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道治理施组】河道治理橡胶坝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河道治理施组】河道治理橡胶坝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编制的依据及原则第二章工程总说明第三章施工总平面布置第四章施工总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第五章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第六章施工方法及措施第七章施工质量保证体系与质量保证措施第八章安全保证体系与安全保证措施第九章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第十章热雨季、冬季施工措施第十一章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附件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件二:拟投入本标段的劳动力计划表附件三:计划开工日期、完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附件四:施工总平面图附件五:临时用地表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第一节编制依据1.1、《XX河XX县城段河道治理工程二期工程(6号、7号橡胶坝)工程施工招标文件》;1.2、《XX河XX县城段河道治理工程二期工程(6号、7号橡胶坝)工程施工施工图纸》;1.3、招标期间的往来文函及补遗通知;1.4、工程现场勘察及调研资料;1.5、本集团管理手册及管理体系文件;1.6、主要依据水利部和国家有关部委颁发的所有现行的设计、施工、技术标准和验收规范: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质勘察规程》SL313-2004;4)《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DL/T5099-1999;5)《水利水电工程围堰设计导则》DL/T5087-1999;6)《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7)《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8)《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1998;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12)《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13)《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21-90;14)《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DL/T5055-2007;15)《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1987;16)《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17)《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18)《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L/T5100-1999;19)《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20)《水利水电工程模板施工规范》DL/T 5110-200021)《水工建筑物止水带技术规范》DL/T5215-2005;22)《砂、石碱活性快速试验方法》CECS48:93;23)《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 191-1996;第二节编制原则2.1安全的原则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认真贯彻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和政策,严格执行OHSAS18001、ISO14000及工程建设程序。

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制定可靠合理的安全措施并将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在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

2.2方案优化的原则根据我公司近年承建的类似工程成功经验,结合本标段工程实际情况,在遵循建筑施工工艺及其技术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施工程序和方案,选择多种施工进行可行性、成本及技术比较,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

2.3确保工期的原则采用流水施工方法,合理安排进度,适用现代管理方法,根据现场变化情况,编制好各分部分项工程及阶段性工程的进度计划,组织有节奏、均衡、连续的施工作业,搞好工序衔接,实施进度监控,达到时间控制,处处控制的效果,确保实现工期目标。

2.4科学配置的原则本工程自项目管理人员至施工作业队伍,均由参加过类似工程的优秀管理人员及施工队伍组成,他们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对此类工程建设得心应手。

同时,投入高效先进的施工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

2.5合理布置的原则尽可能减少施工设施,合理储存材料物资,减少运输工作量。

合理安排生产、生活场地,减少用地及对周围村民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努力体现这项造福子孙后代工程的绿色亮点。

第二章工程总说明第一节工程概述1.1、工程概况XX河是XX县的主要行洪河道之一,自北向南流经县城。

XX河属多泥沙山区河流,现状河道淤积严重,削减了过水断面,多处河段未能达到设计防洪标准,影响县城的安全;河道内杂草丛生,存在乱排(排污)、乱倒(垃圾)现象,影响城市形象和人居环境。

为恢复原设计河道的行洪能力,完善XX县城防洪体系,改善XX河的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XX县拟对县城段进行整治。

本次治理为XX河XX县城段河道治理二期工程。

河道治理范围为锥峰桥上游约17.5m (桩号0+000)至XX桥上游接一期工程首端(桩号1+127.7),长1127.7m,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河道清淤疏浚、河底防渗、新建右岸挡墙和6、7号橡胶坝。

坝高均为3.2m,其中6号橡胶坝位于湖泗汰沟上游约95m ,7号橡胶坝位于XX桥上游约80m,蓄水深度0.55~3.2m,蓄水长度1120m,形成水面面积约9.52万m2。

1.2、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XX河是XX河最大的一条支流,位于XX省东北部,发源于XX县XX坝南缘,于XX市XX河镇注入XX河,全长约200km。

工程区以上河道流域面积1267km2。

XX县地处高寒山区,属季风型高原山地气候,年平均气温-1.5℃~4.7℃,极端气温-42.8℃~38.9℃,无霜期80~130天,年最大风速为26m/s,多年平均降雨量为469mm,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894mm,年平均陆面蒸发量为350mm,年最大冻土深为1.8m。

1.3、工程地质A 地层岩性根据勘察结果,场区地层自上而下划分为三个工程地质层,依次为:①细砂、②圆砾、③斑状花岗岩。

①细砂(Q4al+pl):黄~白色;稍湿~饱和;稍密;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

该层大部分分布,厚度为0.20~1.90m,平均厚度为0.67m,层底埋深0.20~1.90m,平均埋深为0.67m。

②圆砾(Q4al+pl):褐黄色;中密;稍湿-饱和,砾石成份主要以火成岩、燧石为主,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大于总重量的50%,砾石呈亚圆状,分选性差,中粗砂与粘性土充填。

该层全区分布,最大揭露厚度为19.40m,最大揭露深度为20.00m。

③斑状花岗岩:③1强风化斑状花岗岩(γ),节理裂隙发育,隐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以长石、钾长石、石英为主,岩石完整程度为较破碎,坚硬程度为较软岩,基本质量等级为IV级,属透水而不含水岩层。

该层全区分布,但局部及探坑未揭露,厚度为3.20~6.40m,平均厚度为4.86m,层底埋深18.50~20.00m,平均埋深为19.54m。

③2中风化斑状花岗岩(γ),节理裂隙较发育,隐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以长石、钾长石、石英为主,岩石完整程度为较完整,坚硬程度为较硬岩,基本质量等级为Ⅲ级,属相对隔水岩层。

该层全区分布,但局部及探坑未揭露,最大揭露厚度为1.50m,最大揭露深度为20.00m。

橡胶坝基础位于②层圆砾,地基承载力为340kPa,②层圆砾的渗透系数为9.3×10-2cm/s,基底摩擦系数为0.51,圆砾的天然容重1.97~2.12t/m3。

B 地下水根据钻探揭露,场区在揭露深度内除探坑外均见地下水,属第四系潜水,区内主要透水层为圆砾层以及基岩的强风化裂隙破碎带。

本区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其次是侧向补给。

排泄方式:基岩裂隙水以泉的方式或潜流的方式向下排泄;第四系潜水则以径流和人工开采的方式排泄。

地下水水位的上升与下降、水量的增减与降水量密切相关。

雨季水位上升,涌水量增加,旱季水位下降,涌水量减少;年内一般出现两个峰值,四月和九月。

圆砾层为其含水层,水位埋深为0.80~6.50m(2013.7.14~8.15),地下水位变幅一般为1.00~1.50m。

根据邻区勘察资料及地区经验,地下水对混凝土具有微腐蚀性,对混凝土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拟建场地的土对建筑材料具有微腐蚀性。

C 地质构造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第二节合同工作范围(1)建筑工程:土方开挖,土方回填、土工膜铺设、混凝土浇筑、坝袋安装、混凝土构件预制安装、浆砌石砌筑等。

(2)电气设备及安装工程:水利机械设备及安装、供配电设备安装、照明设备及安装、导线与电缆安装、防雷接地及安装工程。

(4)临时工程:承包方为完成承建的工程项目,负责修建与维护施工道路、贮运设施、停放场地、辅助企业、施工风水电系统,还包括施工导流、场地排水、办公与生活营地营造、场地平整、场内道路以及其他所有临建工程。

第三节合同工期合同工期要求计划开工日期:2014年 4月21日计划竣工日期:2014年10月30日第四节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土方雨季回填本工程回填土正处于雨季,河道积水及回填土的晾晒是制约工程施工的关键,在施工前,规划好河道排水,做到干场作业,对填土要回填后及时碾压,根据天气预报及时调整施工计划,当天的填土必须当天碾压完,避免碾压前被雨淋,影响施工进度。

第五节管理目标5.1质量目标施工中我集团将认真贯彻执行ISO9001:2000质量体系及质量管理模式,严格按照设计和有关规范施工,确保实现合格目标。

5.2安全目标我单位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认真做好安全生产、人员教育培训及安全考核等工作,并按照监理人批准的安全生产保障措施等实施。

施工安全工作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杜绝施工中的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负伤频率低于行业标准。

(1)无责任死亡事故发生,杜绝重大机械设备事故、重大火灾事故、特大交通事故、重大垮(塌)事故。

(2)工伤事故率控制在员工人数的1.5‰以内。

5.3工期目标精心组织、科学管理,严格按照业主招标文件规定的控制性工期和投标施工组织设计进度计划施工。

抓住施工的重点难点,统筹兼顾组织好各项目施工,制定切实有效的工期保障措施,合理安排好施工程序,抓好工序衔接,采用配套的机械化设备进行施工,提高工效,加快施工进度,确保节点工期和合同工期目标的按期完成。

5.4文明施工我单位将进行文明工地创建活动:确保省级文明工地。

(1)综合管理文明工地创建工作计划周密,组织到位,制度完善,措施落实;信守合同,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倡导正确的荣辱观和道德观,学习气氛浓厚,职工文体活动丰富;信息管理规范;与参建单位之间关系融洽,能正确协调处理与周边群众关系,营造良好施工环境。

(2)质量管理质量保证体系健全;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工程内在、外观质量优良;质量缺陷处理及时;质量档案资料真实,归档及时,管理规范。

(3)安全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及规章制度完善;制定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应急预案;实行定期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无重大安全事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