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立公正而合理的薪酬机制,充分调动职能类岗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升工作业绩,实现个人与公司的双赢,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
一、适用范围:非直接从事生产、销售、产品研发的总经办、品牌内销运营部(以下简称品牌部)、外贸部、生产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二线员工(总监级以下)二、生效时间:2019年1月1日三、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规定内容:1、职能类员工岗位工资结构岗位工资=固定工资(基本工资)+浮动工资(技能工资+绩效工资)+年资(工龄工资)+其他工资收入四部份组成。
详见附件一《职能类岗位工资结构表》1.1职能类员工岗位工资级别规定各部门职能类岗位只设岗位工资幅度,不设岗位工资级别。
详见附件一《职能类岗位工资结构表》1.2各部门职能类岗位组织架构及人员编制规定1.2.1总经办:设秘书1人、样品管理员1人、报价核价员1人、审计员1人、机制专员1人、法务专员1人;1.2.2品牌部:设策划部主管1人、形象设计专员1-3人、策划推广专员1-3人、产品部主管1人、跟单员1人、督查员1人、文员兼色卡纸格专员1人、成本核算兼IE专员1人、前台文员1人;1.2.3常务副总:设采购经理1人、采购经理助理1人、采购员1-3人、采购统算员1人、报关员1人、文员兼纸格管理专员1人、材料色卡专员1人、成本核算兼IE专员1人、质检主管1人、质检组长1-6人(含原材料质检组长、裁备质检组长、车间质检组长、内销车间质检组长、外发质检组长)、质检员6-12人(含原材料质检员、裁备质检员、车间质检员、外发质检员)、仓库主管1人、仓管员2-3人、前台文员1人;人、数据录入专员1人、现场IE绩效专员1人、生产文员1人;1.2.5人力资源部:设人力资源主管1人、招聘培训专员1人、绩效薪酬专员1人、后勤专员1人、保安队长1人、人事文员1人、维修工1人、司机2人、前台文员1人、保安员2人、厨师2人、厨工2人、清洁工3人;1.2.6财务部:设会计主管1人、出纳1人、会计1人、K3专员1人、会计文员2人;2、固定工资(基本工资)指职能类员工每月岗位工资中固定部份收入,本规定适用范围内各岗位从业员工的基本工资均为人民币1100元/月,基本工资由公司根据当地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当年最低工资标准适时作出调整。
3、浮动工资(技能工资+绩效工资)职能类岗位员工的浮动工资是其岗位工资减去基本工资后的剩余部份,由两部份组成,一部份是技能工资占浮动工资70%的比例,另一部份是绩效工资占浮动工资30%的比例。
详见附件一《职能类岗位工资结构表》3.1技能工资:指各部门职能类岗位为区分对从业员工任职资格要求的学历、工作经验、专业技能、专业职称、专业资格要求的不同而设定的浮动工资组成部份。
3.2绩效工资:指根据各部门职能类岗位主要工作职责,对该岗位设定的关键绩效考核指标(KPI)进行考核,按其考核指标实际达成比例而发放的浮动工资收入。
4、绩效工资4.1、各部门职能类岗位关键绩效考核(KPI)指标各部门职能类岗位关键绩效考核指标数量规定:职员类岗位(含文职如文员、统计员等)为4-5个KPI考核指标,主管类岗位(含专员、助理如招聘培训专员、采购经理助理等)为5-6个KPI考核指标,经理类岗位(含部门负责人)为6-7个KPI考核指标。
4.1.1总经办职能类岗位关键绩效考核指标(详见附件二《总经办职能类岗位KPI考核统计表》)。
KPI考核统计表》)。
4.1.3外贸部职能类岗位关键绩效考核指标(详见附件四《外贸部职能类岗位KPI考核统计表》)。
4.1.4生产部职能类岗位关键绩效考核指标(详见附件五《生产部职能类岗位KPI考核统计表》)。
4.1.5人力资源部职能类岗位关键绩效考核指标(详见附件六《人力资源部职能类岗位KPI考核统计表》)。
4.1.6财务部职能类岗位关键绩效考核指标(详见附件七《财务部职能类岗位KPI考核统计表》)。
4.2对各部门职能类岗位KPI考核统计表中项目的说明4.2.1被考核岗位员工绩效基本资料①岗位名称:指各职能部门被考核岗位的称谓,如总经办的秘书、审计员岗位。
②姓名:指各职能部门该岗位从业员工姓名,如张三、李四等。
③工号:指人力资源部为各岗位从业员工编排的工位序号。
④总分数:指按照本规定的考核标准考评被考核员工当月实际达成的绩效后得出各项考核指标得分之和。
⑤绩效工资基数:指各部门职能类不同岗位员工浮动工资组成部份中30%的比例。
(详见附件一《职能类岗位工资结构表》)⑥绩效系数:指被考核员工当月实得绩效分数÷100(指设定的考核基础分100分)后小数数值,根据被考核岗位员工在考核期内的实得绩效分数,绩效系数有可能小于、等于或大于1。
⑦实得绩效工资:指用被考核岗位员工当月的绩效工资基数×绩效系数后的绩效工资数额。
⑧评定等级:指按照被考核岗位员工当月实得绩效分数进行等级划分、强制排序后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
4.2.2绩效考核项目①考核指标:指根据被考核岗位主要工作职责提炼出来的,衡量其工作目标价②考核标准:指将被考核岗位具体考核指标进行量化或行为化(如要求达到百分之几,不超过几次、工作表现等),就是要解决考核多少、达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③指标说明:指对考核指标名称、指标范围、计算公式等的说明,对考核标准中得分计算方法的说明。
④权重:指该项考核指标在设定总考核分数100分中所占的比例,设置权重分数主要参考该项考核指标在该岗位中重要程度而定。
⑤实际达成率:指根据被考核岗位从业员工当月实际表现情况统计出来的该项考核指标的完成(达成)数值。
4.2.3数据来源①来源部门:指被考核岗位员工当月考核指标考核结果的统计支持数据应由哪个部门提供,依据考核指标的性质,有的由被考核部门提供,有的由跨部门提供,规定由哪个部门提供数据的由其部门负责人负责提供。
②提供时间:指被考核岗位员工当月考核指标考核结果数据的提供时间,本规定中一般规定为本月5号前提供上月数据(有特殊规定除外)。
4.2.4数据汇总①统计部门:指各部门职能类岗位员工每月绩效考核各项考核指标的实际达成率、得分、总分、评定等级、绩效工资系数、实得绩效工资项目均由人力资源部负责统计和核算。
②实际得分:指人力资源部绩效专员依据部门负责人提供的各岗位员工每月该项考核指标的统计数据计算出的实际得分数值。
4.2.4备注指对该岗位该项绩效考核指标如有特殊规定情况的会在备注栏中说明,没有说明的按一般规定执行,有说明的按说明中规定执行。
4.3绩效考核的实施与管理4.3.1各部门职能类岗位绩效奖金基数:暂定为各部职能类岗位员工浮动工资总额的30%的比例,具体各部门职能类岗位绩效奖金基数明细详见附件一《职能类岗位工资结构表》。
式员工,试用期员工暂不纳入绩效考核范畴。
4.3.3绩效考核主管部门:由人力资源部负责绩效考核工作的推行和实施,并对绩效考核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控制、调整和改进。
4.3.4绩效考核指标统计表的设计、发放:各部门职能类岗位的绩效考核指标统计表即《**部门职能类岗位KPI考核指标统计表》由人力资源部统一设计、制作,每月1号将需要进行绩效考核员工的绩效考核指标统计表发至各部门负责人处。
4.3.5绩效考核指标的数据统计、记录:按《**部门职能类岗位KPI考核指标统计表》中对本部门各职能岗位设定的关键绩效考核指标的要求,由责任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平时做好相关数据收集、整理与记录,每月5号前统计汇总考核指标数据后交人力资源部审核。
4.3.6绩效考核指标的数据汇总:由人力资源部绩效考核专员负责,对各数据统计部门责任人提供的数据来源进行审查核实,进行各考核指标数据统计汇总,根据绩效奖金基数和绩效系数计算出各岗位员工应得绩效奖金,制作附件八《职能类岗位员工月度绩效奖金统计汇总表》,每月10号前交人力资源主管审核,经财务部审核同意后交总经办审计员审核。
4.3.7绩效考核周期:以月为考核单位,从当月1号起算至当月最后一个工作日止,不作跨月累积和调整。
4.3.8绩效成绩的分级和排名:按月度、季度、半年度和年度分别作考核结果汇总统计,并按各部门各岗位得分进行分级和排名,公布考核结果。
4.3.9绩效奖金的发放:经总经办审计员审核同意的各部门职能类岗位当月应得绩效奖金即附件八《职能类岗位员工月度绩效奖金统计汇总表》,在每月发放员工工资时一起发放其应得绩效奖金。
4.4绩效评估按各部门职能类岗位关键绩效考核指标的性质,考核指标可分为量化考核指标和行为化考核指标。
4.4.1量化考核指标的统计、记录:由该项考核指标数据来源的责任部门负责人负责统计、记录,依据为被考核对象当月实际完成被考核工作指标的相关数据记部绩效专员审查。
4.4.2行为化考核指标的评估:由被考核对象直接上司负责评估,评估依据为直接上司根据下属在考核期内的工作业绩、工作效率、工作配合、工作能力的综合表现进行考核打分,要求评分必须客观、公正、真实。
本项目评分表由人力资源部绩效专员负责将被考核对象的评分表提交直接上司评分后收回评分表。
4.4.3绩效评分汇总:由人力资源部绩效专员负责,根据部门提交的各岗位员工在考核期限内实际达成的考核指标统计数据记录,按本规定计算该考核项在考核期内的应得绩效分数,再乘以该项考核指标的权重,即得出该项考核指标的得分,再将各项考核指标的得分相加,即得当月绩效考核总分。
4.4.4绩效系数:即绩效奖金系数,等于被考核对象当月绩效得分÷100×100%,绩效奖金系数值加上绩效奖励加分后可以≥1。
4.4.5核算绩效奖金:被考核对象当月绩效奖金=绩效奖金基数×绩效奖金系数,被考核对象当月所得绩效奖金可以≥绩效奖金基数(如有绩效奖励加分的情况下)。
4.4.6评定绩效等级:以考核部门为单位,由人力资源部根据被考核部门考核对象当月绩效实际得分情况,将评定结果分成A、B、C、D四个等级,并将评定结果填写于评定等级后表格内。
标准及分配比例如下:4.4.6.1 A级:90分≤A,占10%的比例4.4.6.2 B级:75分≤B<90分,占40%的比例4.4.6.3 C级:60分≤C<75分,占40%的比例4.4.6.4 D级:D<60分,占10%的比例被考核部门考核对象月度绩效考核成绩等级划分,为排除偏袒、徇私等不公正行为,等级划分遵循绩效管理学中强制排序原则。
如某部门被考核对象当月绩效考核统计结果不符合以上A级、B级、C级、D级的比例的,人力资源部一方面要调查其部门负责人在考核过程中是否存在徇私情况,另一方面将根据以上关于A级、B 级、C级、D级的构成比例对被考核部门、考核对象进行强制排序,根据强制排序结果计算被考核对象的实际绩效奖金数额。
为方便被考核对象及时地了解其在考核期限内各项考核指标的实际达成情况,人力资源部在完成被考核对象考核期内绩效考核数据统计汇总呈交总经办审计员批准后,应在3天内将考核结果公布给被考核对象本人,以便其及时清楚地认识到考核期内工作中的不足及需要改进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