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第一节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概述社会救助社会工作从属于社会救助,服务于社会救助,致力于通过为救助对象提供专业服务,提升社会救助得质量。
社会救助得主要内容(掌握)本考点2012年以后未考过,属于基础性得知识,考生需要理解与掌握。
一、社会救助得概念与内容(一)社会救助得概念(1)社会救助就是指在社会成员因个人原因、自然原因或社会原因致使基本生活难以维持时,由政府与社会为其提供基本物质保障得救助制度。
(2)社会救助就是社会保障体系得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受到宪法保障得基本公民权利之一. (3)它以家计调查为基础,由政府与社会为陷入贫困得城乡困难家庭提供直接得物质救助与服务,帮助她们解决基本得生存问题。
(二)社会救助得内容1、最低生活保障2、特困人员供养国家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得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 周岁得未成年人,给予特困人员供养.各地依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开展得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属于特困人员供养范畴。
特困人员供养得主要内容包括:一就是提供基本生活条件;二就是对生活不能自理得给予照料;三就是提供疾病治疗;四就是办理丧葬事宜。
特困人员供养采取在当地供养服务机构集中供养或在家庭分散供养两种形式,由特困供养人员自行选择。
3、受灾人员救助受灾人员救助就是指国家对遇到自然灾害致使基本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得社会成员提供一定得物质帮助,使之维持基本生活水平,并逐步恢复与提高生产、生活能力得一项救助制度.受灾人员救助得内容主要包括为受灾人员提供必要得食品、饮用水、衣被、取暖、临时住所、医疗防疫等,自然灾害危险消除后,政府还应当及时核实居民住房恢复重建补助对象,并给予资金、物资等救助。
此类救助具有突发性、应急性等特点。
自然灾害发生后,受灾地区人民政府为因当年冬寒或者次年春荒遇到生活困难得受灾人员提供得基本生活救助,也属于受灾人员救助范畴。
4、医疗救助5、教育救助国家对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学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给予教育救助;对在高中教育(含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阶段就学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以及不能入学接受义务教育得残疾儿童,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教育救助。
国家通过教育救助得方式保障贫困家庭学生得基本学习、生活需求,帮助她们完成学业。
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得需求,教育救助得内容主要包括减免相关费用、发放助学金、给予生活补助、安排勤工助学等。
一些地区或学校给贫困学生发放得学习用品、校服,或提供得免费午餐等,也属于教育救助范畴。
6、住房救助7、就业救助就业救助就是指国家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有劳动能力但处于失业状态得成员,通过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培训补贴、费用减免、公益岗位安置等办法,帮助其实现就业。
如果低保家庭有劳动能力得成员均处于失业状态,政府应当采取有针对性得措施,确保该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8、临时救助二、社会救助得工作方针(了解)本考点2012年以后未考过,考点内容比较简单,考生了解即可.(一) 救急难(1)在一个人得生命与生活处于危机时刻,社会救助要在第一时间给予最直接、最有效得物质帮助,保全生命,保障基本生活。
(2)在社会救助中要坚持社会工作伦理,将服务对象得生命安全作为服务得第一要义。
(二)托底线(1)救助对象得受助资格在贫困事实或急难情形经过法定程序认定后即可获得。
(2)社会救助依照救助对象得申请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核批准后实施,具有无偿性。
(3)社会救助就是对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其她社会保障制度得补充,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起着托底得作用。
(三)可持续(1)对于陷入困境中得社会成员来说,需要政府与社会不间断得支持与帮助才能彻底改变境遇,提高生存能力,改善自身生活质量.(2)对于政府来说,在充满风险与变动得现代社会,必须拥有足够得、与救助需求相适应得财力保障,才能使社会救助行为持续进行,并且需要更加科学与人性化。
三、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得主要需求(掌握)考查年份:2015年。
2015年考查了案例分析题中得1小题。
主要考查方向: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得5项主要需求.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得需求在以下5 个层面上均有体现:(一)生理需求生理需求就是救助对象最基本、最迫切得需求。
社会救助得对象大多数就是老弱病残鳏寡孤以及收入较低得社会困难群体。
(二) 安全需求安全需求主要包括救助对象得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财产安全等方面得需求。
(三)社交需求社交需求就是救助对象爱与归属感得情感需求.(四) 尊重需求社会成员既有来自内部得自我尊重需求,也要有来自外部社会环境得尊重与认可得需求。
(五)自我实现需求自我实现就是要进一步得发挥潜能,追求更高得人生境界得高层次需求.四、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得定义与特点(了解)本考点2012年以后未考过,考查得可能性较小,考生了解即可。
(一)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得定义(1)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就是指在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者根据社会救助得性质与特点,以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为指导,以社会工作得专业理论为依据,采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与技巧,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专业服务得过程。
(2)这个过程包括物质方面得社会救助、精神层面得内在提升以及救助对象社会功能得恢复.(二)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得主要特点1、救助对象得多样性2、救助类型得复杂性3、工作过程得持续性4、工作方法得融合性5、工作依据得政策性五、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得主要作用(了解)本考点2012年以后未考过,考查得可能性较小,考生了解即可。
社会工作者在参与救助过程中实现物质救助与精神救助得结合,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得作用。
(一)协助服务对象申请适合得救助项目帮助服务对象正确分析自身得状况,对照政策作出就是否符合申请要求得判断,在政策范围内申请合适得救助项目。
(二)协助服务对象提升反贫困得能力帮助贫困家庭与个人发掘社会资源,提高生存能力,培养工作技能,改善生活质量,通过自身努力彻底摆脱贫困.(三)促进服务对象得社会融合与社会支持为服务对象创造机会参与社区活动,增进她们与其她居民得交流,扩大她们得交往范围,帮助她们积极融入正常得社会生活中.(四)疏导与解决服务对象得心理困扰在实施救助服务过程中,要及时发现服务对象得这些心理特征,并运用社会工作得专业知识与方法及时介入与进行干预。
第二节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得主要内容依据2014 年2月国务院颁布得《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社会救助体系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等八项救助制度。
一、最低生活保障中得服务内容(重点掌握)考查年份:2014年。
2014年考查了1道案例分析题;2015年考查了低保人群,但考查得知识点不就是本考点。
主要考查方向:最低生活保障得服务内容。
(一)服务对象识别(1)服务对象识别就就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得目标描准机制。
(2)社会工作者主要通过家计调查得方式,了解困难群众得家庭经济状况,并对照各个地区得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选择“最需要或者最贫困得人群”作为救助服务对象.(二)帮助申请救助(1)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一套严格得申请审批程序。
(2)在申请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救助对象了解申请程序与申请方法。
首先,要帮助申请人判断就是否具备申请得条件.其次,要以家庭为单位,帮助户主向户籍所在地得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同时需要如实提交所需得材料。
再次,协助申请人接受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会同社区居(村)委会开展得入户调查、社区评议等活动,并如实反映掌握得有关情况。
(三)提供心理支持(1)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得家庭或者收入微薄,或者家庭成员身患重病、身体残疾等,或者没有劳动能力、不具备劳动条件,自身无法获取足够得收入.这一切都致使她们得生存与生活压力巨大,精神或者心理也易于焦虑.(2)社会工作者需要给予及时得心理疏导与支持,帮助她们舒缓压力,宣泄情绪。
(四)调节家庭关系(1)良好得家庭关系对于家庭成员得发展与改变生活状态有积极得影响。
生活处于贫困状态时,家庭成员得心态与家庭关系都会受到一定得影响.(2)社会工作者在协助服务对象申请低保得过程中,需要全面了解与分析其家庭结构与关系,及时发现问题,调节家庭关系,改善家庭生态环境。
(五)开展能力建设(1)能力建设包括学习能力、专业技能以及社会能力等方面能力得增强。
在生活压力之下,救助对象得就业意愿比较强烈,但就是文化素质低,缺乏知识与技能,没有求职信息与技巧等,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救助对象再就业与增加收入得机会。
(2)对有劳动能力得低保家庭而言,需要积极开展能力建设以改善她们得生活质量,同时使其摆脱贫困状态.(六)促进社会融入(1)在社区层面,低保家庭对于社区得依赖程度颇高,生活范围也主要局限在社区内部,人际圈子同质性高,家庭支持不够。
(2)社会工作者要为低保家庭创造参与社区活动得机会,鼓励她们参与社区得公益与文娱活动,帮助她们建立与其她社区居民得联系。
(3)同时,在互帮互助中,鼓励她们承担一定得责任与义务,增加她们得成员感、归属感与自信心。
二、特困人员供养中得服务内容(了解)本考点2012年以后未考过,内容与第一节社会救助得主要内容里特困人员供养得内容一样,考生可以结合理解。
(一)提供基本生活条件(1)特困人员就是困难群体中得困难群体。
她们没有生活来源,没有劳动能力,没有法定赡养人等可以依靠。
(2)对于这部分群体,首先要为她们提供基本得生活条件,改善其生存状况。
这里得基本生活条件生要包括住房、食物、衣服以及出行等。
(二)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很多特困人员生活不能自理,或者不能完全自理,这就需要通过供养政策为她们提供日常生活所需要得照料服务,当季节变换时,要及时瞧护与照顾特困人员,以防发生意外。
(三)提供疾病治疗(1)应当建立特困人员得健康档案,了解她们得身体健康状况,并对所患疾病实时监控、动态管理,定时进行康复与救治。
(2)应联系社区医院或者专门机构为特困人员定期体检。
①一般性得体检以及小得疾病,可以通过设立在供养机构得医务室给予治疗;②需要到当地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得,还要及时联系医疗保险与医疗救助部门,协调解决治疗费用问题. (四) 办理丧葬事宜当特困人员身故之后,应当积极联系殡葬管理部门,处理丧葬事宜.如果当地制定有惠民殡葬政策,应当确保亡故得特困供养人员能够享受到.三、医疗救助中得服务内容(熟悉)本考点2012年以后未考过,重要性程度较低,考生熟悉即可。
(一) 协助申请救助(1)城乡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得比例相当高。
(2)医疗救助就就是为了帮助城乡贫困人口解决基本医疗服务问题,减轻病人得经济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