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AD练习图形

CAD练习图形

1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CAD/CAM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立式电风扇
专业班级 08模具设计与制造2班
学生姓名某学号
指导教师某老师
起止日期 5月23至5月27
工程技术学院
二0一0年五月
目录
一、设计任务 (15)
二、设计进度及时间安排 (16)
三、设计过程 (17)
1 作品构思 (17)
2作品布局方案 (17)
3作图过程 (17)
四、设计特点 (23)
一、设计任务
课程设计任务书
二、设计进度及时间安排
进度计划表
三、设计过程
1 作品构思
本作品取材于生活物件
2作品布局方案
为了能正确表达作品结构,拟采六个视图,五个部件视图,一个整体视图
3作图过程
1、一、绘制电扇底座及控制部分
1、绘制电扇底座:新建轮廓层(object),并置为当前→改变UCS,将
原点置于交点处→绘制圆柱体,圆心(0,0,0);底面半径r50,高度h。

圆角,选择上端面,圆角半径20;实体→圆柱体,底面圆心为r50圆顶面
圆心,r3,h150;三维视图→左视,多线段命令绘制一个直角梯形,实体→旋转,移动→选在其底面圆心,移动到r3圆柱体底面圆心;重负上一步骤,移动→选在其上面圆形,移动到r3圆柱上面圆心。

2、绘制控制部分:视图→三维视图→主视,多线段及圆弧命令勾画出控制箱体主视方向轮廓,拉伸→高度20,拉伸倾斜角度0,圆角命令,对个各边进行相应的倒圆角,y方向圆角半径4,x、z方向为2。

多线段命令→勾画出与主视图箱体右边下部分一定轮廓一致的封闭面,拉伸→高度12,拉伸倾斜度0,视图→三维视图→右视,移动上一步所得图形,捕捉下端边的中点,移动到箱体下端边中点,分别对个边倒圆角。

新建坐标原点→箱体下端边中点,绘图→实体→圆柱体(0,4,0)r1,h1,三维阵列,选择上一步所绘制圆柱,矩形,4行,1列,1层,行间距8,在用剖切命令将四圆柱切成等高。

视图→三维视图→主视,多线段命令→勾画出与主视图箱体右边上部分一定轮廓一致的封闭面图,拉伸→高度12,拉伸倾斜度0,视图→三维视图→右视,移动上一步所得图形,捕捉下端边的中点,移动到箱体下端边中点,分别对个边倒圆角,新建坐标原点,圆柱体命令,底面圆心(0,7,
-1),高度4,在用四个正方体将圆柱上切一个十字转钮,十字形部分高2,再对底面圆柱及各边倒圆角。

实体→长方体,并复制一个,移动一个到箱体上端,一部分重合,差集,将长方体差掉,移动另一个长方体到所切出的槽中,新建坐标到槽的下端一角,实体→剖切,将厂房体多出槽体的部分切掉,再对个边倒圆角,然后圆柱体命令画一个r1的销钉。

3、绘制风扇电机部分:视图→左视图,绘制两相交圆,r分别为18,11,拉伸,h30,对各四圆柱面倒圆角,新建坐标到大圆边上,实体→长方体,中心点(,0,40)长5,款1,高50,三维阵列,选择上步绘制长方体,环形整列,数量30,填充角度360,指定阵列中心点(选择r18圆的两圆端面圆心),将阵列出的长方形并集,再将它们从r18圆上差集差掉。

视图→左视,以r18圆圆心为中点画两个圆,半径分别为r9,r6,分别拉伸高度为1、2,再分别倒圆角。

再在r18圆上左边画一个控制风扇摆动的控制阀。

4、绘制风扇扇叶及扇罩:视图→主视,以上一步r6圆上端圆心为起点执行多线段命令,画长为3款为1的封闭面,兴建坐标到起点圆心,将封闭面绕x轴执行实体→旋转命令,重复上一步骤,分别绘制并旋转成r
5、h10与r17 ,h17的两圆柱,再在r17的圆柱环面上绘制一扇扇叶,对其三维环形阵列,整列数量为3;扇罩:视图→右视,新建坐标点到r6圆柱上的圆心上,选择圆命令,圆心(0,0,16)r75,重复上步圆命令,圆心(0,0,31)r66,圆心(0,0,32)r19。

视图→主视,多线段命令,以最小圆圆心为起点,连接r6
6、r75圆顶点画一线段,两次执行圆命令,,分别以r75、r66两圆路径拉伸,切把拉伸后所得图形移动到各自半径相同的圆上;视图→左视,画圆,以先前所绘制的线段为路径拉伸,并移动到线段上重合,再对其三维环形阵列,数量200;再对所得的半边扇罩三维镜像,及得到整个扇罩,三维视图→右视,将r19的圆拉伸,拉伸高度为1,倒圆角,新建坐标到其外端圆心,mtext命令,在圆上写上“格力、gree,(文字格式standard,新宋体,字体高度6,颜色;蓝色)”。

5、绘制插头线:视图→俯视,样条曲线命令,画一段曲线,调节视图方向,画圆r1,以曲线为路径拉伸,再绘制一个三向插头,在将无插头一端并到风扇底座上。

6、着色:对各面着上自己想要的颜色。

7、结束
四、设计特点
总结(本课题核心内容、特点和方案的优缺点、改进方向和意见)
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让我扩充了视野,以下是我发现的几个特征:⑴.立体感强、直观。

人们的视觉对三维比较敏感,因此,通过设计使我们进一步明确各零件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在采用三维制图避免了盲目性。

⑵.参数化设计。

标准件,可以通过修改、编辑零件库参数而随心所欲地设计出自己想要的零件。

充分体会参数化设计,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制图效率。

当然,
总之,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我们第一次进行较为全面的机械设计基本训练,是培养创新设计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他改革了原来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中教师抱着学生走的被动局面,课程设计中保留了原有的设计题目的同时,鼓励我们主动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机械装置,要求我们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加强方案设计,提高我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主动性,破除我对创新设计的神秘感,这样有助于消化课程的基本内容。

五、成绩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