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中药学专业2005年级
《中药药物分析》期末考试(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词语解释(共10分,每题2分)
1、药品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
2、杂质限量:是指药物中所含有杂质的最大允许量。
3、专属性:系指在其他成分可能存在下采用的方法能正确测定出被测成分的特性。
4、荧光量子效率:物质发射荧光的量子数与所吸收的激发光量子数的比值。
5、化学计量性火焰:在原子化中燃气与助燃气基本上是按化学反应的计量关系提供的。
二、单选题(共10分,每个1分)
1、C ;
2、D;
3、C;
4、B;
5、B;
6、C;
7、B;
8、D;
9、B;10、C;
11、A;12、D;13、B;14、B;15、A
三、多项选择题(6分,每个2分,全选对得满分,多选或只选1个答案不给分,
少选但其为正确选项给1分)
1、A C D;
2、ABE;
3、BDE
四、填空题(10分每空0.5分)
1、(1)凡例、(2)正文、(3)附录、(4)索引;
2、(5)氙灯,(6)汞灯;
3、(7)脱气、(8)过滤;
4、(9)GC, (10)FID;
5、(11)5ppm,(12)0.3ppm;
6、(13)6,(14)3,(15)9;
7、(16)药物组成固定,(17)原料稳定,(18)制备工艺稳定;
8、(19)特殊杂质、(20)一般杂质
五、判断题(5分,每个1分)
1、√;
2、×;
3、×;
4、√;
5、×
六、简答题(共24分,每题4分,按要点赋分,视其具体情况扣分)
1、简述中药制剂定量分析中考察工作曲线的目的是什么?
答:(1)确定样品浓度(量)与响应信号是否成线性关系;
(2)确定线性范围,即选用适当的样品量测定;
(3)考察是否通过原点,以确定用一点法还是两点法;
2、在测定中药制剂质量标准时,其含量测定应进行那些方法学考察?
答:①提取条件的选择;
②净化分离方法的选择;
③测定条件的选择;
④空白试验条件的选择;
⑤线性关系考察;
⑥测定方法的稳定性试验;
⑦精密度试验;
⑧重复性试验;
⑨检测灵敏度及最小检出量;
⑩回收率试验。
3、某中药复方口服液加生物碱沉淀试剂有沉淀产生,是否说明该口服液含有生物碱成分?为什么?
答:不能确定,该制剂中尚有蛋白质、多肽及鞣质等成分也可以与生物碱沉淀试剂生成沉淀,而产生假阳性结果,要想得到正确结果应做净化处理。
4、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中药制剂中生物碱成分时,为什么要选择和控制介质的pH值?
答:如果介质PH偏高,染料可以离子形态存在,但生物碱不能;如果介质PH 偏低,生物碱可以盐的形态存在,但染料不能解离。
两种情况均不能生成稳定的离子对,影响测定,故应选择和控制适宜的pH值。
5、石墨炉原子化器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其原子化过程有哪几个阶段?
答:石墨炉原子化器主要有石墨管、电极(夹)和保护系统三部分组成。
其原子化过程分为干燥、灰化、原子化和净化。
6、中药中某种香豆素类成分,在下列那种溶剂中将具有最大荧光强度,为什么?(Ⅰ)乙醇(Ⅱ)溴丁烷(Ⅲ)碘丙烷
答:在(Ⅰ)中有最大荧光。
因为(Ⅱ)和(Ⅲ)中分别含有溴和碘原子,易发生体系跨越,从而使荧光减弱。
七、计算题(共18分,每题6分,可根据计算方法是否准确酌情况扣分,计算结果错误扣0.5分)
1、解:黄酮%=
%1005250%1⨯⨯⨯⨯W E A cm =04.0571*******.0⨯⨯⨯=100.00%
2、解:S=()L ml g C ml V )/(⨯=00002
.0000010.02⨯=1.0(g ) 3、解:水苏碱%=%1001255
.05010106⨯⨯⨯⨯⨯⨯-s s x A C A =%1001255
59976705010108.6142507016⨯⨯⨯⨯⨯⨯-=17.4% 八、综合分析题(12分)
(1)黄酮类化合物 (1分)
(2)反相HPLC 法,固定相C 18 (2分)
(3)UVD ,(1分)
(4)为系统适用性试验,拖尾因子:0.95-1.05,分离度≥1.5 (2分)
(5)求平均片重(1分)
(6)超声提取 (1分)
(7)可用外标一点法 (1分)
(8)每片含黄芩苷(mg )=)(平均片重mg 55.11009
.5210100100120.039458561221695=⨯⨯⨯⨯⨯(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