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节选)一、选择训练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恪.(gè)守赐.(chì)予钦.(qīn)佩战战兢.兢(jīng)B.刹.(chà)那犄.(jǐ)角纤.(xiān)巧瞠.(chēng)目结舌C.擂.(lèi)鼓教诲.(huì)累赘.(zhuì)面面相觑.(qù)D.商榷.(què)妥帖.(tiē)巷.(hàng)道相濡.(rǔ)以沫答案:A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雏形碑帖一笔勾销B.寂寞惭愧嬉笑怒骂C.惶然斑澜融会贯通D.斟酌噬啮言论精辟答案:C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上。
A.尊严就是使他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
(无可非议无可厚非)B.刹那间,无数声音耳鼓,申述着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想在最后一分钟,挤进我的小筐。
(充斥充满)C.同学们的选择万千气象,绝不雷同,有些简直让人瞠目结舌,比如某男士的“足球”,某女士的“巧克力”,在我就大。
(不以为重不以为然)答案:A.无可非议B.充斥C.不以为然4.下列各句中加黑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进入高一以来,一向成绩平平的陈立真特别刻苦,进步很大,真叫人刮目相看。
B.在人生众多选择中,难免遇到失败,但我们要从失败中总结教训,不要怨天尤人。
C.林林总总的喜事接踵而至,着实让我们高兴了一阵子。
D.人们不应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应轻易满足自己的成绩。
答案:D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我在哪里,在干什么,我扬起头来问天。
B.偌大一张纸,在反复勾勒的斑驳墨迹中,只残存下来一个字——“笔”。
C.我面对自己的纸,犯了难。
阳光、水和空气、笔……删掉哪一样是好?偌大一张纸,在反复勾勒的斑驳墨迹中,只残存下来一个字——“笔”。
D.继《红处方》后,毕淑敏又发表了《拯救乳房》、《预约死亡》……等小说。
答案:B6.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不同的职业需要不同的兴趣特征。
一个擅长技能操作的人,靠他聪明灵巧的双手,在技能领域得心应手。
B.许多工作对性格品质有着特定的要求。
教师除了具备丰富的知识外,还应具备热爱学生、正直、有责任感等良好品质。
C.近些年,毕淑敏的小说创作一直在医学边缘上行走,《红处方》、《预约死亡》与《血玲珑》,从各种医学角度传达着对生命的关切与死亡的审视。
D.每一位求职者是否都希望找到一份适合自己兴趣、性格、能力的职业,使自己的才智得以充分的发挥呢?心理学家们为我们提供了满意的答案。
答案:A7.马克思认为影响职业选择的三大因素是()。
A.个人性情、身体条件、自身力量。
B.个人喜欢、身体好坏、自身能力。
C.个人喜好、身体条件、自身条件。
D.个人喜好、身体条件、自身能力。
答案:D8.马克思提出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应遵循的几个原则,下面分析不正确的是()。
A.有自尊、辨别正确。
B.深信正确。
C.能提供广阔场所的接近完美的境地。
D.有尊严。
答案:A二、读训练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文后练习。
一个选择了自己所珍视的职业的人,一想到他可能不称职时就会战战兢兢——这种人单是因为他在社会上所居地位是高尚的,他也就会使自己的行为保持高尚。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
人类的天性本身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过得完美。
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
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宗教本身也教诲我们,人人敬仰的理想人物,就曾为人类牺牲了自己——有谁敢否定这类教诲呢?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所压倒,因为这是为人类而献身。
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我们的事业是默默的,但她将永恒地存在,并发挥作用。
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1.选文出自马克思写的《________》一文。
答案:《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2.选出下面语段括号内词语填写正确的一项是()。
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是()的创始人,全世界()的伟大导师。
A.科学家无产阶级科学共产主义B.科学家科学共产主义无产阶级C.科学共产主义无产阶级科学家D.科学共产主义科学家无产阶级答案:B3.对“战战兢兢”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小心的样子。
形容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
也形容小心的样子。
B.战战:害怕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
形容非常害怕。
也形容谨慎的样子。
C.战战:害怕的样子;兢兢:谨慎的样子。
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
也形容小心的样子。
D.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
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
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答案:D4.马克思为人们选择职业指明的主要方向是()。
A.在社会上所居地位是高尚的。
B.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C.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
D.为人类牺牲了自己。
答案:B5.对以上选段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马克思所向往的职业。
B.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
C.选择自己所珍视的职业。
D.选择怎样的职业。
答案:D6.马克思自己所向往的职业是什么?请选出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人类的幸福而劳动的职业。
B.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
C.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D.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过得完美。
答案:A7.你自己所向往的职业是什么?请述说理由。
答:答案不固定,言之成理即可。
8.从马克思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答:答案不固定,能表现出职业心,责任心,言之成理即可。
三、课外阅读在脚下多垫些砖头①大学刚毕业那会儿,我被分配到一个偏远的林区小镇当教师,工资低得可怜。
其实我有着不少优势呢,教学基本功不错,还擅长写作。
于是,我一边抱怨命运的不公,一边羡慕那些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拿一份优厚的薪水的同窗。
这样一来,不仅对工作没了热情,而且连写作也没兴趣。
我整天琢磨“跳槽”,幻想能有机会调一个好的工作环境,也拿一份优厚的报酬。
②就这样,两年时间匆匆过去了,我的本职工作干得一塌糊涂,写作上也没有什么收获。
这期间,我试着联系了几个自己喜欢的单位,但最终却没有一个接纳我。
③然而,就是那样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变了我一直想改变的命运。
④那天学校开运动会,这在文化活动极其贫乏的小镇,无疑是件大事,因而前来观看的人特别多。
小小的操场四周很快围出一道密不透风的环形人墙。
⑤我来晚了,站在人墙后面,跷起脚也看不到里面热闹的情景。
这时,身旁一个很矮的小男孩吸引了我的视线。
只见他一趟趟地从不远处搬来砖头,在那厚厚的人墙后面,耐心地垒着一个台子,一层又一层,足有半米高。
我不知道他垒这个台子花费了多长时间,不知道他因此少看到多少精彩的比赛,但他登上那个自己垒起的台子时,冲我粲然一笑。
那成功的喜悦和自豪,却是那样地清楚。
⑥刹那间,我的心被震了一下——多么简单的事情啊:要想越过密密的人墙看到精彩的比赛,只要。
⑦从此以后,我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工作中,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
很快,我便成了远近闻名的教学能手,编辑的各类教材接连出版,各种令人羡慕的荣誉纷纷落到我的头上。
业余时间,我不辍笔耕,各类文学作品频繁地见诸报刊,成了多家报刊的特约撰稿人。
如今,我已被调至一所自己颇喜欢的中专学校任职。
⑧其实,一个有理想的人只要不辞辛苦,默默地在自己脚下多垫些“砖头”,就一定能够看到自己渴望看到的风景,摘到挂在高处的那些透人的果实。
1.第①自然段中加粗词语“跳槽”的意思是()。
A.换一个工作岗位B.辞职C.求职D.体面的工作答案:A2.第⑤自然段中对“小男孩”的一系列行动描写,表现出“小男孩”()的心理。
该段中的“小男孩”的神态描写,表现出“小男孩”()的心理。
A.为看到比赛的精彩场面而甘愿费劲垒台子B.为看到比赛的精彩场面而不情愿地垒台子C.终于能站在自己垒的台子上看精彩比赛时的喜悦和自豪D.终于能站在自己垒的台子上看精彩比赛时的失望和无聊答案:AC3.根据全文内容,在文中第⑥段的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句子()。
A.多想想办法B.在脚下多垫些砖头C.站在高处D.放松心情答案:B4.文中第⑧自然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方法,其表达作用是()。
A.夸张,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力,表达主题。
B.象征,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
C.借代,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强调干好工作的重要性。
D.比喻,生动形象地表明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好本职工作。
答案:D5.(1)文中“我的本职工作干得一塌糊涂,写作上也没有什么收获”的原因是什么?(2)“我成了远近闻名的教学能手,成了多家报刊的特约撰稿人”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答案:(1)不仅对工作没有了热情,而且连写作也没有了兴趣。
(2)从此以后,我满怀激情地投入工作中,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工作。
6.“我”多年后仍清晰地记起那位小男孩,是因为这个小男孩给了“我”一个十分重要的道理,这个道理什么?用原文回答。
答案:其实,一个有理想的人只要不辞辛苦,默默地在自己脚下多垫些“砖头”,就一定能够看到自己渴望看到的风景,摘到挂在高处的那些透人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