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怎样培养和提高教师素养

怎样培养和提高教师素养

怎样培养和提高教师素养
在学校这个育人的摇篮里,如何培养和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

下面是爱汇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怎样培养和提高教师素养,供大家阅读!
培养和提高教师素养的方法
在教学设计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科学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问题和需求,确定解决它们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

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在突出学科特点与教材重点的基础上,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启发学生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第一,在教学目标设计中关注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目标是多元化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除了应该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外,还应该特别关注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二,在教学内容设计中关注学习资源的丰富和呈现方式的新颖。

教学媒体设计要注意:
(1)内容适切性,
(2)目标达成性,
(3)实施高效性。

在教学策略设计中要关注情境创设和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理论学习与技术培训相结合
理论学习是为了解决观念和认识问题。

观念和认识不仅是教师认同、接纳教育信息化的前提,更重要的是,现代教育需要教师用全新的知识观、人才观和教学观去重新审视和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对信息技术的认知水平。

因为信息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在不同的教育思想观念的指导下应用信息技术,产生的教育效果也有所不同,要提高教师的信息素质并促进教育的信息化,观念的变革必须先行。

当前一些学校更重视技术培训而忽视观念建设的作法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只有理论学习与技术培训相结合,才能实现观念转变推动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技术应用水平提高促进观念转变的良性发展。

在教学流程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传统的教学是以知识的理解为基本目标的,这种教学十分注重教学目标的设计。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的学习形态。

这种学习形态注重学习过程的设计。

整合过程的设计实际是知识探究过程、问题解决过程。

在教学过程设计中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使教学流程设计合理、流畅,过程架构简洁、新颖。

信息技术的发展永无止境,课程改革的推进日新月异,时代催生着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时代呼唤着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信息时代的教师立足课堂教学,不断改进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创新教学结构和模式,一定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在培养学生素养的同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全员培训与骨干培训相结合
教师信息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长期性工程,在实施培训中必须注意全员培训与骨干培训相结合。

提高信息素质是对全社会教师的要求,只有面向全体,才
能从根本上使整个教师队伍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必须全员参与。

但是必须承认,教师队伍中个体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技术水平有高低,认识到位有先有后。

因此在全员培训的同时,有必要先期发展一批教学思想先进、信息素质较高的骨干教师群体,通过骨干教师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去带动周围的教师,为其他教师的提高积累经验,进而促进大面积的提高。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方法
一、要求教师必须要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一) 加强教学常规检查。

教学常规检查, 必须抓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检查是督促,检查是发现,通过检查,总结成绩,找出差距,增添措施,以利于教师进一步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二) 加强五项基本功训练。

五项职业职能是教师必修课。

加强普通话训练、三笔字训练、教学简笔画训练、组织教学学习、教具的制作与使用。

作为教师,搞好了五项职业技能,就能够在教育教学中如虎添翼。

二、研究性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途径
学习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教师职业和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学习是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途径。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教学研究,能让我们的教学走出肤浅,走向厚重; 走出机械,走向创新。

研究的途径多种多样,要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撰写论文; 参加课题研究、案例研究,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盲目的从教,不研究,不分析,不反思,不仅教师个人思想僵化,也会感染学生,导致学生不善思考。

我们要因人施教,因材施教。

要研究更科学更合理的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的素养的同时,也要不断地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

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
先读才有解,不读无解。

要吃透文本,文本解读有多深,课堂教学就有多美。

只有研究学习,才能演绎不一样的精彩。

只有研究学习,才能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 要注重教学反思,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坚持写三年的教学随笔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可见,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

没有思考,就没有专业素养的提高,如何反思? 反思可以在课前,也可以在课后,可以是自己的课堂教学,也可以是他人的课堂教学。

可以思考自己的成功之处,也可以思考自己的不足之处。

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出现新的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使自己不断完善提高。

四、要求每位教师必须有教育教学经验积累与总结要求每位教师必须有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进行经验文章交流要求每位教师把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所得所失,撰写成文,以之交流。

通过交流增加知识和才干,去除糟泊,吸取精华。

(二) 参加教研活动研讨。

要求每位教师积极参加教育研讨,人人发言,做好记录,通过研讨,探索出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

(三) 外出参观学习。

通过外出参观学习,克服教师在工作中的井底之蛙、夜郎自大的错误观点。

通过参观吸收外校的先进经验来武装自己,充实自己。

五、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肩负着神圣的育人使命,教育人者必须先受教育,要让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首先要消除心理方面的疾病障碍。

有一个豁达的心肠,健全的性格,愉快的心境,融洽的人际关系和百折不挠的勇气,面对困难,乐观向上,正视自己,控制不良情绪,乐于助人,与
人为善,热爱工作,热爱生活,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带动学生。

教师肩负着神圣的育人使命,教育人者必须先受教育,要让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首先要消除心理方面的疾病障碍。

有一个豁达的心肠,健全的性格,愉快的心境,融洽的人际关系和百折不挠的勇气,面对困难,乐观向上,正视自己,控制不良情绪,乐于助人,与人为善,热爱工作,热爱生活,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带动学生。

总之,专业素养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艰苦的工作。

作为一名教师要从更高层次、更高境界中塑造和把握自己,使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展,在工作中充分挖掘自己的聪明才智,施展自己的创造能力,在教育实践中实现人生理想的升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