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技人员培训(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答案

专技人员培训(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答案

第1部分:单选题()第 1 题:()也称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是按一定的间隔距离抽取样本的方法。

A.系统抽样B.分类抽样C.简单随机抽样D.整群抽样∙正确答案:C第 2 题:()又叫自然抽样、方便抽样或便利抽样,是调查者将在一定时间、一定环境里所能遇见到或接触到的人作为样本的方法。

A.判断抽样B.定额抽样C.偶遇抽样D.滚雪球抽样∙正确答案:C第2部分:多选题(每题20分)第 3 题:同简单随机抽样相比,系统抽样有明显的优点()A.易于实施B.工作量较少C.样本在总体中的分布更均匀D.精确度更高E.代表性更强∙正确答案:A,B,C,D,E第 4 题:非概率抽样其样本的代表性缺点是()A.往往较小B.误差大C.无法估计D.不可靠E.难操作∙正确答案:A,B,C,D第3部分:判断题(每题15分)第 5 题:社会调查中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概率抽样,叫做“概率与元素的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抽样’。

∙正确答案:错误第 6 题:非概率抽样时根据人们的客观经验和便利条件来抽取样本,每个个体进入样本的概率是先知的。

∙正确答案:错误第1部分:单选题()第 1 题:()原理是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对社会调查研究予以指导,决定着社会调查研究的方向。

A. 哲学B.经济学C.政治学D.逻辑学∙正确答案:A第 2 题:社会调查研究()来划分,可分为描述型研究和解释型研究。

A. 依时序B. 依据调查的性质C. 依调查对象的范围D. 按照目的∙正确答案:D第2部分:判断题(每题15分)第 3 题:社会调查研究所要面对的首先是社会的基本要素,另外还有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的具体对象。

∙正确答案:正确第 4 题:社会调查研究必须遵循的原则概括起来主要有客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原则、伦理道德规则。

∙正确答案:正确第3部分:多选题(每题20分)第 5 题: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方法有()。

A.文献法B.问卷法C.访谈法D.观察法E.实验法∙正确答案:A,B,C,D,E第 6 题:一般而言,社会调查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 )。

A.设想阶段B.准备阶段C.调查阶段D.分析阶段E.总结阶段∙正确答案:B,C,D,E第1部分:单选题()第 1 题:汽车尾气的排放会导致空气污染;通货膨胀会使人们生活水平下降。

这些变量关系是()。

A.因果关系B.相关关系C.质量互变D.内因外因∙正确答案:A第 2 题:()是关于调查研究具体程序和操作方式、方法以及必要条件的详细规划,相当于一项建筑工程的设计图和施工方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A.个体方案B.总体方案C.局部方案D.集体方案∙正确答案:B第2部分:判断题(每题15分)第 3 题:课题、概念、命题和假设提出后,就形成了对社会调查研究的一个确认的过程。

∙正确答案:错误第 4 题:从时效性来说社会调查研究周期越短越好,特别有些基础性研究课题。

∙正确答案:错误第3部分:多选题(每题20分)第 5 题:从可行性看,调查研究课题的选择必须是()A.要选择调查研究可以解答的课题B.要根据调查研究者的主客观条件来选题C.要对某一理论作补充论证D.要证明某一理论的新的适用性E.要对社会实践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和解答质疑∙正确答案:A,B第 6 题:因果关系是指在两个有关系的变量中,因为一个变量的变化而引起另一个变量的变化。

应注意三点()A.在两个变量中,只能一个是因,另一个是果B.在两个变量中,互为因果C.原因变量一定出现在结果变量之前D.原因变量和结果变量的变化关系是必然的E.原因变量和结果变量的变化关系是偶然的∙正确答案:A,C,D第1部分:单选题()第 1 题:()也称类别测量、分类测量或定名测量,是对测量对象的性质或类型的测量。

A. 定类测量B. 定序测量C. 定距测量D. 定比测量∙正确答案:A第 2 题:如果一张考试试卷不能反映学生的全部学习情况,或者测验结果远远低于学生的实际水平,那么这种测量就是不准确的,也就是缺乏()的。

A.效度B.信度C.温度D.程度∙正确答案:A第2部分:判断题(每题15分)第 3 题:所谓操作定义是对一个概念的内涵,也是就是性质和特征所作的概括说明。

∙正确答案:错误第 4 题:关于调查者的问题,如果调查者不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工作作风不认真、深入,就可能使测量走上歧途或使测量出现漏洞。

∙正确答案:正确第3部分:多选题(每题20分)第 5 题:检验效度的方法有()A.形式效度B.内容效度C.校标效度D.构想效度E.方法效度∙正确答案:B,C,D第 6 题:在社会测量中,可信且有效的测量应该是()A.优秀的测量B.社会调查研究所追求的境界C.它的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可以真实地反映被测对象现存的客观属性D.它的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可以真实地反映被测对象现存的特征E.它的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可以有效地实现测量所要达到的目的∙正确答案:A,B,C,D,E第1部分:单选题(每题15分)第 1 题:()就是阅读文献后,将心得、感想、批评、疑点、意见等敷衍成文。

A.编制纲要B.撰写杂记C.抄录文本D.集中标记∙正确答案:B第 2 题:文献的定量分析是对各种文献的明显内容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和定量的描述。

所谓“明显内容”是指各种文献()的内容。

A.内在含义B.深层解释C.影响效果D.外在表面∙正确答案:D第2部分:判断题(每题15分)第 3 题:编制纲要就是阅读文献后,将心得、感想、批评、疑点、意见等敷衍成文。

札记是一种最高级的记录形式,实际上已带有初步研究的性质。

∙正确答案:错误第 4 题:文献分析有两大类,即文献定性分析和文献定量分析。

∙正确答案:正确第3部分:多玩题(每题20分)第 5 题:下列文献可以通过网上下载或复制的方式来搜集的有()A.个人撰写的各种文章B.大众传媒机构未刊印的稿件C.政府部门的官方网站D.社会组织的网站中发布的各种信息、文章E.企事业单位的网站中发布的各种统计资料∙正确答案:A,B,C,D,E第 6 题:计量就是文献定量分析最重要的分析环节,分析的方法主要有()A.计词法B.概念组分析法C.空间分析法D.语义强度分析法E.确定记录单位法∙正确答案:A,B,C,D第1部分:单选题()第 1 题:()的作用就在于向被调查者介绍和说明调查者的身份、调查目的等内容。

A.指导语B.封面信C.问题和答案D.编码∙正确答案:B第 2 题:在问卷中先问:“您的工龄?”后再问:“您哪年参加工作?当时的年龄?”是问卷中的()。

A. 客观性问题B. 主观性问题C. 背景性问题D. 检验性问题∙正确答案:D第2部分:判断题(每题15分)第 3 题:一份调查问卷只要有题目就可以了。

∙正确答案:错误第 4 题:开放型问答的每一个答案,在设计问卷时就设计了代码,叫前编码∙正确答案:错误第3部分:多选题(每题20分)第 5 题:问卷法有以下主要特点()A.标准化B.大多是间接调查C.一般是书面调查D.常用于抽样调查E.特别适用于定量调查∙正确答案:A,B,C,D,E第 6 题:一份调查问卷除了要有题目,通常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等。

A.定量分析B.封面信C.指导语D.问题及答案E.编码∙正确答案:B,C,D,E第1部分:单选题(每题15分)第 1 题:便于对访谈结果进行统计和定量分析的访谈类型是()。

A.个别访谈B.集中访谈C.深度访谈D.结构式访谈∙正确答案:D第 2 题:常用于了解有关个人、组织、群体的客观事实及访谈对象的主观态度的访谈类型是()。

A.重点访谈B.深度访谈C.客观陈述式访谈D.结构式访谈∙正确答案:C第2部分:判断题(每题15分)第 3 题:非结构式访谈与结构式访谈相比,有优有劣,可以互补,因而在实际调查过程中,两种方法往往结合使用。

∙正确答案:正确第 4 题:结构式访谈多用于大规模社会调查,需要访谈者数量较多,访谈者之间对问题的理解和处理方式上可以保持一致,因此对访谈者的挑选和培训要求不高。

∙正确答案:错误第3部分:多选题(每题20分)第 5 题:在个别访谈中,( )是访谈者自始至终都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表现。

A.礼貌B.谦虚C.访谈内容不集中D.诚恳E.耐心∙正确答案:A,B,D,E第 6 题:个别访谈法的缺点是()A.对访谈者的要求很高。

B.灵活性大,适用性强。

C.环境可以控制,资料的质量可以保证。

D. 访谈范围易受限制。

E. 访谈规模受限制。

∙正确答案:A,D,E第1部分:单选题()第 1 题:确定观察现场必须要考虑一些条件,其中最为关键、也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条件是()。

A.符合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的要求B.具备必要的人、财、物等条件C.当地部门和观察对象不反对D.能够隐蔽进入现场∙正确答案:C第 2 题: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许多人对民营企业看到的就是其中的某些负面因素,并因此对民营经济产生了一些错误的看法。

这是造成观察对象方面产生观察误差的()因素。

A. 被观察者的反应B. 事物本质的显现程度C. 人为的假象D. 观察者的心理素质∙正确答案:B第2部分:判断题(每题15分)第 3 题:观察法也叫实地观察法∙正确答案:正确第 4 题:不完全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以不公开的身份参与到被观察者群体之中。

∙正确答案:错误第3部分:多选题(每题20分)第 5 题:观察法的局限性主要是()。

A.可靠性较高B.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C.易受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D.资料整理和分析难度大E.难以进行定量分析∙正确答案:B,C,D,E第 6 题:观察法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A. 它以人的感觉器官为主要调查工具B. 它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活动C. 它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观察D. 它观察的是保持自然状态的客观事物。

E. 客观性∙正确答案:A,B,C,D第1部分:单选题()第 1 题:11. 前测是进行实验调查法激发之前对实验对象所做的测量,()则是实施实验激发之后对实验对象所做的测量。

从两次测量结果的比较中,就能看出实验对象的因变量是否发生了、怎样发生了变化以及发生了哪些变化,这正是实验法关注的焦点。

A.自变量B.因变量C.后测D.前测∙正确答案:C第 2 题:13.在其他各种调查方法的实施过程中,调查对象一般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实验调查法则不同,在实验者连续不断的实践活动的推动下,社会环境不断变化,实验对象本身也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这是实验法的()特征。

A.实验主体的实践性B.实验对象的动态性C.实验目的的因果性D.实验过程的可控性∙正确答案:B第2部分:判断题(每题15分)第 3 题:在实验调查法中,实验组是接受自变量激发的一组对象,对照组则是不接受自变量激发的一组或几组对象。

∙正确答案:正确第 4 题:20.提要高实验的效度,应从实验的外在效度和内在效度两方面着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