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著名的ABC三大百科全书

世界著名的ABC三大百科全书

世界著名的A、B、C三大百科全书一、《美国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Americana,简称EA)《美国百科全书》,共30卷,是标准型的综合百科全书,为ABC三大百科全书之A。

全书条目按字顺编排,主要读者是普通成年人至高级知识分子。

《美国百科全书》在选收内容上的特点是:虽称“国际版”,但内容仍不免偏重美国和加拿大的历史、人物和地理资料;人物条目和科技内容条目篇幅较大;历史分世纪设条,给读者以全世界政治、社会和文化的世纪总览,提供完整的历史背景情况。

发展历史《美国百科全书》于1829一1833年问世,初版13卷,是美国出版的第一部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在英语百科中,其内容的权威性仅次于《不列颠百科全书》(大英百科全书),为著名英语三大百科全书A、B、C中之A。

《美国百科全书》经多次修订、补充,1912年曾以The Americana的书名发行,1918一1920年间,在编辑赖纳斯(G.E . Rines)的主持下,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增补,扩充到目前的30卷,《美国百科全书》的篇幅此后基本上固定下来。

以后,《美国百科全书》采用连续修订制来更新其内容,并从1923年起,每年出版《美国百科年鉴》(Americana Annual)一卷,作为全书的补编。

编排特点美国百科全书的编撰方针是使这部巨著的“数万个条目成为专家和一般读者之间的桥梁”,即要求性权威,但在写法上又力争做到深入浅出,使青年学生能找到并读懂他要寻求的知识。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的EA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文笔清新流畅,通俗易懂,使各类读者“不致因无专业基础而在阅读时感到困难”。

第二,强调客观性,国际性,在这方面它沿袭初版编者的方针,即“述而不作”(not to "write down" , but present facts and interpretations)。

凡有争议的内容,并列反映不同观点的文献。

但对于EA来说,完全做到这点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

尽管它宣称收录范围是世界性的,但地区范围仍偏重美国和加拿大,美国每一个州有15页的篇幅。

第三,内容范围偏重历史、地理和传记,约40%的条目是传记,20%是地理。

收有许多在其它百科中找不到的美国古今人物。

有历史意义的文献收录较丰富,如“美国宪法”、“独立宣言”、“奴隶解放宣言”、“华盛顿告别辞”等。

每一世纪都是独立成篇的大条目。

在各个世纪的词条内、从国际范围和各个学科领域的发展来叙述某一历史断面,给读者提供全面的背景资料,这一点是其独到之处。

结构和使用美国百科全书采用中小条目编纂法。

条目平均长度550词。

但也有大条目,如“中国”长达100页,“第二次世界大战”近170页。

每一大条目之首均有内容提要。

全部条目按逐字排列法编排,如果标目完全一样,再按人-地-事物排列,如:Bell, Alexander Graham (人名)Bell (城市名)Bell (钟)条目后附有注音,释文后附有书目。

注重专门术语和词汇的解释。

索引是分析索引(内容索引)和条目篇名索引的结合,约35万条,用大小写的黑体字分别代表篇目名称和隐含主题。

索引条目中均标明插图("illus.")、地图("map")和术语("Glossaries")在全书的出处。

全书参照系统丰富,有段末参见、条末参见(see also)、随文参见(用q. v.或q. q. v表示"which see")。

通观全书,易用性比《不列颠百科全书》突出,表现为大小条目结合,索引完备,文字简明易懂,可读性强。

修订和改版美国百科全书采取两种更新内容的方法,其一是对动态性资料,如选举结果和重大政治变动,采用连续修订制;其二是对于一般性的资料在一定时期内“逐卷全面修订”,改写或删除旧条目,及时增加新条目。

该书由美国四大百科出版商之一Grolier公司出版。

Crolier公司有三部百科的网络版和光盘版。

《美国百科全书》1995年版有CD-ROM。

网络版《在线美国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Americana Online,)有2500万字,45000条目,提供了6100条书目,图表1000幅,地图984幅,15万个链接连通3万余百科条目。

为了包括新资料,还收录了Americana Journal和《华尔街日报年鉴》(Wall Street Journal Almanac)。

信息丰富,既可以作为独立的参考工具,也可视为因特网资源的指南。

另外两部光盘版和网络版百科是基于《美国学术百科全书》的《格罗利尔多媒体百科全书》(The Grolier Multimedia Encyclopedia)和《新知识文库》(New Book of Knowledge Online)。

二、《不列颠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Britannica)》《不列颠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Britannica)》,(又称《大英百科全书》,简称EB),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知名也是最权威的百科全书,是世界三大百科全书(美国百科全书、不列颠百科全书、科利尔百科全书)之一。

不列颠百科全书诞生于18世纪苏格兰启蒙运动(Scottish Enlightenment)的氛围中。

第一个版本的大英百科在1768年开始编撰,历时三年,于1771年完成共三册的不列颠百科全书。

在1901年美国出版商Encyclopedia Britannica, Inc. 买下EB的版权后,出版与编辑工作逐步转移到美国;现在我们熟知的大英百科全书公司已是总部位于芝加哥的美国公司。

1929年,随着第14版的问世,大英百科更投入大量人力与物力,邀集近14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位学者专家参与撰述,大量收录欧洲以外地区的资料,完成全部二十四册的第十四版,确立了它在百科全书界中最崇高、最具权威的地位。

历史《大英百科全书》是苏格兰启蒙运动的产物,当地的书商和印刷工人科林·麦克法卡尔(Colin Macfarquhar)和雕刻家安德鲁·贝尔(Andrew Bell)决定以“绅士协会”的名义发表一套工具书。

他们聘请了当时28岁的威廉·斯梅利,让他以200英镑为报酬编辑一部三卷、共100章的《大英百科全书》。

第一卷是1768年12月出版的,售价六便士。

1771年三卷通通完成,共2391页,包括160幅铜板雕刻,全部出售量为3000套。

三卷的篇幅差不多,分为A-B、C-L和M-Z。

由于第一版相当成功,因此他们决定出版一部更大的第二版。

斯梅利拒绝继续编辑,因此麦克法卡尔本人任编辑。

第二版共10卷,8595页,从1777年至1784年出版。

不过1788年至1797年出版的第三版真正达到了百科全书的标准。

这一版开始的编辑是麦克法卡尔,麦克法卡尔死后由乔治·格雷戈担任编辑。

它共18卷,加上两个补充卷,16,000多页。

这一版中也包括格雷戈聘请的专家和学者特别为《大英百科全书》撰写的文章。

这一版奠定了《大英百科全书》后来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工具书之一的基础。

至第10版为止《大英百科全书》的重要文章往往比现代的百科全书长得多,也学术得多。

19世纪里《大英百科全书》的文章往往包含着作者最新的成就。

一般认为法国的《百科全书,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词典》一般被看作是《大英百科全书》的榜样。

不过《大英百科全书》要保守得多。

后来的版本往往奉献给正在统治的国王或女王。

从第四版到第六版中有许多知名的苏格兰和英格兰学者写的文章:威廉·黑兹利特、约翰·斯图尔特·密尔、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大卫·李嘉图、沃尔特·司各特等。

托马斯·杨在他关于埃及的文章中附加了他翻译的罗塞塔石碑上的埃及象形文。

1820年代末爱丁堡的布莱克兄弟的出版社收购了《大英百科全书》的权利,他们出版了第七和第八版。

第九版也被称为学者版,它是从1875年至1889年出版的,其中包括了众多著名作者写的、非常深奥的学术文章。

有人称它为英语百科全书历史上的顶峰。

当时有英国人认为该书的权威性“仅次于上帝”。

1895年布莱克出版社移到伦敦,1901年《大英百科全书》被卖给了《泰晤士报》的报社。

第十版共11卷,还包括地图和目录卷,实际上是第九版的一个补充版。

从1897年至1922年美国人胡帕(Horace Everett Hooper)任主编。

从1909年的第11版开始剑桥大学帮助编辑出版。

从1910年至1911年出版的第11版基本上被重写,它被看作是《大英百科全书》的经典版,同时它也反映了其新出版商的新的目标。

为了吸收读者和促进销售量这一版的文章即保存了其学术严谨,也提高了其可阅读性,它的文章不像过去那么长,但是依然非常彻底。

这个版本现在已经被纳入公有领域。

这个版本也是第一个所有卷同时出版的版本,而不是一卷继一卷出版的。

其所有内容可以在这里观赏。

此后《大英百科全书》的出版权和商标被卖给了喜尔斯百货商店并移到了美国伊利诺斯州芝加哥。

第12和13版均以三卷补充卷的形式出版,它们必须与第11版一起使用。

1929年出版的第14版又一次显示了《大英百科全书》的变化。

它的卷数减少,文章更短了,来让更多用户得以使用它作为工具书。

但也有人批评它删除了其中不利于天主教教会的内容[1]。

1941年喜尔斯百货商店将其权利赠送给了芝加哥大学。

威廉·班顿从1943年开始任主编,一直到他1973年逝世,此后他妻子到1974年逝世任主编。

1996年1月瑞士亿万富翁雅各布·萨弗瑞买下了《大英百科全书》的权利。

国际中文版在中国,1980年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社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合作,并在1986年出版了中文版的10卷本《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Concise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1990年增补了第11卷。

1994年4月又推出了全新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Encyclopedia Britannica International Chinese Edition.共20卷,收入条目81600条,图片15300幅,4350余万字。

电子网络版问世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电子出版核心媒体发展上面也不落人后。

在1989年出版第一个多媒体百科Compton’s Multimedia Encyclopedia。

1994年公司推出大英百科全球网络版(Britannica Online),成为网络上的第一部百科全书。

如今,虽然出版的媒介已改变,但大英百科全书的使命仍与1768年创立时一样:成为全球参考书、教育与学习的领导者!不列颠百科全书,历经两百多年修订、再版的发展与完善,已形成英文印刷版装订32卷,电子版本和在线版本也已推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