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包气带土壤水的基本理论及测试方法

包气带土壤水的基本理论及测试方法


包气带土壤水的基本理论及测试方法

毛管断裂含水量(作物生长阻滞含水量, Moisture of Capillary Bond Disruption)

毛管悬着水的连续状态开始断裂时的含水量。 当土壤含水量大于此值时,悬着水就能向土壤水分的消失点 (面)运行(被植物吸收或蒸发)。 小于此值时,连续供水状态遭到破坏,土壤水分为结合水和薄 膜水。水分交换以薄膜水和水汽形式进行。此状态水供给不足, 植被生长受到阻滞。 此值与土壤性质有关,一般为田间持水量的65%,可作为灌溉 水量的下限。 土壤中所有的有效孔隙全部被水充满时的土壤含水量。 从田间持水量到饱和含水量之间的水分,为自由重力水,受重 力作用向下运动。
0 Ws V

e Vv Vs
n p Vv V
e 0 np 1 1 e s e np 1 np

孔隙度
换算关系

包气带土壤水的基本理论及测试方法 三 土壤水分的作用力及存在形式
1、土壤水分的作用力

分子力(吸附力,Molecular Force):土壤颗粒表面的

土壤中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
在不受地下水影响条件下所能够稳定的保持的土壤 水分最大数量。

当灌溉超过田间持水量时,只能加深土壤的湿润深
度,而不能增加其含水量,是土壤中作物有效含水 量的上限值。常用来作为灌溉上限和计算灌溉定额 的依据和标准。 是水分下渗的下限。

测定:饱和土壤排水两天后,测得的土壤含水量。

结合水(Adsorption Water)

吸湿水(强结合水):紧靠颗
粒表面,厚度只有几个分子 (<0.003 m)。与普通水性质不 同,不传递静水压力,没有溶 解能力。100C不蒸发,密度 为1.2-1.4g/cm3。具有很大的粘 滞性、弹性和抗剪强度。

薄膜水(弱结合水):在稀释
水外面,厚度<0.5m。不受重 力影响但水膜间可以运动。
包气带土壤水的基本理论及测试方法


毛管水所受吸力6.25-0.08大气压,比作物吸水力15个大气压 小,易与植物吸收。 毛管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已具备一般自由水的特点。可在毛细力 的作用下运动,具有溶解化学组份的能力。

毛管上升高度

湿润现象

表面张力
1 1 P ( ) r1 r2 P 2 r
包气带土壤水的基本理论及测试方法
2、包气带
地面以下潜水面以上的垂直范围,也称非饱和带。 它是大气水和地表水同地下水发生联系并进行水分交换的地带,也是岩土 颗粒、水、空气三者同时存在的一个复杂系统。其中,植物根系活动层与 外界有强烈的水分交换。包气带具有吸收水分、保持水分和传递水分能力。
土壤水带(毛细管悬着水带),它同外界水分 交换强烈。降雨的下渗、土壤蒸发和植物散 发是导致这个带水分增长与消退的直接因素, 水分的垂向分布随时间不同而变化。 毛细管支持水带(毛细管水活动带):在潜 水面之上由毛细管上升水形成的,其水分分 布特征是土壤含水量自下而上逐渐减小。它 的位置随地下水位的升降而变动。 中间包气带:介于上述两个带之间。
包气带土壤水的基本理论及测试方法
包气带土壤水的基本理论及测试方法
包气带土壤水的基本理论及测试方法
包气带土壤水的基本理论及测试方法
五、土壤水水力特性

根据土壤水的形态分类研究土壤水有缺陷,它仅仅是一种定性描述:

分类理论上不严密:如各种形态的水都是重力水
结合水、毛细水和重力水的界限无法明确划定
地下水科学系列讲座
包气带土壤水的基本理论及测试方法
许 光 泉


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
联系方式:gqxu67@
包气带土壤水的基本理论及测试方法
内 容 提 纲
基本概念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水分的作用力及存在形式
土壤含水量及水分常数 土壤水水力特性 土壤水运动的基本理论 土壤水的测试方法

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因素 土壤特性:组成、结构


水文气象因素:降水、蒸发等
环境因素:植被、人为因素等

包气带土壤水的基本理论及测试方法
1、土壤含水量的表示方法

土壤重量含水率

定义:同一土样中,水分的重量Ww占干土(粒)重 量的百分比。 公式: w Ww 100% 特点:


Ws
容易求得,(W-Ws)/Ws; 相对含量,不同类型土壤间难以进行比较,与土壤的含水 量和干容重有关。
包气带土壤水的基本理论及测试方法
2、土的分类



砂土 壤土 粘土
包气带土壤水的基本理论及测试方法
3、土壤结构
指土壤颗粒的相互排列和联结形式。 种类:



单粒结构 蜂窝结构 团粒结构(絮状结构)
包气带土壤水的基本理论及测试方法
4、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比重 W W
s s
w

干容重 孔隙比

包气带土壤水的基本理论及测试方法

重力水
土壤中在重力的作用下能自由移动的水分。 当土壤中水分超过土粒吸引力和毛管的作用范围,多余 的水就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运动。特点:


具有一般液体的性质,可传递压力; 可被植物吸收; 不易保存在包气带中; 地下水的重要补给来源。
包气带土壤水的基本理论及测试方法 四 、土壤含水量及水分常数

土水势的种类:重力势、基质势、压力势、溶质势、 温度势等
包气带土壤水的基本理论及测试方法

重力势
土壤水处于重力场中,由于地球引力而使土壤水所 具有的势能称为重力势。 数值上等于:将单位数量的土壤水分从某一点移动 到参考状态平面处,而其它各项维持不变情况下, 土壤水所作的功。 数值大小取决于土壤水所处的高度。 参考平面任意,一般可取:海平面、地面标高、地 下水位标高
分子和离子对水分的吸力。与比表面成正比。紧靠土 粒表面的分子吸力很大,向外迅速减弱。

毛管力(Capillary Force):在未充满水的毛管孔隙中,由 于存在液体弯月面的表面张力而形成的毛管力。毛管
力的大小与孔隙大小成反比。

重力:孔隙中的水所受到的地球引力。
包气带土壤水的基本理论及测试方法
2、土壤水分的存在形式

植物无法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从而开始永久凋萎时 的土壤含水量。 植物根系的吸力:15个大气压。 大于凋萎含水量的水分是参与水分交换的有效水量。 实践中,凋萎含水量是土壤最大吸湿量的1.5-2倍。

包气带土壤水的基本理论及测试方法

田间持水量(土壤最大持水量,Field Capacity)

在标准大气压下,将单位水量的土壤水从标准参考状 态(定义土水势为0)等温地、可逆地移动到另一土壤 水状态,土壤水所作的功。 规定:环境对土壤水做功,土水势为负;土壤水对环 境作功,土水势为正。 [举例]



将一定量土壤水从低处移动到高处,克服重力做功; 将一定量的结合水移动到自由水状态,需要克服土壤颗粒对水 分子的吸力。



饱和含水量(Saturation Capacity)


地下水面以下土壤含水量处于饱和状态。
包气带土壤水的基本理论及测试方法
3、土壤水分利用及其吸收利用的难易程度。 其有效性取决于水分存在的形态、性质、数量、分配情况,以及 作物吸水力。 一般:下限-凋萎系数,上限-田间持水量。
包气带作用过程简略图
包气带土壤水的基本理论及测试方法 二 、土壤的物理性质
1、土壤的物理性质

组成


土粒、水溶液和空气的复合体。体 积百分比:固体50%左右,水溶液 2-45%。 固体颗粒



砂粒:0.02-2mm,比表面积小, 透水性强,毛管上升高度小,遇 水不膨胀,干燥不收缩; 粉粒:0.002-0.02mm,比表面较 大,孔隙较小,透水性不强,毛 管上升高度较大; 粘粒:<0.002mm,比表面大,孔 细小而多,透水性很差,毛管上 升高度达。遇水膨胀,干燥收缩。
包气带土壤水的基本理论及测试方法
3 土壤水




土壤中各种形态水分的总称(环境科学大辞典)。 存在于非饱和带土壤空隙中和为土壤颗粒所吸附的水 分(中国大百科全书)。 储存和运移与地表向下延伸至潜水面以上的土壤水分 (包括固态水、气态水和液态水),称为土壤水。 Soil water; soil moisture 水文学上土壤水是指 狭义:土壤带水 广义:整个包气带水

无法进行水分运动的定量研究,造成近三十年来该方面研究没有更
大的进展。

从土壤水能态的角度研究土壤水分运动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取得 了长足的进展。
包气带土壤水的基本理论及测试方法

自然界的所有物体都具有能量,而且普遍的趋势是自发地由能量高的
状态向能量低的状态运动或转化,并最终趋于平衡状态。

物体的机械能量=动能+势能

湿润角 毛细作用 曲率半径
R r cos
包气带土壤水的基本理论及测试方法

毛管内外的压强差
2 cos Pc R

毛管上升高度
2 cos hc g ( w a ) R

简化为
0.15 hc ( cm ) R
包气带土壤水的基本理论及测试方法
土壤中相互连通的颗粒等效为一束毛细管 无法精确和测量到孔隙的大小 一般,r=0.2*粒径 例:粒径0.02cm, r=0.004cm, hc=38cm
包气带土壤水的基本理论及测试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