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复句专项练习专项练习为下列各题选择最合适的一项填在括号里。
1.下列短语结构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不能忘记铺座位卖东西的人讲价钱B.满院狼籍父亲赋闲丧事完毕行李太多C.他的背影那年冬天流眼泪一个熟识的茶房D.轻松极了听清楚教室明亮站直2.下列短语结构各不相同的一项是()A.星光闪烁电闪雷鸣学习文化努力工作B.夜幕低垂广阔天空热爱祖国校园生活C.遵守纪律历史使命阳光灿烂人民公仆D.团结互助山川秀丽语文教材勤劳善良3.下面短语结构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望着他们抽根棒子几根木棒我们学校B.有气没力皎洁无比欢天喜地膘肥体壮C.温一碗酒疏导洪水取出布带战胜自然D.空气芬芳傲然耸立黑影晃动祖国美丽4.“‘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说它们在不停的运动中抵抗了微生物或其它生物的侵蚀。
”这句话的主语是()A.主谓短语 B.偏正短语C.并列短语 D.动宾短语5.“我们曾经说过,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
”这句话的谓语是()A.是 B.是应该经常打扫的C.说 D.曾经说过,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
6.“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臂。
”句中的画线部分是()A.定语偏正短语 B.补语动补短语C.谓语主谓短语 D.宾语偏正短语7.“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这些中国人民的有益的格言,正是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同志的思想和我们党的肌体的唯一有效的方法。
”这句话的主语是()A.名词 B.偏正短语C.主谓短语 D.动宾短语8.下列句中是单句的一项是()A.1997年7月1日,我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B.实行改革以后,这个厂的产品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C.用这种新颖布料制成的冬装,既轻柔,又暖和。
D.坚持认真预习,才能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9.下列属于复句的一项是()A.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
B.我们认为,如果要提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指导好他们的课外书籍阅读,特别是诱发他们课外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不可忽视的。
C.在青山苍翠的背景下,白鹭像白云般悄然飞过。
D.你有事,先走吧。
10.对下列复句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①高速度地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和文教事业,既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可能的。
②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过按事物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性质也不同。
③阳光映照着雨后的树林,树叶绿得更加鲜艳。
④除非你亲自去解释,他才会相信。
A.并列转折因果条件B.递进转折条件假设C.并列转折条件假设D.递进转折因果条件11.对下列复句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并列关系)B.孩子飞也似地跑,或者蹲在乌桕树下赌玩石子。
(选择关系)C.既然你这么肯定,那就用不着我解释了。
(假设关系)D.要向沙漠进军,取得彻底胜利,必须有充分的水源。
(条件关系)12.依次填入空白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说早期的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历史局限,近十多年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国际污染日益严重了。
这不是某个国家能独自解决的,国际间的共同协调和联合行动,实现人类与自然的重新和谐。
A.尽管那么只有才能 B.尽管所以只要就C.如果那么只有才能 D.如果所以只要就13.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各种不同肤色的人,在美丽的海滨尽情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湛蓝的海水,灿烂的阳光。
B.只有党风正,才能事业正。
C.在本世纪我国将相继收回香港、澳门的主权,结束在我国神圣领土上最后的殖民主义的痕迹。
D.每个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
参考答案:1.B 2.A 3.C 4.C 5.D 6.D 7.D 8.A 9.D 10.A 11. C 12.C 13.B1、分辨下面两句话哪句是单句,哪句是复句。
是单句,用符号法分析句子成分;是复句,指出分句间关系。
(1)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
(2)荔枝花多,花期又长,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
2、选出不是复句的一项:()A、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艰苦卓绝的开采和经久不息的冶炼,才有可能获得一颗光彩夺目的金珠。
B、这武器不是机关枪,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C、这声音虽然低,却很耳熟。
D、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3.下列各句,()句是复句。
A.他藏在一个他看得到你,你看不到他的地方。
B.只有教育,才能提高全国人民的素质。
C.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他也没有放松过学习。
D.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4、“这种花在西安,即使在冬天也能见到。
”这句是()A)单句 B)复句 C)让步复句 D)并列复句。
5、对复句的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高速度的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和文教事业,既是十分必要的,也十分可能的。
②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过按事物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性质也不同。
③阳光映照着雨后的树林,树叶绿得更加鲜艳。
④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
A、①并列②转折③因果④条件B、①递进②转折③条件④假设C、①并列②转折③条件④假设D、①递进②转折③因果④条件6、对复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①、“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这是递进复句。
②、“除非你亲自去解释,他才会相信。
”这是条件复句。
③、“即使工作再困难些,他也不会退缩的。
”这是条件复句。
④、“既然主人盛情邀请,我们就不要推辞了。
”这是因果复句。
7.指出复句中分句间的关系,答案写在括号内。
①我们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公仆。
( )②与其说是同情你们,倒不如说也为我们自己的利益。
( )③要加强劳动保护措施,以防发生事故。
( )8.在句子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并指出分句间的关系。
①宝石( )混在垃圾堆里,也仍然晶莹夺目。
(关系是: )②( )我把那么深厚的感情灌注在我的歌里,他怎么会听不出来呢?(关系是: )③除非是到了春天,你( )能看到这遍山的杜鹃花。
(关系是: )9、用下面两个句子组成一个转折复习,使句意强调的是①句:①他性格孤僻,生活也比较散漫。
②他在学习上有股钻劲,各门功课都学得很扎实。
10、多重复句的层次、关系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①这种固定的沙丘,只要能妥善保护草皮和灌木,②防止过度砍伐和任意放牧,③就可以固定下来。
A、①/②//③B、①//②/③假设并列并列条件C、①/②//③D、①//②/③并列条件并列因果11.在下列四个复句中,与其他三个复句的第一层次关系不同的一句是:()A、在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中,有不少科学家认识了真理,并且坚持真理,结果被愚昧的统治者杀死,他们的学说、著作也被禁止、焚毁。
B、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C、在科学日益发达的今天,学术分工愈益细密了,不但通晓所有各种科学的人并不存在,就是在自己专门研究的学科内,也还是有大片的空白园地。
D、先知先觉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正是因为他们具有很多知识,而又承认自己知识不够。
12、选出对复句分析错误的一项:()A、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递进复句)B、沙漠地区空气干燥,日光的照射特别强烈。
(并列复句)C、没开水、没茶叶、不洗茶壶茶杯,//就不能泡茶,/因而这些又是泡茶的前提。
因果假设D、他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但从此没有再见面。
递进转折判断复句类型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文天祥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
3、要么我们被困难吓倒,要么我们把困难掉。
4、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
5、(这个故事)人们大都当做笑话,而不把它看成一个严肃的讽刺性故事。
6、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7、我们对于传说中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
8、只有靠自己观察,才能知道实际的情形9、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所以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
10、有的青年虽有理想,但刻苦勤奋不足。
11、既然懂得了时间的可贵,就从今天开始不浪费一分一秒。
12、这绝不是说不要努力去防止和减少错误,或者说是可以对错误持满不在乎的态度。
13、我们青年人不要空谈,而要实行。
14、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过按事物的性质不同,矜持的性质也不同。
15、真正有理想的人,必定珍惜一分一秒,因为每一瞬的奋斗都关系到目标的实现。
16、从教学的过程来说,不管要学什么,教的人总要从易到难,逐步深入地把知识教给学生。
17、即使工作再困难些,他也不会退缩的。
18、他们从地上爬起来,揩于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又继续战斗了。
19、我母亲对我的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20、他吃过早饭,扛上锹,向工地走去。
21、既要努力读书,又要关心政治。
22、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23、或者你去,或者我去,或者咱俩都去。
24、我不久就离开了母亲,因为我读书了。
25、即使用最大胆的猜测和假设去掩饰,也是要不得的。
26、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战场上奋不身的原因。
27、我们要努力学好科学技术,以便更好地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
28、《三国演义》的价值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给读者关于三国时期的历史知识;另一方面也给了读者文学方面的教育。
29、战争分为两类:一类是正义的;一类是非正义的。
30、你快让他去,以免他闹情绪。
31、假如产品质量不好,数量再多,也没有使用价值。
32、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33、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34、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好,尤其是思想好。
35、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36、不是意识决定存在,而是存在决定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