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痛结肠镜检查57例病例分析

无痛结肠镜检查57例病例分析

无痛结肠镜检查57例病例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无痛结肠镜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比较无痛结肠镜检查57例(a组:应用丙泊酚静脉麻醉)与同期结肠镜检查65例(b组:清醒无任何药物干预下检查)术中循环系统的变化、不良反应及满意度。

结果与检查前比较a组检查中和检查后map和hr略有下降,而b组患者map和hr均出现升高(p0.05)。

1.2 麻醉方法两组均于术前4-6小时导泻,待排泄无粪渣颜色无黄染至清水样便后进入检查室。

麻醉组检查前开放静脉,适当补充容量,常规检测bp、hr、spo2、ecg及呼吸情况,取左侧卧位,面罩吸氧,静脉缓慢注射丙泊酚1.8-
2.0mg/kg,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时开始结肠镜检查,术中根据需要追加丙泊酚30-50mg。

普通组不做任何干预,清醒状态下实施结肠镜检查。

1.3 观察指标两组均常规检测手术前、中、后的hr、bp、spo2和ecg,检查后15分钟进行vsa疼痛评分,比较成功率,记录不良反应,满意舒适度。

1.4 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行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与检查前比较,麻醉组检查中和检查后的map和hr各有下降,其中有一例心率一度降至50次/分以下,给予阿托品后升复至正常,而普通组患者map和hr均出现明显升高(p<0.05)两组检
查中的spo2均无差异性变化,见表1。

2.2 在不良反应方面,a组实现了无痛苦,极少数结肠镜进到结肠肝区时臀部有所躁动,但较轻微,术后仅两例患者诉说轻微腹痛。

b组较多出现呻吟、躁动情况,术后腹痛患者较多,见表2。

3 讨论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下消化道疾病的主要方法。

以往的检查是在完全清醒状态下直接插入结肠镜,术中几乎完全出现呻吟、躁动及术后腹痛等不适反应。

而无痛结肠镜在临床上的应用明显减少了以往清醒状态下结肠镜检查时的不适,让患者解脱了操作时的痛苦。

无痛结肠镜是在全身麻醉镇痛状态下进行的一种检查方法,良好的麻醉消除了患者结肠镜检查中的痛苦,有助于医师仔细彻底完全完成结肠镜检查,提高了检查质量,减少漏诊率。

丙泊酚是一种新型短效静脉麻醉药物,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苏醒迅速完全、持续输注无蓄积等优点[2]。

在结肠镜检查中,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痛苦结肠镜操作。

本资料显示丙泊酚麻醉下实施结肠镜操作的患者在结肠镜进入到结肠肝区时,map有所下降,hr有所减慢,应与进镜时的强刺激导致迷走神经反射所致有关。

提醒广大临床医生在此段操作时间内务必认真观察心率、血压情况,作好预防处理措施,以防后患。

但与清醒下结肠镜检查比较,丙泊酚静脉麻醉下结肠镜检查患者无痛苦感受,医生操作从容,临床效果好。

在大剂量应用丙泊酚有明显心血管抑制作用,容易引起血压下降和呼吸抑制作用。

因此,应用丙泊酚麻醉下结肠镜检查中,不能忽视丙泊酚对循
环、呼吸的抑制,尤其那些年龄较大、体质较差、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对麻醉药的耐受差。

术前要有适当的评估和处理心血管和呼吸意外的准备[3]。

结肠镜检查常规禁食外,还有清洁灌肠、观察有无脱水现象,准备好急救药品。

由于结肠镜检查是在手术室外进行,故需要准备好麻醉机、抢救器械,要求有经验的麻醉师实施麻醉,以确保患者安全。

此外,丙泊酚对血管内膜有明显刺激性,引起注射疼痛,加入少量利多卡因成冷藏后,可缓解静脉注射时的疼痛反应。

参考文献
[1] 杨承祥.麻醉与舒适医疗[m].第一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310.
[2] 庄心良,关田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81.
[3] 徐汝玺,余小玉,王根领.无痛胃镜检查68例临床分析[j].江苏医药,2012,38(16):1956-195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