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2021郑州市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一模试题带答案

2020-2021郑州市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一模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1.元朝是我国古代戏剧发展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关汉卿就是其中的一位。

他的代表作是A.《西厢记》B.《桃花扇》C.《窦娥冤》D.《牡丹亭》2.现代社会中,手机支付已成为一种时尚,但纸币仍然在流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A.秦朝的圆形方孔钱B.唐朝的开元通宝C.汉朝的五铢钱D.北宋的交子3.契丹,一个彪悍的民族,在《魏书》中第一次出现于人们的视野。

公元916年建起庞大帝国,雄踞中国北方。

与北宋并立,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权是()A.吐蕃B.辽C.西夏D.金4.金庸武侠小说著《射雕英雄传》讲述的是发生在南宋时期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给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分别取名:郭靖和杨康。

并各赠一剑。

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根据所学推断当时的国耻是指A.澶渊之盟B.靖康之变C.宋金和议D.南宋灭亡5.建立与宋并立的辽、西夏、金政权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A.契丹、党项、匈奴B.契丹、党项、女真C.党项、女真、鲜卑D.匈奴、鲜卑、吐蕃6.对澶渊之盟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使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B.没有任何积极意义C.有利于双方开展贸易D.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7.“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这首诗描述了宋代哪一节日的气氛?()A.元宵节B.端午节C.中秋节D.元旦8.下图所示人物的诗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自然。

下列表述与这位历史人物相符的一项是A.盛唐时期的浪漫主义诗人B.两宋之交杰出的词人C.被后世尊为“诗仙”D.被后世尊为“诗圣”9.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描写了哪个朝代的节日欢乐气氛?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10.一位学者评论他所处的朝代,认为当时地方州郡之所以“日就困弱”,是因为朝廷把各州的“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政刑一切收了。

”该学者所处的朝代是()A.秦朝B.西汉C.宋朝D.唐朝11.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

南宋时,我国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主要得益于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②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③南方相对稳定④国家统一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2.岳飞赢得广大人民的尊敬,主要是因为()A.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B.岳飞主张抗金,被投降派杀害C.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D.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13.下图所示民族建立的政权是A.辽B.北宋C.西夏D.金14.北宋的都城是()A.长安B.开封C.洛阳D.灵武15.“赵匡胤穿龙袍﹣﹣改朝换代”这一歇后语指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一历史事件A.杯酒释兵权B.“澶渊之盟”C.靖康之变D.陈桥兵变16.宋辽“澶渊之盟”后,双方在边境设置的贸易机构是A.市舶使B.宣政院C.榷场D.十三行17.在福建三明宁化县,一群被当地人称为“谱师”的“当代毕昇”正活跃在乡间,由此可判断,这些“谱师”所拥有的技术应该是A.雕版印刷术B.造纸术C.活字印刷术D.指南针18.对西藏加强管辖,并使之成为正式行政区的是A.汉朝政府B.唐朝政府C.宋朝政府D.元朝政府19.下面是《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某个政权的名称。

与辽政权订立澶渊之盟的是A.①B.②C.③D.④20.宋真宗亲撰《励学篇》“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反映了宋朝统治者推行的国策是()A.重文轻武B.重农抑商C.重视教育D.重武轻文21.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的相关资料。

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A.中华民族的起源B.多民族政权的并立C.统一国家的建立D.繁荣与开放的唐朝22.近期,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一档大型文化类益智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打造了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

小明也自拟了一道题目:“豪放风格;抗金斗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符合上述条件的词人是A.辛弃疾B.李清照D.苏轼23.“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等历史典故与下列哪一个历史人物有关?()A.秦始皇B.汉武帝C.赵匡胤D.李世民24.宋真宗准备让文武双全、玉树临风、帅气十足的陈尧咨陪辽国使者射弓(射箭),并允诺授予他高级武将。

陈尧咨请示其母亲后,其母杖责他:“你们父子均以文章立朝为名臣,你现在竟为了厚禄,使家族蒙受羞辱,忍心吗?”这反映出宋朝( )A.文武并重的传统B.重武轻文的观念C.颜值和门第备受推崇D.重文轻武的传统25.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前()A.北宋与金的争战B.南宋与辽的争战C.北宋与辽的争战D.南宋与金的争战【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元代文化特征是元曲,关汉卿是元朝最优秀的剧作家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剧本,流传至今的有十多种,代表作有悲剧《窦娥冤》,所以C项符合题意;A 项《西厢记》为元代王实甫代表作,B项《桃花扇》是中国清代著名的传奇剧本,作者是孔尚任,D项《牡丹亭》是明代作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

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2.D解析: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业贸易的繁荣也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

早在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商业十分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3.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A项吐蕃是藏族,不符合题意;B项辽是契丹建立的政权;C项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政权;D项金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权,故选B。

4.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依据题干关键词“郭靖和杨康、勿忘国耻”可知,当时的国耻是指靖康之变。

结合所学可知,1126年,金军攻破北宋都城汴京,1127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及宗室等三千多人北去,并掠走宫廷仪仗、典籍、乐器以及大批珍宝器物,北宋灭亡。

此事被称为靖康之变。

B项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郭靖和杨康、勿忘国耻”是解题的关键,当时的国耻是指靖康之变。

5.B解析: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916契丹族阿保机建立辽,定都上京; 1038年党项族元昊建立西夏,定都兴庆;1115年女真族阿骨打建立金,故B符合题意;AC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B。

6.B解析: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真宗时(1004年),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有利于双方开展贸易。

所以澶渊之盟也不是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7.D解析: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此诗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大意是说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故D 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

8.B解析: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题干人物是李清照,她是两宋之交杰出的词人,词风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自然。

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9.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题目材料可知,题目诗句叙述了宋代的春节,在当时称“元旦”,C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BD项不符,排除。

故选择C。

10.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政刑一切收了”可知,该学者所处的朝代是宋朝。

为了巩固统治,北宋初期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将兵权收归中央;派文官任知州;派转运使把地方财政大部分收缴中央。

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11.A解析:A【解析】根据课本所学,从东汉末年开始,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北方大量的人口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相对稳定,自然条件优越,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南宋时期国家政权处于分裂并立时期,国家没有实现统一所以④表述错误,故排除。

①②③符合题意,故选A项。

12.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金军南下攻宋,给人民带来了很大灾难。

岳飞领导抗金斗争反抗民族压迫符合南宋人民渴望生活安定、发展经济的要求,是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是正义的战争。

岳飞领导的岳家军纪律严明,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岳飞自然受到人民的尊敬。

D 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13.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0世纪初,契丹族的杰出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916年,他建立契丹政权,定都上京,后来改国号为辽,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是汉族建立的政权,C项是党项族建立的政权,D项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权。

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14.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称皇帝,建立北宋,定都开封,赵匡胤就是宋高祖,B项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15.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他的部下黄袍加身,赵匡胤建立宋朝,称为宋太祖,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16.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澶渊之盟后,宋辽之间为了加强两国之间的贸易,在边境设置了榷场,所以答案选C。

17.C解析: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北宋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将黏土制成陶活字,用来排版印刷。

所以这些“谱师”所拥有的技术应该是活字印刷术,故C符合题意。

雕版印刷术、造纸术、指南针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18.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政府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

故D项符合题意,ABC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本题应选D。

19.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④分别代表西夏、金、北宋和南宋。

与辽政权订立澶渊之盟的是北宋,③是北宋,故符合题意。

AB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20.A解析: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内容可知在宋朝时期崇尚读书,这是因为宋代实行的国策是重文轻武,宋太祖赵匡胤时期为防止武将篡弑重演,太祖以“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大将对军队的控制,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提倡文人典军,严禁武人干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