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教育思想
道家的教育思想
第八组: 张志英 孙永娜 陈晓玲 钟慧燕 陈晓君
道家教育思想总括
老子简介 庄子简介
老子的教育思想 庄子的教育思想
老庄思想比较
道家,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以老 子、庄子、杨朱为主要代表。 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 和无神论的倾向,同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 斗争。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 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 法则。
庄子(约前369-前 286),名周,字子休。 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县) 人。曾做过蒙地方的漆 园吏,是道家学说的主 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 老子并称为“老庄”, 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 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 庄哲学”,然庄子文采 更胜老子。代表作《庄 子》又名《南华经》。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 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 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 人无功,圣人无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 名,非常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万物。 长之育之,亭(成)之毒 (熟)之,养之覆之。
无为虚静: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 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 而民自朴。 致虚极,守静笃。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柔弱处下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 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 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 莫之能胜。
1、排除杂念,专心致志 2、理性认识 :庖丁解牛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 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 殆而已矣。 3、怀疑精神
庄周梦蝶: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 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 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 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 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老子,又称老聃、 李耳,春秋时期楚国 人,是我国古代伟大 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道家学派创始人。存 世有《老子》,又称 《道德经》。在道教 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理氏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忽见上游飘 下一个黄澄澄的李子。理氏忙用树枝将这个 拳头大小的黄李子捞了上来。到了中午,理 氏又热又渴,便将这个李子吃了下去。从此, 理氏怀了身孕。 理氏怀了81年的胎,生下一个男孩。这 男孩一生下就白眉白发,白白的大胡子。因 此,理氏给他取的名子叫“老子”。老子生 下来就会说话,他指着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树, 说:“李就是我的姓”。
舌头与牙齿的故事
不争谦退 利万物而不争 为而不争
1、顺其自然:不言之教,无为之益, 天下希及之。 2、自我建立:知人者智,自知者 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循序渐进: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 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 下。 4、未雨绸缪: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 乱 。
相濡以沫 《庄子· 大宗师》:“泉涸,鱼相 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 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 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区别: 老子的道不但有自然之道,也 有人文之道,老子的主张很多是针 对统治者而言,比较关注政治。而 庄子的道,虽然仍可适用于人文社 会,但终归是偏于自然的。庄子更 加追求自我解脱,追求人与自然的 和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万物 与我为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