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铁牛》教学设计
《捞铁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石柱县临溪镇小学校幸坤珍
教学目标:
1.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2.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
2.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捞铁牛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语激趣(略)
二、学文
1.自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讲读课文第二段(第三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捞铁牛之前和尚指挥大家做了哪四项工作?读有关句子。
(师板书:找“牛”;装沙:搭架;拴牛)
(2)四件事的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
(3)课文在叙述时是怎样把这四件事有顺序地告诉我们的呢?(先……然后……再……又……)
3.讲读课文第三段(第四自然段——第六自然段)
(1)分自然段读课文。
问:和尚是怎样把“牛”捞起来的?他做了哪几步工作?
(2)揭示以下句子,注意带点的词不达意语,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和尚请水手们一起动手,把船上的泥沙铲到黄河里去。
船里的泥沙慢慢地减少,船身慢慢地向上浮,拴住铁牛的绳子越绷越紧。
船靠着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向上拔。
A.齐读句子,思考:句与句之间是什么关系?(因果关系)
B.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把前后两句的意思说一说。
(3)铁牛从淤泥里拔出来后,和尚指挥大家怎么做呢?齐读第五自然段中的第二句话。
(4)齐读第六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谁能说说“这样的办法”是怎样的办法?由学生独立复述捞铁牛的过程。
4.课件展示捞铁牛的过程。
5.讲读课文第一段(第一、二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用“”画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及地点的词语。
(2)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用自已的话说说捞铁牛的原因。
谁能说说捞铁牛有什么困难?和尚对这件事怎么看?你对和尚说的这句话有些什么想法?
通过上面课文的学习,你是怎样理解“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是叫水把它们送回来”这句话的?
6.讲读课文第四段(第七自然段)
(1)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问:这段写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2)你从哪些地方觉得怀丙和尚是“出色的”工程家?
三、悟道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敬慕怀丙和尚的聪明才智和渊博知识,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怀丙和尚将八只大铁牛捞起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2.捞铁牛利用了水的哪一有利因素?
3.学习了本文以后,你有什么感想?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真观察自然课中的一次小实验,按照“先……然后……再……又……”这样的顺序练习写一段短文,注意写清实验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