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给老师的一封信(完美版)

给老师的一封信(完美版)


• 其实,您不是存心和他们过不去,而是在锻炼他 们的胆量,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不断进步 。总之,对于每一个学生,您都用满腔热情唤醒 他们,让他们跟着您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 老师,谢谢您!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只要您 全心全意对我们好,做到用心爱学生,学生自然 会以优异的成绩报答您。俗话说的好:“投之以 桃,报之以李!”您对我们的教诲将使我们终身 受益。 • 此致 祝身体健康!青春永驻!
您的学生:小可 2006年11月7日
• “后腿”,他们得到的多数是怒斥和批评 。一个班级,都是由“好”学生和“坏” 学生组成的,好学生常常受到老师的青睐 和信任;“坏”学生常常得到的是老师的 不理解和讨厌。您可不同,对于那些差生 ,从不用尖酸刻薄的话语批评他们,打击 他们的积极性,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而是 对他们悉心教诲,经常给予鼓励;上课时 ,您用坦诚和蔼的目光注视他们,细心倾 听他们的心声;对于上课不敢问题的胆小 害羞的学生,您会特别点名提问,
• • • •
• • • •
问候语要注意简洁、得体。 接下来便是正文的主要部分——主体文 ,即写信人要说的话。 3.结尾 正文写完后,都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 或勉励的话,作为书信的结尾。习惯上, 它被称做祝颂语或致敬语,这是对收信人 的一种礼貌。 结尾的习惯写法: 在正文写完之后,紧接着写“此致”, 转一行顶格或空两格写“敬礼”。 4.署名和日期 在书信最后一行,署上写信人的姓名。 署名应写在正文结尾后的右方空半行的地 方。
老师,您辛苦了!
春 蚕 到 死 丝 方 尽
蜡 炬 成 灰 泪 始 干
课堂检测
• 1.给红字注音。
沐浴 馥郁 萌芽 耕耘 • 2.听写生词并选择其中两个造句。 • 沐浴、灵感、耕耘、馥郁、复苏、萌芽 •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悠长 神奇(奇特 ) 辛勤( 辛劳 ) 漫长( ) 哺育( 抚育 ) 培养( 培育 ) 强烈( 激烈 )
mù fù méng yún
学习要求一: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 在信中回忆了顾老师的哪些事例? (用简洁的语言完成下列填空) 作者在信中回忆了顾老师 ( 领我进门 )和( 教写日记 ) 两件事。赞美了顾老师 ( 辛勤耕耘、无私的爱 )
学习要求(二):
找出文中描写优美或令你感 动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这些语 句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感情? 与小组同学交流你的体会。
• 日期一项,用以注明写完信的时间,写在 署名之后或下边。
小练笔:
请你也写一封简短的信,向 你最难忘的老师诉说自己的心声。
写作金钥匙:
1、 注意信的正确格式 2、学习小作者的写作方法
• 给老师的一封信
• 敬爱的老师: 您好!近来工作很忙吧?身体可好?自 从上了六年级,功课负担重了许多,但却 无法压抑我对您的思念,是您唤起了我对 学习的孜孜追求。 老师,您有一颗爱生如子的心,您用平 等的眼光看待每一名学生,无微不至地关 怀、爱护我们。红花最清楚绿叶的无私, 鸟儿最知道天空的广阔,作为您的学生, 最能体会您的良苦用心。那些聪明伶俐、 活泼可爱的学生确实招人喜欢,但那些内 心卑微、自控能力差的学生可谓是班上的
您总有办法让我们认清拼音字母 那一张张陌生的脸,神奇地把它们 变成一个个熟悉的音节,也总有办 法叫那些方块汉字排成队,让我们 念动听的儿歌,读有趣的故事。
老师丰富的知识,得法的教育,使一个 无知的小孩渐渐获得知识,在学生心中树 立起了一个崇高的形象。
老师,您真像童话中的仙子。
“仙子”指长生不老并且有种种神通的 人。通过神仙般的本领,在作者心中有 着神圣的地位。
日记中长出了小草,开出了小花 ,小鱼儿在里面欢快地游。
顾老师以自己的一颗童心指点学生细心 观察,展开想象,倾注感情,进入情景, 把所见所闻写“活”。文中的“日记充满 了生机”就是这个意思。
只有您头上的银丝和眼角的皱纹 是您辛勤耕耘的见证。
在漫长的岁月中,老师在教育岗位上辛 勤工作,为祖国培养人才贡献了青春和毕 生的精力。
这篇文章是一封信,作者回忆了 在小学读书时,顾老师的三件事: ⑴ , ⑵ , ⑶ 。 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 之情 。
• 附书信写作格式 • 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 结尾、署名和日期。 • 1.称呼 • 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起,后加“:” ,冒号后不再写字。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 己和收信人的关系。称呼可用姓名、称谓,还可 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作称呼。 • 2.正文 • 正文通常以问候语开头。问候是一种文明礼 貌行为,也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节,体现写信人 对收信人的关心。问候语写在称呼下一行,前面 空两格,常自成一段。
认真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下 列句子的意思。
是啊,我是您亲手栽种的桃李中的 一棵,我的萌芽生长,无不沐浴着您 的阳光雨露。
“桃李”比喻学生。作者是顾老师 众多学生中的一个。“沐浴”比喻受 阳光雨露滋润。“阳光雨露”在句中 只顾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和传授知识。 “无不”可换成“都”,但用“无不 ”更能体现老师的关爱无时不有,无 处不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