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发酵:指以一定的速度向发酵罐内添加新鲜培养基,同时以相同速度流出培养液,从而使发酵罐内的液量维持恒定的发酵过程。
巴斯德效应:在厌氧条件下,向高速发酵的培养基中通入氧气,葡萄糖消耗减少,抑制发酵产物积累的现象称为巴斯德效应,即呼吸抑制发酵的作用。
比生长速率:每小时单位质量的菌体所增加的菌体量称为菌体比生长速率。
它是表征微生物生长速率的一个参数,也是发酵动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产物促进剂:是指那些非细胞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又非前体,但加入却能提高产量的添加剂。
产物得率系数:可用于对细胞反应过程中碳源等物质生成细胞或其它产物的潜力进行定量评价,最常用的得率系数有对底物的细胞得率Yx/s,对碳的细胞得率Yc等。
反馈抑制:是指最终产物抑制作用,即在合成过程中有生物合成途径的终点产物对该途径的酶的活性调节,所引起的抑制作用。
(反馈抑制与反馈阻遏的区别在于:反馈阻遏是转录水平的调节,产生效应慢,反馈抑制是酶活性水平调节,产生效应快。
此外,前者的作用往往会影响催化一系反应的多个酶,而后者往往只对是一系列反应中的第一个酶起作用。
) 分解代谢物阻碍:分解代谢物抑制作用(catabolite repression )又称代谢物阻遏作用,是葡萄糖或代谢物或葡萄糖的降解产物对一个基因或操纵子的阻遏作用。
分批培养:分批培养是指在一个密闭系统内投入有限数量的营养物质后,接入少量微生物菌种进行培养,使微生物生长繁殖,在特定条件下完成一个生长周期的微生物培养方法。
接种量:接种量是指移入的种子悬浮液体积和接种后培养液体的体积的比例。
接种龄:种子罐中培养的菌体从开始接种至移入下一级种子罐或发酵罐时的培养时间。
空消:发酵罐未装入培养基的情况下进行的灭菌,也即是对发酵罐进行的灭菌。
细胞得率系数:菌体生长量相对于基质的消耗量的收得率,称为生长得率,其定义为:以消耗基质为基准的细胞得率系数。
两步法发酵:第一步、属有机酸发酵或氨基酸发酵。
第二步、是在微生物产生的某种酶作用下,把第一步的产物转化为所需的氨基酸,这种生产方法又称为酶转化法。
临界稀释速率:代表恒化器所能运行的最大稀释速率。
虽然也有例外,但Dc通常相当于分批培养中细胞的最高生长速率。
临界氧浓度:指不影响菌的呼吸所允许的最低溶氧浓度。
前体物质:是指某些化合物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能直接被微生物在生物合成过程中合成到产物分子中去,而其自身的结构并没有多大变化,但是产物的产量却因加入前体而有较大的提高。
实消::将输料管路内的污水放掉、冲洗干净,然后将配的培养基用泵打入发酵罐内,开启搅拌器、再通入蒸汽进行灭菌。
液体深层通气发酵:用液体深层发酵罐从罐底部通气,送入的空气由搅拌桨叶分散成微小气泡以促进氧的溶解。
这种由罐底部通气搅拌的培养方法,相对于由气液界面靠自然扩散使氧溶解的表面培养法来讲,称为液体深层发酵诱变剂:凡是能引起生物体遗传物质发生突然或根本的改变,使其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达到自然水平以上的物质,统称为诱变剂1. 连续培养中若稀释速率大于临界稀释速率,反应器内的细胞最终会全部被洗尽。
2. 发酵培养基的作用是菌体生长繁殖和产物合成。
3. 生物热的走向包括合成高能化合物、合成代谢产物、以热的形式散发。
4. 微生物分批培养中,比生长速率最大的时期是对数生长期。
5. 生产上发酵培养基的灭菌程度一般要求灭菌1000次,只残留_J ________ 个杂菌。
6. 微生物菌种的沙土管干燥保藏法在原核微生物中可用于细菌与放线菌的长期保藏,但绝不能用于营养细胞的保藏。
7. I型发酵是指微生物的生长与目的产物的产生正相关,III型发酵是微生物生长到菌_体的浓度接近或达到最高后才开始产生的目的产物。
8. 常用于抗生素产生菌及蛋白酶产生菌的分离筛选方法分别是抑菌圈法与透明圈法。
9. 细菌和酵母菌发酵液的固液分离多采用高速离心,而霉菌和放线菌发酵液的固液分离多采用过滤法。
10. 絮凝剂在添加时,浓度从零开始加大,悬浮粒子被絮凝的量逐渐增加,但超过一定浓度后,已絮凝的粒子又发生分散11. 发酵液预处理时加入草酸,使其与发酵液中的两性离子结合生成不溶性沉淀,并可改变发酵液的粘度,从而除去部分蛋白与胶体物质。
12. 培养基超高温短时、连续灭菌与常规的121C、30分钟灭菌分批相比较,其最大的优势是降—低培养基营养成分的破坏13. 诱变育种是提高微生物目的产物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微生物诱变育种的主要方法有物理诱变和化学诱变。
14. 发酵过程微生物的呼吸随发酵液中溶解氧浓度的升高而增强,但当发酵注溶解氧浓度超过丄临界溶氧度后,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就不再增强。
15. 培养基超高温连续灭菌的最大优点是降低培养基营养成分的破坏。
16. 压缩空气通过过滤器前需经冷却,其目的是防止过滤介质的炭化或燃烧,确保过滤效果17. 发酵过程中发酵罐要维持一定的罐压,维护罐压的作用是防止罐外杂菌进入罐体造成污染。
18. 淀粉水解方法有酸法、酸酶法和酶法,如果要求水解糖纯度较高,应选法酶法。
19. 分离筛选产淀粉酶的微生物菌株,简捷的方法是采用透明圈法;筛选产抗生素的拮抗菌株的简捷方法是采用抑菌圈法。
20. 发酵液利用酸碱性调液pH值,可使蛋白质等两性物质达到等电点得以除去。
而且过滤中,发酵液中的大分子物质易与膜发生吸附,通过调整pH值改变易吸附分子的电荷性质,即可减少堵塞和污染。
从自然界分离得到野生型菌株的产生某种目的产物生产能力都很低,不能直接用于工业生产。
(V )经诱变处理后的菌悬液,在筛选前一般应先经过后培养,以促使变异细胞发生分离,然后再进行筛选。
(V)当气流速度小于临界速度后,过滤器就不再具有除去空气中微生物的作用。
(X )温度对微生物产物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如果温度控制不当,将可能影响产物的合成方向。
(V )通气发酵中搅拌具打破气泡与延长气体在发酵液中的滞留时间,从而提高溶解氧浓度的作用,因而增大搅拌速度就一定能提高发酵液内的溶氧浓度。
(X )泡敌是目前消泡效果非常理想的一种消泡剂,所以发酵工业上不论是种子罐或是生产罐的发酵中均添加泡敌消泡。
(X )经诱变处理后的菌悬液,在筛选前一般应先经过后培养,以促使突变细胞发生分离,然后再进行筛选。
(V )发酵料液滤饼是可压缩的,当增加压力时,过滤速率也增加,因而发酵料液过滤速率与压力成正比。
(V )为了操作简便,在制作培养基时就应加入足量前体物,在发酵的过程中就不必再添加前体物质。
(X )抗生素、色素、毒素等是与初级代谢产物(如氨基酸、核酸)相对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一般是在菌体细胞停止增殖后才开始大量生产。
(V )泡敌是目前消泡效果非常理想的一种消泡剂,所以发酵工业上不论是种子罐或是生产罐的发酵均可以泡敌消泡。
(X )发酵工业生产所用空气的无菌程度直接决定于空气通过过滤器速度,空气的流速越大、从过滤器流出空气的无菌程度越高。
(X )发酵料液的滤饼是可压缩的,当增加压力时,过滤速率也增加,因而发酵料液过滤速率与压力成正比。
(v )比生长速率是反映细胞生长特性的重要参数与菌种和培养条件都有关。
(v )菌种的斜面转接低温保藏法是一种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在发酵工业上也是常用此法保藏菌种。
(X )从自然界分离得到野生型菌株的产生某种目的产物生产能力都很低,不能直接用于工业生产。
(v )抗生素、色素、毒素等是与初级代谢产物(如氨基酸、核酸)相对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一般是在菌体细胞停止生长后才开始大量生产。
(v )当气流速度小于临界速度后,过滤器就不再有除去空气中微生物的作用。
(X )深层液体厌氧发酵的反应器一般没有搅拌装置,因而反应器内不同层面发酵液菌体数量与营养物质浓度的差异很大。
()从发酵液中分离、精制有关产品的过程称为发酵生产的下游加工过程。
(v )四、单选题1. 糖蜜中含有的(A )对细胞膜的透性有较大影响,必须注意调控浓度。
A生物素 B 蔗糖C 胶体 D 钙2. 在培养基中添加具有提高细胞膜透性的物质,目的是( D )A控制细胞生长B利于营养物质的利用C防止染菌D降低反馈抑制或阻遏。
3. 以曲霉发酵生产淀粉酶时,培养基中必需有(A )A葡萄糖 B 蔗糖C 淀粉D 麦芽糖4. 在好氧发酵过程中发酵的生长期pH经常会出现降低,下面那种说法不正确(D )。
A由于葡萄糖利用加速,代谢物造成 B 由于生长过快溶解氧不能满足C 由于一些生理酸性盐的利用D 由于少数菌体发生自溶(菌体自溶pH上升)5. 当发酵液的pH低于发酵适宜的pH且发酵液中氮源不足的情况下,最好向发酵液内添加(C )。
A氢氧化钾B 氢氧化钠 C 铵水D 碳酸铵6. 深层通气发酵过程中,正常情况下发酵液溶氧最低的时期是微生物生长的(B )。
A延迟期 B 对数期C 减速期D 静止期、对数期微生物代谢旺盛此时单位时间耗氧速度快耗氧量大溶氧浓度低7. 种子罐的种子移植到发酵罐中主要采用(A )法。
A差压法B 火焰接种法 C 微孔接入法D 紫外无菌接种8. 在单级连续培养过程中,稀释率控制在临界稀释率以下,随着比生长速率提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 细胞产率越高B 限制性基质浓度越高C 细胞浓度越低D 细胞浓度越高9. 在分批培养过程中减速期的长短取决于(C )。
A 菌体的浓度B 限制性基质的浓度C 菌体对限制性基质的亲和力D 比生长速率10. 有研究表明生产某些微生物产物时,发酵过程中添加少量的乙醇可以提高目的产物的产量,其原因是(C )。
A 乙醇防止杂菌污染B 乙醇促进发酵微生物生长C 乙醇增大细胞膜的透性D 乙醇提高产物合成酶的活性11. 从酸性环境采样分离获得的微生物菌株,其产生的淀粉酶可能在(A )条件下的活性最强A 酸性B 弱酸C 中性D 碱性12. 在分批培养过程中静止期菌体的浓度变化为零因此(A )。
A 比生长速率为零B 比死亡速率为零C 产物浓度变化为零D 比死亡速率等于比生长速率13. 大型空气过滤器中填充的过滤介质以(C )的过滤除菌效果最佳。
A活性碳B玻璃纤维C非脱脂棉D前三者无差别14. 发酵液预处理时,在发酵液中加入草酸可以使发酵液中的(B )沉淀。
A铝离子B 钙离子C 铁离子D 镁离子15. 对于底物抑制的酶反应,随着底物浓度增加反应速度(B )。
A 增加B 增加到一定程度不在增加C 一直减小D 增加到最大值然后减小16. 以下空气过滤器常用的过滤介质中除菌效果最好的是(A )。
A 棉花B 玻璃纤维C 活性碳D 三者无差别17. 发酵过程中当微生物生长处于对数期时的发酵热的主要决定因素是(A )。
A生物热B 搅拌热C 蒸发热D辐射热18. 欲分离筛选获得产碱性蛋白酶高活性的微生物菌种,从(A)采样最容易分离获得目的菌株。
A 碱性环境B 酸性环境C 中性环境D 弱酸性环境简答题1. 糖蜜的成分,为什么要进行处理后才能用于发酵1)糖蜜主要成分:蔗糖(总糖可达50-75%);胶体物质(5-10%,来自于原料);灰分(10-12%);生物素(1-10mg/Kg(甘蔗),mg/Kg(甜菜));pH 值((甘蔗),(甜菜))发酵工业可以利用的主要成分是:糖和生物素(V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