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之过深刻检讨——公司员工违规检讨书尊敬的部门领导:7月19日一上班,我就受到领导问责,因为被公司领导查出自作主张,假冒领导在请假条上签了字。
原本以为这事算不上什么,但经过反复思量,整个人从上午到现在一直沉浸在不安之中,我觉得,事件的发生,有违公司制度的执行,作为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一名行政人员,本应带头遵守公司各项规章,但自己主动犯错,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并且深怀愧疚之心。
记得2010年进入公司时,我满怀信心和激情。
一晃4年过去了,4年来,自己每天都在和身边的同事努力工作,也从没有过如此念想,没想到如今自己做出了这样的糊涂事来。
事情的起因是。
因为我身怀有孕,经常要到医院作例行检查,有时不得不请假。
公司已经不让我请病假了,都让我请事假。
但公司(转载于:支出违规检讨书)请假原则是,先发邮件请假,然后分管经理一个月左右回上海一次,需要补单子。
因为领导来的很匆忙,我也没有及时准备好单子,就拿了事前请假的单子给领导签字了。
后来人事催我要请假单子,我就冒充领导签了几个字。
本事件发生之后,我对事件的发生进行了认真的、深层次的分析,查找出了问题发生的原因。
在我所工作的行政岗位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不是表面上的一次简单的违规,而是思想随意造成的,在此,向公司领导做出深刻的检讨,并愿意接受公司领导对我的处理。
本人以为,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作要求不严。
在日常工作中,没有严格地执行公司各项规定,而是把更多的时间用到了日常的本职工作之中,放松了甚至忽略了日常行为规范的严格要求。
二是责任心不足。
单位纪律和作息制度,是我们每个员工都必须严格遵守的,而我总觉得工作时间办自己的一点点小事算不了什么,这样的心态充分暴露出我得过且过、散漫敷衍的不负责心理,万万要不得。
三是没有预计后果。
看似一个人在违纪,殊不知在同事中间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假如我一个人带了头,有可能造成别人的效仿,影响单位的纪律。
通过本次事件的发生,使我更清楚的认识到,每一名员工的行为,不仅仅代表着个人的形象,更重要的是代表着我们公司的形象,发生了违法违纪事件,受损的是我们公司。
社会上的人会认为我们的管理有多乱,员工的素质有多差,以至于受屋及乌,对我们公司的经营产生影响。
可以说,这种事情的发生,是一颗老鼠屎,坏了满锅汤。
同时,我还认识到,日常的工作不仅仅是经营目标的实现,还包括员工的思想工作。
通过这一次事件,使我更加认识到了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没有教育,员工就没有好的思想和好的作风,就容易发生违规违纪事件。
面对错误,我决心彻底改正,为了避免今后再次发生类似违纪事件,我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好以下几点,在此,特向领导作如下深刻检讨和承诺。
第一,我必须彻底改正这种违规行为,以后不论大事小事,凡领导分管的事就必须做到请示汇报,经领导同意再认真实施,不得擅自作为。
第二,我必须就此次错误向领导做出深刻检讨和道歉,向全体同事表示深深的歉意,并且现身说法,提高大家的守纪意识,以我为鉴,下不为例,自觉接受全体人员的监督。
第三,我必须倍加珍惜工作,爱岗敬业,勤奋努力,将功补过。
最后,我恳请领导和单位同事的原谅。
总之,在日常工作中,思想上要和公司保持一致,要不断努力,不能丢失自我,忘记了根本。
最后,我恳请组织上监督我今后的一言一行!以上是我的检讨和思想汇报,不当之处,请领导批评。
针对本次事件,我愿意接受公司的任何处理。
检讨人:xxx2013年7月19日篇二:工作违规检讨书工作违规检讨书尊敬的单位经理:您好,在此向您递交这份工作违规检讨书,以表达我对自己工作态度不端正、违反公司工作规定的无比愧疚心情。
对于我的工作失误,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的态度不端正、对工作怠慢和疏忽,我没有很好地遵守公司规章制度,没有对自己工作严格要求,没有严肃履行自己职责义务。
我的工作失误违规,也是最令自己感到心痛的错误。
错误的发生,充分地暴露出我在思想上、工作意识上存在严重欠缺,在工作操守上存在严重怠慢和疏忽。
我主观的认识不深刻,给我犯下如此工作埋下了隐患。
而从发展的角度上分析,我个人这样的工作失误违规的错误如果不加以改正,继续发展下去,会对自己今后的工作形成很大的不利因素。
一切工作的顺利开展都是要建立在严格遵守公司的相关政策和规定的前提下。
而我却在这段时间内放松了对自已的要求,没有锁柜就离开了自已的座位,工作失误违规。
这样的工作失误违规,对于公司的日常业务秩序和规范管理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
在此,我向经理同志表示深深地歉意。
并郑重地向您说一句:非常抱歉,我错了!检讨人:年月日篇三:关于整治违规设置小金库自查评估报告关于整治违规设置“小金库”工作自查评估报告市财政局(2014年9月24日)根据《财政部审计署关于印发<深入开展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肃财经纪律和“小金库”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财监[2014]19号)的要求,我市“小金库”专项整治工作,已在紧密部署和进行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整治进度此次专项整治工作分为宣传发动、自查自纠、重点检查、整改建制等四个阶段。
按照部署目前宣传发动、自查自纠阶段和重点检查阶段已基本完成,即将进入整改建制阶段。
二、主要做法(一)突出“两个重点”,层层推进专项治理。
一方面突出组织领导。
成立常宁市严肃财经纪律和“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唐奇林任组长,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察局局长刘国生,市财政局局长滕文,市审计局局长詹先辉任副组长,市纪委常委胡楚荣,市财政局副局长袁基球,市审计局副局长倪子喻,市财政监督检查局局长谭南翔为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市财政局,由谭南翔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具体负责严肃财经纪律和“小金库”专项治理的日常组织协调工作。
另一方面突出自查自纠。
在自查自纠工作部署初始,一些单位存在“走过场”、侥幸过关和瞒报的思想。
我市立即启动追究问责制,要求各部门各单位不仅要抓好本部门本单位的自查自纠工作,还要履行好主管单位的职责,对所属单位治理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并承担相应责任,对不按规定时间主动上报的单位,不仅仅要处理前任领导,还要追究现任领导的责任。
(二)强化“三项措施”,深入开展专项治理。
一是强化宣传引导。
我们重点利用常宁市党政门户网、《常宁报》、常宁电视台和专题会议等形式及时宣传“小金库”治理相关政策、重大意义、工作部署、政策规定和工作动态,加强信息沟通,促进了工作开展。
同时,结合实施治理“小金库”监督检查公示制度,在《常宁报》、常宁电视台对重点检查的内容、单位以及举报电话、举报信箱、举报网址等进行宣传和公示,扩大了社会和群众的知情度和参和度,促进了社会监督和举报。
二是强化部门合作。
我们实行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抓总,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有效形成了齐抓共管“小金库”治理工作的整体合力。
在重点检查期间,我们成立了3个重点检查组,由各成员单位安排一名领导任组长,每个组均配备有纪检监察、财政、审计人员,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充分发挥整体工作优势。
还建立了定期召开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通报阶段性工作开展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安排部署相应阶段工作任务,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三是强化责任追究。
在治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我们明确各部门和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要对自查自纠情况负责,自查自纠报告及报表要由单位主要领导进行审签把关,要求被查部门纪检书记或纪检组长全力配合,对工作开展不力的,要实行责任追究。
(三)严把“四个关口”,确保专项治理质量。
一是严把票据检查关。
重点通过核对单位票据(包括收据、支票和发票)的购领、使用、缴销、结存等情况,来发现通过收入应入不入或少入而设立“小金库”的问题。
二是严把银行账户检查关。
重点通过核对单位提供的银行账户情况(包括账户个数和存款余额)和各商业金融机构提供的银行账户情况,来发现利用设立“帐外帐”设立“小金库”的问题。
三是严把账务检查关。
从检查收入入手,通过摸清各单位机构设置、职能以及收入项目、来源和环节,来发现利用截留收入或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的问题;从检查支出入手,通过检查支出项目的真伪,来发现利用虚列支出转出资金设立“小金库”的问题;从检查往来款项入手,通过检查往来款项的真伪,来发现利用转入转出资金设立“小金库”的问题。
四是严把固定资产检查关。
通过检查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和账实相符以及用途情况,来发现利用固定资产处置或租赁收入不入帐设立“小金库”的问题。
(四)突出“五个工作面”,扎实推进重点检查。
一是强化培训,保证检查工作顺利进行。
在治理工作的各个阶段,我们特别重视检查前的培训工作,按照教方法、讲政策、明职责、定规矩的标准,通过举办集训班,邀请业务专家集中讲解“小金库”政策规定,帮助参加检查人员学习。
通过强化培训,提高检查人员的政策水平,掌握检查方法和技巧,保证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是规范程序,保证检查工作有序展开。
市治理办按照《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规则》的要求,严格履行检查程序,把检查质量、检查实效放在突出位置,坚持时间和进度服从质量,切实做到应查必查,事实清楚,定性准确,文书规范,程序合法,手续完备,处理得当。
在检查工作中,按规定召开了进点见面会,宣传“小金库”治理的相关政策法规,促使被检查单位有关人员主动配合检查工作。
对重点检查单位进行现金盘点、资产清点,在被检查单位张贴检查公告、设立举报信箱、公布举报电话。
三是严肃检查纪律。
检查中,检查人员严格实行了“四不准”,即:不准以任何理由接受被检查单位宴请和礼品;不准以任何方式对外泄露检查线索和重大案件信息;不得擅自消化处理有关问题;不准从事和检查无关的各种行为。
并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制度。
如:坚持例会制度、工作日志制度、请示汇报制度、协调联系制度。
全体参检人员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纪律,牺牲休息时间,连续加班工作,保证了检查工作的实效。
四是深入细致、严格执法。
在重点检查过程中,各检查组按照“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程序完备”的要求,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细查深挖,确保证据详实、准确、可靠,引用法律法规适当,尤其对性质严重的问题能够及时固定证据。
在市治理办的统一指导下,根据统一的原则,依据相关程序,及时移送有关问题。
五是后勤保障坚强有力。
治理办公室积极做好重点检查的后勤保障工作,协调解决工作用车、车辆燃油、工作用餐、笔记本电脑和办公用品,为开展工作提供方便,使检查人员全身心投入检查工作,保证了重点检查的进度和质量。
三、主要成效自查自纠中查出违规问题的单位2013年有9家,违规金额144.19万元;2014年违规问题有2家,违规金额1.65万元。
在重点检查阶段,共发现2013年违规单位6家,违规金额393.54万元,其中:常宁市农开办私设小金库1个,涉案资金300万元,其他5家单位违规问题合计93.54万元, 2014年1-7月没有发现违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