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地理专题综合检测:第一编专题四水体及其运动4

2020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地理专题综合检测:第一编专题四水体及其运动4

专题综合检测4水体及其运动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9·浙江省新高考创新卷)坎儿井是荒漠地区的特殊灌溉系统,普遍存在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

主要是用于截取地下水来进行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

大体上由竖井、明渠、暗渠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

下图示意坎儿井结构。

据此完成1~3题。

1.新疆吐鲁番地区古代大面积修建坎儿井的自然原因主要是()①表层砂质土壤,水分容易下渗②位于山麓地带,多冲积扇地形③人口、城市较密集,用水量较大④地处山地迎风坡,地形雨较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 A解析砂质土壤,冰雪融水形成的地表水易下渗为地下水;山麓地带多冲积扇,土层深厚,利于修建该工程,①②正确。

故选A项。

2.在水循环的过程中,坎儿井最大的优点在于()A.减少地表径流量B.减少植物蒸腾量C.减少水分蒸发量D.减少水汽输送量答案 C解析坎儿井是把地下水引向地面,由于吐鲁番地区极端干旱,利用暗渠可以减少水分蒸发。

3.下列地区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坎儿井工程的是()A.华北平原B.河西走廊C.东南丘陵D.云贵高原答案 B解析河西走廊也多冲积扇地形,地处气候干旱地区,同时多冰雪融水。

(2019·河南安阳调研)下图为长江入海口附近海域水深及水流状况示意图。

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台湾暖流的流动特点是()A.向东南方向下沉流动B.向西南方向抬升流动C.向东北方向下沉流动D.向西北方向抬升流动答案 D解析读图可知,台湾暖流向西北方向流去;根据海底等深线可知,向北水深逐渐降低,因而台湾暖流会出现抬升流动,故D项正确。

5.推测长江入海口附近台湾暖流强度最强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答案 B解析台湾暖流向西北方向流动,与东南季风风向相同,夏季时台湾暖流强度最强。

(2019·豫南九校联考)读北印度洋某季节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6~8题。

6.图示季节()A.地中海沿岸风暴潮频发B.青海湖附近油菜花盛开C.郑州白昼时间不断变长D.南非的小麦正值收获季节答案 B解析读图可知,北印度洋海域海水向东流,说明北印度洋海域盛行西南季风,则此时为北半球夏季。

此时地中海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不易出现风暴潮,A项错误;青海湖附近油菜花盛开,B项正确;郑州白昼时间可能变长,也可能变短,C项错误;南非此时为冬季,小麦正处于生长阶段,D项错误。

7.下列关于甲海域渔场适宜捕捞的季节和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夏季受上升流的影响,渔业资源丰富B.夏季海域风浪较小,利于捕捞C.冬季受暖流的影响,渔业资源丰富D.冬季温度适中,鱼类生长快答案 A解析读图可知,甲海域位于印度洋西部海域。

夏季,受西南风的影响,形成离岸流,沿海地区形成上升流,使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故A项正确。

8.下列与①半岛地区的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无关的是()A.东北信风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洋流影响D.东南信风答案 B解析读图可知,①半岛为索马里半岛。

据纬度可知,该半岛不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B项符合题意;冬半年,该地受来自陆地的干热东北信风影响,促进了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A项不符合题意;夏季时,索马里洋流为寒流,降温减湿,促进了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C项不符合题意;夏季时,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北半球右偏,形成西南季风,西南季风促进了索马里寒流的形成,D项不符合题意。

(2019·全国统考调研卷Ⅰ)悬浮指标是指某段河流中悬浮的各大小级别泥沙颗粒累积干重占所有级别泥沙颗粒总重量的比重。

通常,泥沙颗粒直径小于0.1 mm 的为细泥沙,大于0.1 mm的为粗泥沙。

黄河上游内蒙古河段位于38°N~40°N,每年有约4~5个月的凌汛期。

凌汛期按照河流冰的生消过程可分为流凌期、封冻期和开河期,之后为伏汛期(也称畅流期)。

下图为黄河上游内蒙古河段头道拐凌汛期和伏汛期相同流量下悬移质泥沙不同颗粒直径的悬浮指标。

据此完成9~11题。

9.该河段悬浮的细泥沙比重较高的时期主要是()A.畅流期B.开河期C.流凌期D.封冻期答案 A解析读图可知,该河段直径在0.1 mm以下的细泥沙比重较高的时期为畅流期,故A项正确。

10.与流凌期和封冻期相比,该河段开河期河道含沙量突然增大,其泥沙主要来源于()A.河流上游B.河流两岸C.河流底部D.岸边沙丘答案 C解析河流中心地带流速快,因而开河期河流中心的冰先融化,河流流量、流速增大;水的密度大于冰,所以水在河流下部流动,对河流底部冲刷作用增强,携带泥沙量增大,故C项正确。

11.河段封冻期输沙率远低于其他时期,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气温B.降水C.植被D.流量答案 D解析河流封冻期径流量远小于其他三个时期,因此,封冻期的河流输沙率也远小于其他三个时期,故D项正确。

二、综合题(共56分)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32分)云南元阳(图甲)哈尼梯田主要种植水稻,总面积约100万亩,全部镶嵌在海拔600~2 000米之间的山坡上,具有“森林—村寨—梯田—河流”的垂直景观结构(图乙),201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吸引许多国内外游客。

当地的生产生活顺应自然规律:重视对森林的保护,仅允许在人工林放牧及间伐取材(对过密的林木进行疏化采伐,并留下一定高度的带芽树桩);同时梯田长年泡水且利用雨季雨水冲洗地表污物入田实现自然施肥。

(1)阐述水田参与的水循环过程。

(8分)(2)分析当地雨季实施自然施肥的原因。

(8分)(3)分析间伐对涵养水源的有利影响。

(8分)(4)随着人口的增加,当地水资源利用变得紧张。

为节约用水,有人建议改水田为旱地,但遭到反对。

请说明理由。

(8分)答案(1)(当地地处热带)水田长年泡水,(低海拔水田)蒸发、蒸腾旺盛;大量水蒸气沿山坡(峡谷)上升,在高海拔地区形成降水;降水落到地面形成地表和地下径流,并逐级灌溉(补给)水田;水田滞留水流增加下渗,补给地下径流;(水田多余的水)最终汇入江河。

(2)当地雨季(夏季)高温多雨,为水稻的生长旺季,对肥料需求量大;高山森林区枯枝落叶、牲畜粪便积累丰富,村寨生活污水、有机废物排放量大;经雨水冲洗,形成肥沃水流,汇入梯田满足水稻生长需要。

(3)间伐可以疏化过密林木,增加林木通风采光,有利于林木生长,提高涵养水源功能;间伐后的根系保存完好,带芽树桩还能萌发新枝,仍具有涵养水源能力。

(4)改水田为旱地,将减少当地水域面积,减少蒸发、蒸腾水量,气候变得更加干旱,加剧用水矛盾;破坏梯田景观,减少旅游收入;可以通过节约用水、建设水塘等储水设施等方法,满足用水。

解析第(1)题,水循环环节主要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下径流和地表径流、下渗等。

第(2)题,水田实现自然施肥的关键是雨季雨水冲洗地表污物;地表污物指枯枝落叶、牲畜粪便、村民生活污水等有机肥,这些有机肥被雨水冲刷后,被水流带到地势较低的水田,实现自然施肥。

第(3)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间伐通过降低林木密度,促进林木生长,从而提高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

第(4)题,反对的理由主要说明改水田为旱地的不利影响和节约用水的措施。

13.(2019·安徽皖江名校联盟第二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4分)安哥拉气温舒适宜人,全年平均温度在22 °C左右,最高气温也不超过28 ℃,被称为非洲的“春天国度”。

安哥拉全年分旱、雨两季,5~9月为旱季,相对凉爽,有很重的雾,也被人们称为“雾季”,潮湿无雨;9月~次年5月为雨季,气温高、湿度大,降水量从东北向西南逐渐递减,东北高原地区年均降水量可达1 500毫米,而南部纳米贝沙漠地区年均降水量仅为50毫米。

矿产、森林、水力、农牧渔业资源丰富。

(1)南部沿海地区气候干燥而温和,分析其原因。

(8分)(2)该国每年5~9月是干季,但又是“雾季”,分析其大雾的成因。

(8分)(3)该国渔业资源丰富,分析其原因。

(8分)答案(1)干燥的原因: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沿岸的寒流,加剧干旱。

温和的原因:虽然位于低纬度,但受海洋调节作用,气候温和;沿岸的寒流,降低了气温。

(2)在干季,降水少,多晴天,白天气温高,夜间降温快,导致大气下冷上热,产生逆温;距海近,水汽多,地面潮湿,早晨多雾;沿岸地区由于寒流降温作用,气流经过冷海面时,温度降低,水汽凝结成雾。

(3)西部沿海地区受东南信风(离岸风)的影响,海水盛行上升流,将海底的盐类物质带到表层,为浮游生物提供了食料,也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海洋渔业发达;中部和北部降水丰富,河网密布,水域广阔,淡水鱼也很丰富;地处低纬度,气温较高,鱼类生长迅速。

解析第(1)题,结合题干可知,应分析干燥和温和两个方面。

结合纬度可知,该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沿岸的寒流,加剧干旱,所以干燥。

虽然位于低纬度地区,但受海洋调节作用,气温变化幅度小,气候温和;沿岸的寒流,降低了气温,也是气候温和的原因。

第(2)题,该国每年5~9月是干季,但又是“雾季”。

在干季,降水少,多晴天,大气保温作用、削弱作用弱,白天气温高,夜间降温快,导致大气下冷上热,产生逆温现象;距海近,水汽多,地面潮湿,早晨气温低,水汽凝结多雾;沿岸地区由于寒流降温作用,气流经过冷海面时,温度降低,水汽凝结成雾。

第(3)题,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从洋流、海域特点、河流、气候等方面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