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亮村旅游攻略
距离河南省辉县西北60公里的太行深处,海拔1700米的高高悬崖上,有一个以其独特的山势,峰峦叠嶂,山青水秀,洞奇瀑美,潭深溪长,质朴的石舍,淳朴的山民,有石磨石碾石头墙,石桌石凳石头炕,浑石到顶的农家庄院,一幢幢,一排排,依山顺势地座落在千仞壁立的山崖上,以其特有的魅力,招来了大批中外游客,也受到了影视厂家、艺术家们的厚爱。
它就是太行明珠———郭亮。
郭亮以秀美山岭,独特的石舍而闻名,更以其周围自然风景吸引着旅游者。
郭亮洞,长1200米,洞顶是嶙峋的怪石,开凿时留下的支撑廊顶的天然石柱,形成了崖下的“照明窗口”,日本人赞誉“世界第八奇急。
郭亮地处辉县万仙山风景区,周围有很多溶洞,有红龙洞、白龙洞、黄龙洞,洞内倒悬的钟乳石千姿百态,形神各异,发人遐思,引人入胜,叹为观止。
这里的风景自然称其为雄、壮、险、奇、古、秀,山水秀美,奇石名木,猕猴攀跃,谷幽崖高,枫叶吐丹,以奇绝水景和绝壁峡谷为特色。
郭亮地处太行深处,四季景色宜人,特别是金秋时节,满山遍野枫叶绯红,碧绿的山野夹带着一片片金黄,是旅游的大好时节。
郭亮距郑州110公里,距离新乡50公里,去郭亮旅游可以乘京广铁路线到新乡站下车,换乘新乡到郭亮旅游车,也可以乘新乡到辉县再转乘到郭亮或到南坪的交通车。
现在郭亮也有旅店吃住都很方便。
进入太行山腹地,距河南辉县70公里,有一个海拔1752米的原始村庄——郭亮村,它地处山西和河南两省交界处的密林山中。
这里秀峰突兀,石径崎岖,红、白龙溶洞深邃,喊泉银瀑悬壁。
有着泰山的巍峨,华山的险要,嵩山的挺拔,黄山的秀丽,原始荒古,真实自然。
抵达郭亮村,必须要穿行太行大峡谷,峡谷绝壁的岩石呈红色,从沙窑乡乡汉寨坝顺天梯登崖顶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过去这条绝壁路,曾是大山中唯一通往中原的古道,困扰着一代代山民,阻碍着与外界的交流。
天梯是由块块不整齐的岩石垒起或直接在90度角的岩壁上凿出来的石坑组成。
直到本世纪70
年代,山民打通了郭亮洞,人们才逐步废弃了这条几百年来的“热线”。
我们有意从天梯登顶,就是想领略一下先人险行的感觉。
红岩绝壁约有200米亮,耸直陡峭,象快斧整劈过一样,格调雄浑,令人生畏。
头顶密布的的乌云使峡谷更显磅礴大气,走在云梯上仰望山体无不被险峰所震慑,壁缝填满双眼。
向上只能看到上一层的石梯底面,向下只见峡谷中水浪翻滚,涛声回荡,煞有不上不下之感。
由于我们不是专业攀岩者,在许多极险崖段,全凭自己的胆识和四肢去解决。
多处石板已掉落谷中,崖壁石缝里有许多小树和小草,它们都有一定的韧度,成为很好的“拉绳”,就这样提心吊胆,磨破双手,足足忙了大半天才登顶。
放眼望去,黑色的浓云威压着大峡谷,云层遮没了阳光,使山显得阴暗,山的阴暗又进一步衬托出云的阴暗。
云和山,就这样浑然一体,我瞪大眼,目眦欲裂,也难以将这全景一眼望尽。
太行明珠——郭亮村,现有83户人家,共329人,大都为申氏。
据村民申河山介绍:郭亮村源于公元9年~公元 23年之间的西汉末年,当时王莽建立
“新”王朝,这期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农民领袖郭亮,一举建立了农民政权。
后来郭亮欲凭借太行绝壁峡谷与敌交战失利后,从会逃寨兵败山西。
后人为纪念这位农民英雄,将他当年战斗过的大本营誉称为郭亮村,直至现在。
申氏家族元朝末期在南京做官,明初朱元璋清洗京都,将申氏家族发配青海做苦役,途中申氏从山西逃离。
全族几百口人砸掉大铁锅,一户分一块锅铁,各奔东西,但愿来年拼回原锅,全族团圆,故称“大锅申”。
当年一小部分申族人进入河南,躲进太行山中隐居于郭亮村。
多少年来,整个郭亮村,只有申明富一人于60年代参军后离开了郭亮村。
每逢夏季村民总要受到山洪、滑坡的侵袭,房屋倒塌。
但事后村民又痴情地垒起“新家”,死守在这里,汲取着祖辈的先训和气息。
村寨里朴实随处可见:石磨、石碾、石巷、石桌、石凳、石床、石阶、石房、石坝、石路、石碗、石筷、石桥、石斧、石锄……,让人完全溶浸在石头的奇妙怀抱之中。
当问起村民为体用这笨重的石头营造一切时,老乡笑话我们道:“石头是我们的一切,那儿有祖辈的灵气,是后辈的希望,制造石器只花力气,不花钱。
为何不用……习惯了!”
1972年为让乡亲们能走下山,13位村民在申明信的带领下,卖掉山羊、山药,集资购买钢锤、钢锉。
在无电力、无机械的状况下全凭手力,历时五年,硬是在绝壁中一锤一锤凿出2万6千立方米的一条高5米、宽4米,全长1300米的石洞——郭亮洞,于1977年5月1日通车。
为此,王怀堂等村民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这条绝壁长廊,被日本裕田影视公司惊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绝壁长廊郭亮洞,蜿蜒盘旋、忽明忽暗、上下不一,洞壁有的整齐平坦,有的参差不齐,形状各异。
站在峡谷对面万丈石壁上,静观郭亮洞,犹如石壁上的“机枪眼”。
洞外瀑布成网状,洞下水潭碧绿诱人,悠闲的牛羊漫步在奇石、丛林之间。
秋季,黄色的柿子、红色的山楂、绿色的核桃挂满枝头,好一派世外桃源之雅景。
郭亮洞不远处,藏有奇景“冰窑”,哪怕是炎热的夏天,故然冰封不动。
抬头大喊,骤然间一条瀑布从天而降,飘染全身。
喊声过后,又恢复往日的寂静。
瀑布间从绝壁顶上一空心圆洞中垂直落下,远看恰似“龙须”又称“龙吟”瀑布。
周围还有万仙山和南坪两处自然保护区……。
静心待上半月,凌晨听雄鸡报晓、午时闻雌鸡下蛋、晚间听山雨沥沥、俯在地上倾听地下河的哗哗流水声。
喝上二两老白干,大口吮吞着大青辣,在来回摆动的油灯下,听着老乡们的唠叨,那真是一种原始古朴的雅致。
中华影视村——郭亮
郭亮村位于河南省新乡辉县市西北部太行山腹地,距郑州市150公里,距新乡市70公里,该村位于国家AAAA景区万仙山景区,全村81户389口人,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村民95%以上从事旅游产业,兴办家庭旅馆70余个,床位3600余张,年接待游客29.3万余人,旅游收入430余万元,郭亮村获河南省文化特色村、新乡市文明村、辉县市创业杯等多项荣誉称号。
优美的自然风光,古朴的民俗风情,吸引了众多游客、艺术家、影视巨臂、美院学生。
著名导演谢晋称郭亮为“太行明珠”,著名画家张仃称万仙山为“华夏奇观”。
先后有《清凉寺钟声》、《走出地平线》、《倒霉大叔的婚事》、
《战争角落》、《举起手来》、《天高地厚》等40多部影片在此拍摄,国内100多所美术院校和30多个摄影协会把万仙山定为写生、采风基地。
世界第八大奇迹——绝壁长廊:
郭亮村村民为打通一条通往山外的道路,十三壮士从1972年农历二月开工,1977年五月一日通车,打通了一条长1250米,宽6米,高4米的绝壁长廊。
绝壁长廊打开了通向世界的大门,郭亮由偏僻的小山村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风景区。
路上行车
崖上人家:
“喊泉”奇特景观:喊泉是万仙山里最奇特的一处景观,泉水从窑龛上鼓凸的悬崖间一块龙头状的水渍石里,呈喷淋状飘然而下,一根根一缕缕,细如龙须发丝。
喊泉的奇妙就在于人的喊声可以影响泉水的大小,喊声大泉水喊声小泉水小。
王莽岭景区介绍
王莽岭风景区位于山西省东南太行山南端的陵川县城东50公里处,相传西汉王莽赶刘秀到此安营扎寨,故名。
该景区是黄土高原与中州平原断裂地质带最险要处,由高低错落的五十多个山峰组成。
总面积40平方公里,包括王莽岭、锡崖沟、昆山三个景区,最高海拔1700余米,最低处跌入河南辉县境内仅300米左右,巨大的落差,形成了绝壁千仞、群峰林立、危岩相跌、峡谷纵横的地质奇观;同时冷暖气流时常在此交汇,形成在北方罕见的四季云涌雾腾的气象景观;境内植被覆盖率高达96%以上,暑期平均气温仅22摄氏度,金元时期文坛巨匠元好问称之谓“清凉圣境”。
王莽岭是八百里太行自然景观的典型代表,被誉为“太行至尊”。
主要特色有五个方面:一是地貌奇特,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形,且地理位置条件优越,亲临王莽岭,既可环视“群峰笔立太行头”,又能远望千里平原一眼收,还可体会一览众山小,峡中田园幽的心灵意境;二是天象奇特,与泰山、海边相媲美的日出,与黄山见高低的云海,与长白山敢对比的雾凇冰挂,以及只有在佛教胜地都难得一见的佛光,千姿万态,与众不同;三是生态优良,气候凉爽,动植物资源丰富。
60年代种植的5000余亩成林油松,遍地的中草药,将使大家身临花香鸟语,天人和谐的画中游;四是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这里不仅是王莽、刘秀两代皇帝斗智斗勇的地方,而且是楚国琴师俞伯牙学琴于晋国琴师师旷,演绎出流传后世的名曲《高山流水》典故的发生地,同时它也是远古神话传说《愚公移山》的发生地;五是筑路精神惊天动地。
锡崖沟村民不甘闭塞,向大山宣战,三代人艰苦奋斗30年,用原始的方法,简陋的工具,在悬崖峭壁上凿通了一条“之”字形挂壁公路,不畏艰辛,艰苦奋斗的当代愚公精神和创造出伟大的“筑路奇观”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被《人民日报》称为中国乡村筑路史上的奇迹。
看看这样的景区、这样的盘山公路,我们舍得放弃吗?
王莽岭多层壁挂公路
王莽岭壁挂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