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语言素材积累:好句、名言、警句精粹32本经典名著,32段名句,触动人心!1、为你,千千万万遍。
——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2、在路上,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杰克·凯鲁亚克《达摩流浪者》3、我这辈子最遗憾的事,就是推我入地狱的人,也曾带我上天堂。
——张爱玲《色戒》4、胆小鬼连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
——太宰治《人间失格》5、青年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勇气,和他们的远大前程。
——王小波《一直特立独行的猪》6、我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待明白过来时,只能选择认真地老去。
——三毛《三毛全集》7、人类的全部智慧都包含的两个词中——等待和希望。
——大仲马《基督山伯爵》8、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米切尔《飘》9、努力想得到什么东西,其实只要沉着镇静、实事求是,就可以轻易地、神不知鬼不觉地达到目的。
——卡夫卡《城堡》10、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拿去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斯蒂芬·茨威格《断头皇后》11、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
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塞林格《麦田守望者》12、我越是孤独,越是没有朋友,越是没有支持,我就得越尊重我自己。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13、一个人如果遭到大家嫌弃,多半是自己不好。
——萨克雷《名利场》14、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糟。
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
——莫泊桑《羊脂球》15、任何一样东西,你渴望拥有它,它就盛开。
一旦你拥有它,它就凋谢。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16、生活中即使有更多的恶,也要相信有更多的善。
——查尔斯·狄更斯《雾都孤儿》17、天亮之前有一个时间是非常暗的,星也没有,月亮也没有。
——茅盾《子夜》18、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毛姆《月亮与六便士》19、我们都是受困于时代的“囚鸟”——既渴望逃离,又踟蹰不前。
——库尔特·冯内古特《囚鸟》20、我想成为温柔的人,因为曾被温柔以待,深深了解那种温柔的感觉。
——村井贞之《夏目友人帐》21、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的人记得。
——《小王子》22、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
——克莱儿·麦克福尔《摆渡人》23、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去。
如此,安好。
——丰子恺《无宠不惊过一生》24、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毕淑敏《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25、认识自己的无知是认识世界的最可靠的方法。
——《随笔集》26、凡是有鸟歌唱的地方,都有毒蛇。
——《德伯家的苔丝》27、善良的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
——《浮士德》28、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老人与海》29、只要你是天鹅蛋就是生在养鸡场也没什么关系。
——《安徒生童话》30、不要向井里吐痰,也许你还会喝井里的水。
——《静静地顿河》31、爱情应该给人一种自由感,而不是囚禁感。
——《儿子与情人》32、太阳照常升起,一切都没有改变。
——塞缪尔·贝克特《墨菲》《舌尖上的中国》26好句《舌尖上的中国》全景式呈现了人与食物、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带领观众理解不同文明饮食文化的差异。
片中金句频出,不仅可以用来写美食,还包含着人生、乡愁、世界、自然等丰富的哲理,温暖而又深刻。
1、昂贵的玛仁糖,层次丰富的手抓饭,只要对自然和时序怀着不变的信任和尊重,每一道菜,每一家人,都会获得甘甜的回报。
2、不同地域的中国人,运用各自智慧,适度、巧妙地利用自然,获得质朴美味的食物。
能把对土地的眷恋和对上天的景仰,如此密切系于一心的唯有农耕民族。
一位作家这样描述中国人淳朴的生命观:他们在埋头种地和低头吃饭时,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看天。
3、传承中国文化的不仅仅是唐诗宋词京剧昆曲,它包含着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每一个细节。
4、从手到口,从口到心,中国人延续着对世界和人生特有的感知方式,只要点起炉火,端起碗筷,每个平凡的人,都在某个瞬间,参与创造了舌尖上的非凡史诗。
5、大多数美食,都是不同食材组合碰撞产生的裂变性奇观。
若以人情世故来看食材的相逢,有的是让人叫绝的天作之合,有的是叫人动容的邂逅偶遇,有的是令人击节的相见恨晚。
6、地球村形成的速度不断加快,没有人能够阻挡。
然而,只要保持对某种味道的迷恋和期待,那么这种味道,以及与之密不可分的生活信念,就一定会守护一个个不可复制的部落,一处处令人神往的秘境。
7、东方和西方,江南和塞北,人的迁徙促成了食物的相逢,食物的离合见证了人的聚散。
然而,究竟是人改变了食物,还是食物改变了人?餐桌边的一蔬一饭,舌尖上的一饮一啄,总会为我们津津有味地一一道来。
8、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9、家,生命开始的地方,人的一生都在回家的路上。
平淡无奇的锅碗瓢盆里,盛满了中国式的人生,更折射出中国式伦理。
人们成长、相爱、别离、团聚。
家常美味,也是人生百味。
10、历史对于旁观者是一段故事,对于亲历者是切身的喜悦和感伤。
11、人类活动促成了食物的相聚,食物的离合,也在调动人类的聚散,西方人称作“命运”,中国人叫它“缘分”。
12、人们懂得用五味陈杂形容人生,应为懂得味道是每个人心中固守的情怀。
13、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14、时间是食物的挚友,时间也是食物的死敌。
15、世事变迁、人心进退!人们,越是在水泥森林里久居,越向往回归农耕生活。
16、所谓心传,除了世代相传的手艺,还有生存的新年,以及流淌在血脉里的勤劳和坚守。
17、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不管是否情愿,生活总在催促我们迈步向前。
人们整装,启程,跋涉,落脚,停在哪里,哪里就会燃起灶火。
18、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酸甜。
19、有一千双手,就有一千种味道,中国烹饪,无比神秘,难以复制,从深山到闹市,厨艺的传授,仍然遵循口耳相传,心领神会的传统方式。
20、越是弥足珍贵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常无奇,辛苦劳作给全身心带来的幸福,从来也是如此。
21、在吃的法则里,风味重于一切。
中国人从来没有把自己束缚在一张乏味的食品清单上。
人们怀着对食物的理解,在不断的尝试中寻求着转化的灵感。
22、在厨房里,五味的最佳存在方式,并不是让其中有某一味显得格外突出,而是五味的调和以及平衡,不仅是中国历代厨师和中医不断寻求的完美状态,也是中国在为人处世、甚至在治国经世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23、在中文里,“火候”一词的使用并不局限在厨房,更能用来评价处世的修养,以及为人的境界。
24、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
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25、芝麻的香气伴着蕨粑的甘甜,这就是瑶族人时代繁衍的味觉密码,也是撰写着人类味觉记忆史的通用语言。
26、中国人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这不仅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顺应自然的中国式生存之道。
从古到今,这个农耕民族精心使用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获取食物的活动和非凡智慧,无处不在。
“治国民生”名言警句01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管仲)【释】要使政事有所建树,关键在于顺从民心,政事所以废驰,关键在于没有顺着民心。
02上不能宽国之利,下不能饱尔之饥。
我饮酒,尔食糟,尔虽不我责,我责何由逃。
(宋欧阳修)上不能为国开拓利源,下不能使你们解除饥饿。
我在喝酒,你们在吃酒糟,你们虽然不责怪我,但我的责任又怎能逃脱呢?02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宋王令)【释】高高的昆仑山上有常年积雪,蓬莱岛上经常是阴凉。
我既不能用手提起天下受暑热之苦的人同去乘凉,又怎么能忍心独自到那些地方去避暑呢?03先忧后乐范文正,此志此言高孟轲。
暇日登临固宜乐,其如天下有忧何?(宋王十朋)【释】曾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他的志向和语言比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的孟子更高。
闲暇时本来宜于登山临水享乐,无奈天下有忧,又怎么能乐得起来呢?04凭君莫言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唐曹松)【释】请求你不要说自己封侯作官的事,要知道一将功成会要牺牲很多的人。
05身为野老已无责,路见流民终动心。
(宋陆游)虽然退休为乡下野老已没有责任了,但在路上看到流浪的人民终归还要动心。
06安得壮士挽天河,一洗烦郁清九区。
(元王冕)【释】如何能得壮士把银河挽下来,一洗百姓的烦郁使全国都清新呢?07但令四海歌声平,我在甘州贫亦乐。
(明郭登)【释】只要使四海都歌舞声平,人民安居乐业,我在甘州就是受贫也是快乐的。
08住世一日,则做一日好人,居官一日,则做一日好事。
(宋罗大经)【释】住世:活在世界上。
居官:作官。
做人要做好人,作官要做好事。
09哀哉流民何时天雨粟,使女俱生存。
(元张养浩)【释】可悲呀,到处流浪的灾民!什么时候老天象下雨般下些粟米,让你们都能生存下去。
10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唐聂夷中)【释】我希望皇帝的心,变为一枝明亮的蜡烛,不去照那穿绸缎绫罗的富豪人家的丰盛筵席,只去照那被剥削的无法生活而逃亡在外的贫苦人家留下的空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