123.1+1 物镜相差对星相的影响P123.1+2 光学中心的测定及对定位的影响P123.1+3 大气色散对定位的影响P123.1+4 天文底片P123.2 底片上直角坐标的测量P123.2+1 坐标量度仪P123.2+2 误差的测定P123.3 归算方法及计算用表P123.4 应用P123.41 自行的测量P123.42 视差的测量P123.43 目视双星轨道的测定P123.44 流星的照相观测P123.45 特殊问题的测定P123.46 人造卫星的定位观测P124 子午天体测量学(基本天体测量学)P124+.1 相对测量P124+.2 绝对测量P125 交食、凌掩P125.1 日、月食理论及日、月食典P125.11 日食P125.12 月食P125.13 卫星的食和凌P125.2 行星凌日P125.2+1 水星凌日P125.2+2 金星凌日P125.3 月掩星P125.3+1 月掩恒星P125.3+2 月掩行星及其卫星P125.3+3 月掩彗星P125.3+4 月掩射电源P125.4 行星掩星P125.4+1 行星掩彗星P125.4+2 行星掩恒星P125.5 彗星掩星和凌日P125.8 食、掩、凌的预报和计算P126 天文基本常数的测定P126.1 天文单位P126.2 大气折射P126.3 光行差P126.4 视差P126.5 岁差和章动P126.8 自行P127 授时、经纬度的变化P127.1 授时P127.1+1 测时P127.1+2 守时P127.1+3 收时P127.1+4 播时P127.1+5 地球自转不均匀的研究P127.2 纬度变化P127.3 经度变化P127.4 方位角变化P128 实用天文学P128.1 天文大地测量学P128.11 纬度测量P128.12 经度测量P128.13 方位角测量P128.14 日食、月球定位及月掩星在大地测量中的应用P128.15 人造卫星在大地测量中的应用[P128.2] 航海天文学[P128.3] 航空天文学[P128.4] 天文导航P129 现代天体测量学P13 天体力学(理论天文学)P131 天体引力理论P132 n体问题P132+.1 二体问题P132+.2 三体问题P132+.3 四体问题P132+.4 多体问题(大于四体)P133 摄动理论P133+.1 摄动方程P133+.2 摄动函数及其展开方法P133+.3 周期轨道理论P134 太阳系内各天体的运动理论P134.1 大行星运动理论P134.2 小行星运动理论P134.3 卫星运动理论P134.4 彗星、流星的运动理论P135 轨道计算P135+.1 星历表计算P135+.2 行星轨道计算P135+.3 小行星、彗星、流星群轨道计算P135+.4 双星轨道计算P136 天体力学定性理论P136+.1 天体轨道稳定性理论P136+.2 动力演化论P136+.3 俘获理论P137 天体运动和平衡问题P137.1 天体形状理论和流体自转平衡P137.2 岁差和章动理论P138 天体力学方法P138+.1 天体运动方程的数学解法P138+.2 天体运动方程的电子计算机解法 P139 现代天体力学P14 天体物理学P141 实测天体物理学P141.1 天体照相学P141.2 天体光度学(天体测光学)P141.3 天体色度学P141.4 天体偏振测量P141.5 天体光谱学(天体分光学)P141.6 天体分光光度学P141.8 中微子天文学P141.91 红外天文学{P141.92} 电波天文学P141.93 记述天文学P142 理论天体物理学P142.1 辐射转移理论P142.2 吸收线理论、连续吸收理论P142.3 发射线理论P142.4 恒星大气结构理论P142.5 恒星内部结构和能量来源P142.6 天体的爆发和不稳定过程理论P142.7 宇宙电动力学P142.8 非热致辐射P142.8+1 磁阻尼辐射(同步加速辐射)P142.8+2 逆康普顿辐射P142.8+3 等离子体振荡辐射P142.8+4 引力辐射(引力波)P142.9 其他P144 恒星物理学P144.1 恒星光谱分类、光谱型、光度型P144.2 表面温度、有效温度P144.3 颜色、色指数P144.4 大小、质量、密度P144.5 视向速度P144.6 星等、距离、视差(用物理方法得出的) P144.7 自转、磁场[P144.8] 化学组成P144.9 分光双星和交食双星P145.1 各谱型的正常恒星P145.2 变星P145.3 新星和超新星P145.4 特殊恒星P145.5 白矮星P145.6 脉冲星(中子星)P145.8 塌缩星(黑洞)P145.9 其他P148 天体化学[P149] 天体生物学P15 恒星天文学、星系天文学、宇宙学P151 星座P152 恒星天文学、星系天文学P152.1 恒星统计理论P152.2 恒星的空间分布P152.3 恒星的运动P152.4 恒星动力学、星系动力学 P153 双星和聚星P154 星团、星协、恒星云P154.1 星团P154.1+1 银河星团(疏散星团)P154.1+2 球状星团P154.1+3 移动星团P154.2 星协P154.3 恒星云P155 银河星云与星际物质P155.1 银河星云P155.1+1 弥漫星云P155.1+2 行星状星云P155.1+3 球状体P155.1+4 HⅡ区、发射星云P155.2 星际物质P155.2+1 HⅠ区P155.2+2 星际分子P155.2+9 其他P156 银河系P156.1 银道坐标P156.2 银心位置和银河系大小的测定P156.3 星族、次系、子系P156.4 自转、质量P156.5 银河系的结构P157 河外星系P157.1 形态、分类P157.2 光谱、谱线红移P157.3 距离P157.4 亮度分布、累积星P157.5 自转、质量、大小P157.6 星系核的活动(包括爆发)P157.7 射电星系、特殊星系P157.8 星系团P157.9 星系的起源和演化P158 类星体、类星射电源P159 宇宙学P159.1 经典力学宇宙学P159.2 相对论的宇宙论P159.3 宇宙早期、宇宙起源和演化P159.4 观测宇宙学P159.5 宇宙大尺度结构P16 射电天文学(无线电天文学) P161 射电天文观测P161.1 总强度测量P161.2 光度分布测量P161.3 偏振测量P161.4 频谱测量P161.5 人造天体的射电观测P162 射电辐射P162.1 太阳系射电P162.11 太阳射电P162.12 月球射电P162.13 行星射电P162.4 银河系射电P162.5 星系射电P163 射电辐射机制P164 干涉测量P165 雷达天文学(无线电定位天文学) P17 空间天文学P171 观测设备与观测方法P171.1 气球观测P171.2 探空火箭观测P171.3 人造卫星观测P171.4 星际观测站P171.5 定向设备P172 空间天体物理学P172.1 紫外线天文学P172.2 X射线天文学P172.3 γ射线天文学P172.4 宇宙线天文学P173 星际航行动力学P173.1 人造天体的轨道设计P173.2 人造天体的发射和降落理论P173.3 人造天体的运动理论P173.4 人造天体的天文导航P173.5 人造天体的轨道过渡P173.6 人造天体的自转理论P18 太阳系P181 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P182 太阳物理学P182.1 太阳的物理参数P182.2 太阳观测P182.2+1 光谱观测P182.2+2 磁场观测P182.2+3 单色光观测P182.2+4 射电观测P182.2+5 气球和探空火箭观测P182.2+6 人造地球卫星观测P182.2+7 日食观测P182.2+8 U、V、X、Y辐射观测P182.3 太阳光谱P182.3+1 光谱分析P182.3+2 光谱图P182.3+3 波长表P182.3+4 分光光度测量P182.4 太阳光球P182.4+1 黑子P182.4+2 光斑P182.4+3 米粒组织P182.5 太阳色球P182.5+1 谱斑P182.5+2 耀斑P182.6 日珥和日冕P182.6+1 日珥P182.6+2 日冕P182.7 太阳的磁场P182.8 太阳的内部结构P182.9 太阳活动P183 地球[P183.1] 地球的起源和演化P183.2 地球的结构P183.3 地球的运动P183.3+1 自转P183.3+2 公转P183.4 地球的大气光学P183.5 天体与地球的关系P184 月球P184.1 月球的起源和演化P184.2 大小、质量、距离、视差P184.3 形状P184.4 运动P184.4+1 自转P184.4+2 天平动P184.5 月球表面物理及观测方法P184.5+1 反照率及颜色P184.5+2 月面各细节的偏振测量P184.5+3 温度、辐射P184.5+4 月球光谱P184.5+5 月球磁场P184.5+6 月球的红外观测P184.5+7 利用月球的人造卫星的观测结果P184.5+8 人和仪器在月球上的就地观测结果 P184.6 月面坐标及月面图P184.6+1 月面坐标及月面山地高度的测定P184.6+2 月面地质图P184.6+3 月面土壤图P184.6+4 月面边缘图及其改正P184.6+5 月面山的高度测定P184.6+6 月面照片P184.7 盈亏现象(月相)P184.8 月面状况P185 行星、卫星、彗星、流星、陨星P185.1 水星P185.11 观测P185.12 形状、距离、大小、质量、密度P185.13 公转、自转P185.14 亮度、光谱、偏振、温度P185.15 表面特征P185.16 大气P185.17 结构P185.18 卫星P185.2/.9 太阳系各种星体P185.2 金星P185.3 火星P185.4 木星P185.5 土星P185.6 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P185.7 小行星P185.8 彗星、流星、陨星P185.81 彗星P185.82 流星、流星群P185.83 陨星P185.9 行星际物质、黄道光、对日照 P19 时间、历法[P191] 年代学P192 计年法P193 季节、时令P194 历法P194.1 比较历法P194.2 公历(阳历)P194.3 古代历法P194.9 其他历法P195 历书P196 历书对照表P197 天文年历P197.1 中国天文历P197.2 各国天文历P197.3 航海历书P197.4 航空历书P197.5 星历表P2 测绘学P2-0 理论与方法[P2-019] 测绘法令P20 一般性问题P201 测绘标准P202 测量用表P203 测量观测记录P204 测量仪器与方法P205 测量业务与组织管理P207 测量误差与测量平差P207+.1 测量误差理论P207+.2 测量平差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P209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P21 普通测量学、地形测量学P211 简易测绘法P212 罗盘仪及其他半仪器测量P212+.1 觇标P212+.2 测方位角法P213 经纬仪测量、平板仪测量P214 等外导线测量P215 距离测量P216 高程测量P216+.1 经纬仪高程测量P216+.2 气压高程测量P217 地形测绘和地形图测绘P218 面积测量P22 大地测量学P221 平面控制测量P221+.1 三角测量P221+.2 边角测量P221+.3 三边测量P221+.4 等级导线测量[P222] 天文大地测量P223 物理大地测量、重力测量与地球形状的测定 P223+.0 位理论、地球形状的测定P223+.1 绝对重力测量P223+.2 相对重力测量P223+.3 陆地重力测量P223+.39 海洋重力测量P223+.4 空中重力测量{P223+.5} 重力仪观测P223+.6 重力梯度测量P223+.7 重力异常与垂线偏差[P223+.9] 地球固体潮P224 高程控制测量P224.1 水准测量P224.2 三角高程测量P224.3 电磁波测距高程测量P225 电磁波测距和基线测量P225.1 无线电测距P225.2 光电测距P225.3 微波测距P225.5 相位法测距P225.6 脉冲法测距{P225.7} 雷达测量P225.8 基线测量P226 椭球面大地测量(高等测量)P226+.1 椭球面上的测量计算P226+.2 椭球面与其他曲面的关系P226+.3 大地坐标系及其变换P227 动态大地测量P227.9 惯性大地测量P228 卫星大地测量与空间大地测量P228.1 卫星定位P228.3 卫星测高P228.4 全球定位系统(GPS)P228.5 卫星激光测距(SLR)和激光测月(LLR) P228.6 射电干涉测量P228.9 其他P229 海洋测量学P229.1 海底地形测量P229.2 海洋大地测量[P229.3] 海道测量P229.5 海洋工程测量P229.6 领海基线测量P23 摄影测量学与测绘遥感P231 航空摄影测量P231.1 像片判读(调绘)P231.2 摄影测量控制P231.3 模拟法测图P231.4 解析法测图P231.5 数字化测图P232 地面摄影测量P234 非地形摄影测量P234.1 近影摄影测量P234.2 水下摄影测量P234.3 X射线系统的应用P234.4 扫描电子系统的应用P235 全息摄影测量与动态摄影测量P235.1 全息摄影测量P235.2 动态摄影测量P236 卫星摄影测量与空间摄影测量P237 测绘遥感技术[P24] 测绘仪器P25 专业测绘[P258] 工程测量P27 地籍学P271 地籍测量P272 地籍调查P273 地籍管理P28 地图制图学(地图学)P281 地名学P282 数学制图学(地图的数学基础)P282.1 地图投影P282.2 坐标变换及其换带P282.3 地图定向P282.4 制图用表P283 地图编制P283.1 地图设计、原图编绘P283.2 原图清绘和整饰P283.3 平面图绘制P283.4 立体图绘制P283.49 影像地图编制P283.5 地图更新P283.7 制图自动化P283.8 遥感制图P284 地形图编制P284.2 海底地形图编制P284.9 其他地形图编制P285 专门地图编制P285.1 自然地理图的编制P285.2 社会经济地图编制P285.2+1 历史地图编制P285.2+2 经济地图编制P285.2+3 土地利用(规划)图编制P285.2+39 国土资源与环境综合图编制P285.2+4 政治行政区划图编制P285.2+5 人口分布图编制P285.2+6 民族分布图编制P285.2+7 城市图编制P285.2+8 文化建设图编制P285.3 交通用图编制P285.4 教学图编制{P285.4+1} 新型地图编制{P285.4+2} 影像地图编制{P285.4+3} 立体模型图{P285+.5} 地图集编制{P285+.51} 普通地图集{P285+.52} 教学地图集{P285+.53} 经济地图集{P285+.54} 自然地图集{P285+.55} 历史地图集{P285+.56} 综合地图集、区域地图集 P285.7 海洋专题图编制P285.9 其他地图编制P286 制图仪器与设备{P286+.1} 坐标仪{P286+.2} 标准尺{P286+.3} 缩放仪{P286+.4} 航测制图仪{P286+.5} 雕刻仪{P286+.6} 自动化制图仪P287 地图模型、地球仪P288 地图制印与复制P289 地图读法与应用P3 地球物理学P31 大地(岩石界)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 P311 地球起源及演化P311.2 大陆起源及演化[P311.3] 海洋起源及演化P311.4 大气起源及演化[P311.5] 地球年龄(地质纪年学)P311.9 其他P312 重力学与地球形状学P312.1 地球的重力场P312.2 地球形状学P312.3 地壳均衡说P312.4 地球的体潮、重力的时间变化[P312.5] 纬度变化P312.9 其他P313 大地构造物理学、岩组学(构造岩石学) [P313.1] 岩石物理性质P313.2 地壳构造P313.3 地壳成分、物理性质、物理状态[P313.4] 地壳运动[P313.5] 地壳内部力学[P313.6] 造山及造陆运动[P313.7] 岛弧P314 地热学P314.1 温泉学P314.2 地球的内部热P314.3 地热测量[P314.4] 表面温度[P314.5] 冻土学P314.9 其他P315 地震学P315.0 理论与方法P315.01 数理地震学P315.02 物理地震学P315.08 统计地震学P315.09 其他P315.1 地震成因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P315.3 地震波、地震震级、震源物理P315.3+1 地震波P315.3+2 地震震级和能量P315.3+3 震源物理P315.4 地球的震动与脉动P315.5 地震活动性、地震区域划分P315.6 测震学P315.61 地震观测技术与方法P315.62 地震观测仪器与设备P315.63 地震观测结果的解释与处理P315.69 计算机应用P315.7 地震观测预报P315.71 震情P315.72 地震前兆与地震机理P315.72+1 地磁与地震P315.72+2 地电与地震P315.72+3 地下水动态与地震P315.72+4 地球化学与地震P315.72+5 地壳形变与地震P315.72+6 重力与地震P315.72+7 地应力、地应变与地震P315.72+8 环境因素与地震P315.73 地震观测P315.75 地震预报P315.78 地震台、站P315.8 实验地震学、地震模拟试验P315.9 工程地震P316 地震调查、地震志P317 火山学P317.1 火山热能P317.2 火山构造P317.3 火山喷发及其喷出物P317.4 晚期活动P317.5 火山分布、火山志P317.6 火山观测P317.7 火山喷发前的预报P317.9 火山灾害及其防护P318 地磁学P318.1 地球基本磁场P318.1+1 基本磁场及长期变化P318.1+2 地磁成因P318.1+3 地磁图P318.2 地球变化磁场P318.2+1 地磁变化P318.2+2 磁暴、磁扰P318.2+3 地磁脉动P318.2+4 地磁与太阳活动及高空物理现象的关系 P318.3 行星际空间的磁场P318.4 岩石磁性及古地磁学P318.4+1 岩石磁性P318.4+3 磁异常P318.4+4 古地磁学、考古地磁学P318.5 地震地磁学P318.6 地磁观测及仪器P318.6+1 观测仪器P318.6+2 分析与解释P318.6+3 磁测P319 地电学P319.1 地球电场P319.1+1 自然电场P319.1+2 人工电磁场P319.1+9 其他P319.2 地壳与岩石的电传导及介电性质P319.3 地电观测及仪器P319.3+1 观测仪器P319.3+2 分析与解释P319.6 古地电学P33 水文科学(水界物理学)P331 水文调查P331.1 洪水调查P331.2 枯水调查P331.3 水文地理调查P332 水文观测(测验)P332.1 降水观测P332.2 蒸发观测P332.3 水位观测、河床观测P332.4 流量观测P332.5 泥沙观测P332.6 水温观测P332.7 水化学成分观测P332.8 冰情观测P333 水文分析与计算P333.1 水量平衡P333.2 暴雨洪涝的分析与计算P333.3 枯季径流的分析与计算P333.4 泥沙的分析与计算P333.5 水利化、水土保持对径流的影响P333.6 水文统计理论P333.9 计算技术在水文计算中的应用P334 水文实验P334+.1 蒸发实验P334+.2 径流实验P334+.3 平原水文实验P334+.4 江河水文实验P334+.5 水库水文实验P334+.6 湖泊水文实验P334+.7 冰川水文实验P334+.8 沼泽水文实验P334+.91 水利化、水土保持对水文要素影响的实验 P334+.92 水文模型实验P335 水文测验仪器与设备P335+.1 仪器P335+.2 设备P336 水文站P337 水文记录、水文资料P337-3 水文记录及资料整编方法P337.1/.7 各国水文记录、水文资料P338 水文预报P338+.1 短期水文预报P338+.2 中长期径流预报P338+.3 枯水预报P338+.4 冰情预报P338+.5 泥沙预报P338+.6 旱涝分析预报P338+.8 预报误差评定P338+.9 新技术在预报中的应用P339 水文循环与水文气象P341 水文物理P342 水文化学P342+.1 水中的溶解矿物质P342+.2 水中的溶解气体P342+.3 水中的微生物P342+.4 水质的改良P343 陆地水文学、水文地理学(水象学)P343.1 河流P343.2 山溪、瀑布、急湍P343.3 湖泊、水库P343.4 沼泽P343.5 河口、三角洲P343.6 冰川P343.6+1 冰川的形成P343.6+2 冰川运动P343.6+3 冰川类型P343.7 冰川志[P343.8] 农田水文学P343.9 改造自然对水文的影响P344 区域水文地理[P345] 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水文学)P349 应用水文学P35 空间物理[P351] 高层大气物理[P351.1] 大气结构[P351.2] 大气热状态和能源[P351.3] 大气辐射[P351.4] 大气光化反应[P351.5] 大气振荡P352 电离层物理P352.1 电离层分层和结构P352.2 电离层形成、日当效应和日蚀效应P352.3 电离层中电磁波传播P352.4 电离层暴和电离层骚扰及其预报P352.5 电离层风和不均匀结构P352.6 大气啸音和甚低频发射P352.7 电离层探测P353 外层空间日地关系物理P353.1 地球的高空磁场及其探测P353.2 星际等离子体同地磁场相互作用P353.3 磁流波在地磁场中的传播P353.4 辐射带、高能粒子分布和环电流[P353.5] 宇宙线[P353.6] 极光P353.7 太阳活动及其地球物理效应P353.8 星际磁场和太阳风P354 空间等离子体物理P354.1 稀薄等离子体物理P354.2 飞行体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P354.3] 宇宙电动力学P354.4 空间等离子体模拟实验P355 高空稀薄空气动力学[P356] 高层大气探测P4 大气科学(气象学)P40 一般理论与方法P401 大气物理学P402 大气化学P403 高空气象学P404 近地面层气象学、近地面层大气物理学P405 卫星气象学P406 无线电气象学P407 大气遥感P407.1 被动式遥感P407.2 主动式遥感P407.3 声波大气遥感P407.4 光学大气遥感P407.5 激光大气遥感P407.6 红外大气遥感P407.7 微波大气遥感P407.8 遥感图像的识别与处理P409 电子计算机在大气科学上的应用 P41 大气探测(气象观测)P411 气象观测网的组织和布局P412 探测技术与方法P412.1 地面气象观测P412.11 温度观测P412.12 气压观测P412.13 湿度、降水和蒸发观测P412.14 日照、日射观测P412.15 云的观测P412.16 风向、风速观测P412.17 能见度观测P412.2 高空气象探测、高层大气探测P412.21 测风气球探测P412.22 无线电测风探测P412.23 探空仪观测P412.24 飞机探测P412.25 雷达探测P412.26 火箭探测P412.27 卫星探测P412.291 平流层探测P412.292 对流层探测P412.293 臭氧层探测P412.294 电离层探测P412.295 超高层探测P412.3 极地观测P412.4 特殊观测P413 数据处理{P413.1} 计算单位{P413.2} 订正及其方法{P413.2+1} 地面观测的数据处理{P413.2+2} 高空观测的数据处理{P413.2+3} 极地观测的数据处理{P413.2+4} 特殊观测的数据处理P414 大气探测仪器及设备P414.1 探空气球P414.2 探测飞机P414.3 气象火箭P414.4 气象卫星P414.5 辐射和温度测定仪器P414.5+1 相对日射表、日射强度表、地面辐射表、测光表 P414.5+2 日照计、自记日照计P414.5+3 温度表、温度计P414.5+4 黑白球P414.5+5 百叶箱P414.6 气压测定仪器P414.6+1 水银气压表和气压计P414.6+2 空盒气压表和气压计P414.6+3 沸点测高表P414.7 测风仪器P414.7+1 简易测风仪器P414.7+2 风向测定表P414.7+3 风速测定表P414.7+4 经纬仪测风气球P414.8 湿度、凝结、蒸发测定仪器P414.8+1 干湿表、湿度计、湿度表P414.8+2 蒸发器P414.8+3 露量计、露量表P414.8+4 积冰测定仪器P414.8+9 其他仪器P414.9 云和降水测定仪器P414.9+1 测云器P414.9+2 测云照相机P414.9+3 云幕灯P414.9+4 云中含水量、云滴和冰晶测定仪器P414.9+5 雨量器、雨量计、量雪尺P415.1 复合气象仪器、自动化装备P415.1+1 自记气象仪、联合气象仪P415.1+2 自动气象站P415.1+3 自动化装备[P415.2] 气象雷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