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温州农民工情况调查及建议

温州农民工情况调查及建议

温州农民工情况调查及建议叶忠华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一个被称为“农民工”的社会群体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他们户籍仍在农村,却远离家乡进城务工,或在当地或异地从事非农产业。

据有关专家估计,2005年我国农民工总数大约为2亿人。

他们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我们党和政府务必加以认真研究和对待的一支重要社会力量。

正确认识和高度重视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一个重大历史性课题。

温州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是农民工最早进驻的重要城市之一,农民工集聚数量多、作用影响大。

2006年,温州市外来农民工达292万人,他们对温州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解温州农民工生存现状,温州市总工会于2006年7、8月间在全市11个县(市、区)及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组织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抽样调查。

调查活动分8个小组分赴各地,在当地总工会的配合支持下,深入70多家不同层次的企业,当面向被调查对象即农民工发放问卷表,并同时对个别职工进行专门访谈。

此外,在2007年初,组织人员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区域向他们个别发放部分问卷表。

调查问卷表共计发放4800份,最后回收有效问卷表3927份。

其中男性对象2032人,占51.7%,女性对象1670人,占42.5%,没有在性别栏上选择的225人,占5.7%;在婚姻方面,已婚46.7%;未婚48.4%,离异17%,丧偶0.3%;在职业岗位种类方面,工人2563人,占65.3%,技术人员649人,占16.5%,中层管理人员394人,占10%,厂级管理人员114人,占2.9%o男女性别比例、婚姻关系状况和职业岗位种类分布基本符合实际结构。

现将调查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一、温州农民工的基本情况温州农民工的总体特点是数量多、外省人口比例高、年龄轻、文化程度低、流动性大,以全职非农为主。

1、农民工数量多。

这是温州农民工的第一大特点。

温州的工业经济以鞋革、服装、五金电器、眼镜、烟具等轻工制造业为主,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需求量比较大,因此,农民工的数量多、发展迅速。

根据浙江省总工会2005年4月的调查统计,全省有农民工1100多万人,而温州就有230万,同时期的宁波为202.95万,台州为94.32万。

(资料来源:《2005年浙江农民工情况调研报告》,浙江省总工会《调研参阅》2006年2月9日第2期,第2页)2006年温州的农民工增至290多万人。

而整个温州地区的本地户籍人口仅700多万,且其中又有200万左右的温州人常年在外地做生意或办企业。

也就是说在平时温州,来温工作的外地农民工几乎占社会人口的三分之一。

如果仅从劳动力人口计算,那么,完全可以肯定地说,农民工的数量超过了温州企业劳动力的半数。

许多企业比较集中地区,外来农民工的数量大大超过本地人口,像温州鹿城区双屿镇,本地常住人口1.7万,外来务工人员却有27万之多。

绝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中的企业,所用劳动力的半数以上属于外来农民工,有的甚至高达90%以上。

2、外省人口比例高。

这是温州农民工的第二大特点。

浙江全省总体经济较为发达,劳动力需求量大,除了丽水、衢州等经济发展相对较落后地区外,劳动力基本都以本地劳动力为主,相比较,温州人较多喜欢做个体老板,而不喜欢在企业做普通职工。

所以,在温州的企业里务工的外省籍农民工就显得特别多。

据抽样调查,在温务工的农民工中23.3%属于浙江本省的人,而来自江西、四川、安徽、河南、湖北、湖南、贵州等7个省份的累计人数所占比例达64.8%(详见表1)。

而农民工跨省流动的全国平均比例在2004年是5l%(资料来源: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当然,同样的温州地区,不同县(市、区)的外省籍农民工比例有较大差别,如龙湾区只有6.0%是浙江省籍的,而平阳县的比例却占49。

2%(详见表2)表1:抽样调查在温农民工省籍前8位比例表2:部分县(市、区)本省籍农民工比例3、年龄轻,文化程度逐渐增高。

这是在温农民工的第三大特点。

根据抽样调查结果,在温农民工中年龄18-25周岁的占42%,26-35周岁的占41%,35周岁以上的占12%o比较2004年全国农民工41岁以上占16%的抽样调查结果,温州的农民工明显呈现出年龄轻的特点。

他们的文化程度总的来看还是比较低的;初中文化程度占到近50%,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的占31%,大专以上的只占12%多一点。

但比较2004年时的全国平均水平(初中占66%)要略显高一些。

(资料来源: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而如果与中西部省份的农民工队伍比较,则温州农民工年龄轻、文化程度逐渐增高的特点更加明显。

如山西省2005年底至2006年初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年龄在15-25岁的占25.16%,25——35岁的占36.98%,而文化程度为初中的占60.8%,高中及高中以上的占20.8%,小学和不识字的分别占15,5%和2.0%。

(资料来源:《山西省农民工权益保障状况调查报告》,中华全国总工会主管、中国工运研究所主办《工运研究》2006年6月10日第11期,第3——4页)表3:在温农民工文化程度结构4、流动性大,但以全职非农为主,且希望长期留居城市的人较多。

就业流动性强是我国农民工群体的一个普遍特征。

温州的农民工也同样具有这一特点,而且从对比表4和表5所反映的调查结果来看,在温农民工的流动性仿佛显得更大一些。

虽然温州出现农民工的时间已经远远超过十年,但在温工作3年以下和3—5年的农民工却分别占32.7%和22.7%,而10年以上的只占到6%o其中,在一家企业工作达10年以上的只占2。

8%,3年以下和3-5年的则分别占49.20/和20.9%。

这一结果表明,农民工中有半数以上来温工作不到5年,而要在一家企业工作5年以上甚至3年以上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表4:在温农民工外出务工时间表5:在温农民工来温务工时间表6:在目前所在企业工作时间与过去或者现在其他地方农民工具有亦工亦农的特点不同,温州的农民工大多数已经完全脱离了农业劳动,以全职非农为主。

调查中发现,81.4%的农民工除了目前工作外,没再兼有其他有经济收入的工作。

这说明,这些人已经完全依靠在企业的务工收入来维持自己的生活,从这一点上看,他们与产业工人已经几乎没有什么两样。

从表19反映,在温农民工有24.1%的人希望长期留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甚至有19。

8%的人希望取得城市户口,过上与城市人完全一样的日子。

这一点比较其他地方,比例明显偏高。

如山西省总工会2005年底在太原市进行“农民工未来归宿意愿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打算长期留在城市”的只占19%。

(资料来源:《山西省农民工权益保障状况调查报告》,中华全国总工会主管、中国工运研究所主办《工运研究》2006年6月10日第11期,第28页)除了以上特别鲜明的几个特点外,我国农民工近年来发生的另外一些变化也在温州得到体现。

如家庭数人或夫妻结伴外出务工的现象日益增多。

在调查中显示,一家只自己1人在温工作的1375人,占35%,而有2-3名家庭成员共同来温工作的有1961人,占50%。

本次调查对象中已经结婚的是1832人,而有1304人表示夫妻在同一地方做工,比例高达已婚人数的71.2%,在全部农民工人数中的比例也达33.2%。

二、农民工的劳动保障1、劳动合同签订。

由于政府劳动保障部门和工会组织近年来的大力推进,温州企业的劳动合同签订率逐步提高。

调查结果表明,有68。

3%的农民工与企业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另有10.9%与企业达成了口头协议。

但如果从企业的范围来看,则差距比较大,规范化程度高的企业,劳动合同的书面签订率基本达到100%,而一些生产不稳定或规模小、管理差的企业,劳动合同的签订率就非常低。

另外,劳动合同的不规范现象依然明显存在。

调查显示,25.6%的人反映有被企业扣押金,15.5%的人反映被企业扣押身份证。

2、工资水平和工资发放。

在2006年7、8月间,温州市区当时的最低月工资标准是670元。

调查中发现,还是相当一部分农民工的月收入在最低工资标准以下。

虽然月收入不满670元的477人中多数不是属于鹿城、瓯海、龙湾三个市区的,但鹿城区被抽样调查的684人中有26人选填其月收入在670元以下,瓯海区的比例则超过了全市的平均数(485人中有59人选填,达12.2%)。

选填自己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比例占了73.2%,足以可见,在温农民工的工资水平总体来看显得比较低。

对于这样的工资水平,他们的内心也是充满着许多无奈,有56.9%的人表示对自己的工资“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

而且我们奇怪地发观,对自己工资的不满意率,在较高收入群中的比例比在较低收入群中的比例反而明显要高。

这表明,熟练工、技术工人对自己工资的不满意程度较高。

表7:本人月收入与工资水平相比,工资发放的情况似乎要好一些。

在被调查中,认为企业“每月正常发放”工资的占74.9%,没有遭遇拖欠工资的占57%,偶尔被拖欠工资的占28.5%,12%的人表示经常被拖欠工资。

拖欠工资通常时间在6个月至一年及一年以上的,分别占1.7%和0.7%。

3、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工作时间长,休息时间少,是当前我国农民工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在温州,这种现象同样存在。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每月能够休息8天(也就是实行每周双休日工作制)的只占2%,而选填每月只休息1天或2天的分别占到21,1%和24.7%。

每天的工作时间有46。

9%的人选填了8小时,有36.6%的人选填10小时以上,其中超过11小时的占21.1%。

实际上,我们认为农民工的工作时间要比这里所反映出来的还要长。

因为,温州大多数中小企业采用的都是计件工资制,定额过高就会造成劳动时间延长。

同时在调查中碰到有的企业明确要求工人对有关工作时间的调查一律必须回答每日工作时间8小时。

当然,也有少数工人敢于如实回答。

4、社会保险。

养老、工伤、失业、医疗和生育等五种社会保险是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但事实上,我国农民工实际享受的社会保险与法律的要求之间还有很明显的差距。

在问卷调查中,有20.1%的人明确表示没有办理过上述五种保险,另有21.3%的人则表示不清楚。

选填已经办理的社会保险种类中,最多的是养老保险,有24%的人认为已经办理,其次是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分别占12.7%和10.2%。

在问到没有参加社会保险的原因时,有54.3%的人认为是因为自己不知道,认为是因为单位不给办理的占15。

4%,是自己不愿参保的占23.2%。

5、参加工会组织。

工会是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群众组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