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第二课堂活动计划
为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扩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判断、创新等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六(1)班的数学教学工作。
针对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这学期数学第二课堂活动计划制定如下:
一、学生总体情况分析
六(1)班共有学生60人,男生39人,女生21人,学生的数学兴趣还是较浓厚的,从学生的整体来看两极分化现象不严重,但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以往学过的知识根底不扎实,对知识的接受较为被动。
存在这一问题的原因还有教材改版的缘故,因此要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因材施教。
二、目的要求:
1、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使学生用最快的速度口算出简单的算式。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数和开的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事物,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适当拓宽学生的数学知识面,结合活动内容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三、活动措施:
数学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要灵活多样,生活活泼。
既有全校性,也有班级性,并且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富有吸引力。
1、组织数学兴趣小组。
这是数学活动课常用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
数学兴趣小组可分为学校与班组两个层次,从实际出发,确定活动内容,特定活动计划。
选定的内容应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寓知识于趣味之中。
2、建立数学园地。
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数学兴趣小组的学生为骨干,举办数学墙报、黑板报,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图文并茂。
3、开展数学竞赛。
数学竞赛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竞争意识,有利于发现和选拔数学人才。
开展数学竞赛活动,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各种竞赛活动,都要列入学校和班级教学活动计划。
加强指导,认真组织,注重实效。
4、举办数学故事会、数学游戏会。
小学生喜欢听故事和做各种游戏活动。
因此,从儿童特点出发,组织一些故事会,讲述中国和世界的数学家、数学史的故事,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扩大数学知识领域开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是很有意义的。
或者采取游戏活动中,生动活泼,寓教于乐,深受少年儿童的欢迎。
四、活动安排:
四、活动地点:
第二课堂活动统一安排时间在教室内进行。
总之,为了能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激发学习兴趣,一定要把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让学生喜而好学,充分发挥学生应有的特长。
2014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