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综合试题(含答案)

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综合试题(含答案)

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综合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是玉米种子结构、叶芽结构、根尖结构模式图。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玉米种子结构中加碘变蓝的部分是②B.玉米种子的胚由③④⑤⑥组成C.叶芽结构中的4将来发育成侧芽D.根的长长与根尖结构中的a和b有关2.下列关于被子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子从萌发到长出幼叶前,体内有机物不断增多B.受精卵发育成胚,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胚乳C.双受精是被子植物所特有的现象D.有机物由导管从叶片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器官3.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请据图判断出错误的一项是()A.甲图叶片正在进行光合作用,①②分别代表二氧化碳和氧气。

B.甲图③④所代表的物质分别通过叶脉的导管和筛管运输。

C.图乙的M点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D.图乙中植物要积累有机物,大棚内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P点。

4.下列选项中,与达尔文进化学说相符的是()A.长颈鹿的长颈是经常吃高处的树叶形成的B.雷鸟的保护色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C.抗生素的使用导致细菌出现抗药性D.蛇的四肢由于长期不用而退化,因而获得匍匐爬行的习性5.如图为膝跳反射活动过程示意图。

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B.膝跳反射的神经传导途径是5→4→3→2→1C.若7受损,其他部位正常,既能完成膝跳反射也能产生感觉D.若2受损,其他部位正常,既不能完成膝跳反射也不能产生感觉6.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

甲、乙表示血管,A表示某器官,箭头表示血流方向。

若血液经过A后,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加,则甲血管连接心脏的。

()A.左心室B.左心房C.右心室D.右心房7.医学人员为了探究眼轴(眼的前后径)长度和视力的关系,依次检查了不同近视程度的志愿者180人的眼轴长度和视力,记录如下表。

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眼轴长度/mm≤26.9927.00~28.4928.50~29.99≥30.00平均视力 1.020.960.820.46提示:人眼的正常视力大于1.0A.随着眼轴长度的增加,视力越来越好B.随着眼轴长度的增加,视力越来越差C.眼轴长度与视力好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D.眼轴长度≥30.00mm的志愿者需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8.如图为玉米种子萌发时胚与胚乳的有机物含量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曲线a代表胚乳、b代表胚B.种子萌发初期由胚乳提供有机物C.胚乳内的有机物在种子萌发后逐渐被耗尽D.M点后,胚的继续发育需要根从土壤中吸收有机物9.下列关于生物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是()A.鲜牛奶在无氧条件和适宜的温度下一定能变成酸奶B.克隆技术的原理是遗传基因在不同生物间相互交流C.袋装蔬菜保鲜时减少氧气浓度的首要目的是抑制微生物的繁殖D.无土栽培可实现清洁、高效、无污染的农业生产模式10.下列实例与采用的生物技术搭配不正确的是()A.制作泡菜——乳酸菌发酵B.利用大肠杆菌生产糖尿病药物——转基因技术C.小羊“多莉”的诞生——杂交育种D.宇航员“抗荷服”的研制——仿生技术11.下列对图中各曲线的分析,错误的是()A.图甲是某生态系统中两种生物的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m、n可分别代表蝉、螳螂B.图乙是24小时内植物释放氧气情况曲线图,a点积累的有机物比b点多C.图丙表示3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Z曲线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D.从图丁曲线变化可知,农药对具有抗药性变异的害虫进行了选择12.图示可以简洁、直观的表示生物的生理过程,图示一片正常进行生理活动的叶片,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与不同生理活动有关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若为光合作用示意图,则①②③④分别是二氧化碳、氧气、水、有机物B.若为呼吸作用示意图,则①②③④分别是氧气、二氧化碳、有机物、水C.若为蒸腾作用示意图,则②指的是水蒸气D.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13.血液流经人体器官b时,血液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用曲线表示,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是O2含量的变化,b代表肺B.若是CO2含量的变化,b可代表脑C.若是尿素含量的变化,b代表肾脏D.若是饭后葡萄糖含量的变化,b代表小肠14.下列有关人类性别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B.人的性别是胎儿发育过程决定的C.自然状况下,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D.生男还是生女,取决于母亲的卵细胞与父亲的哪种精子结合15.为了进一步探究该种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小帆同学将不同含水量的该种植物种子置于25℃的条件下进行萌发,实验时保持其它环境条件适宜并相同。

记录7天后植物种子的萌发情况,结果如下表所示。

据表中的数据所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A.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B.在环境温度为25℃时,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含水量约为70%C.在环境温度为25℃时,该植物种子含水量越大,萌发率越高D.该实验数据表明,该植物种子的萌发率与氧气浓度无关16.按问题的具体性、明确性和可探究性的评价准则来分析,对下列问题你不认可的是( )A.鸟卵孵化时间的长短与其大小是否有关B.为什么家蚕和蝗虫的发育过程都要经过几次蜕皮C.蝌蚪发育成幼蛙(长出四肢)所需的时间与水温有关吗D.月季扦插成活率与插条的哪些因素有关17.如图表示一天之内(早7:00﹣第二天早7:00)温室大棚中CO2含量的变化,在a点打开通风口的目的是()A.补充大棚CO2B.补充大棚O2C.降低大棚温度D.降低大棚湿度18.已经记录的动物有150多万种,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结构。

下列动物与其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家鸽一呼吸器官是鳃B.蝗虫一足和触角都分节C.水螅一消化腔有口有肛门D.蚯蚓一运动器官是足19.如图为植物细胞生命历程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过程表示细胞生长B.②过程表示细胞分裂C.③过程表示细胞分化D.①②③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20.如图是组织处的气体交换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静脉中的血液通过上下腔静脉流入左心房B.经过此处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C.虚线和实线分别表示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扩散方向D.血液由心室泵入动脉,此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21.如图表示人体血液流经血管a、b、c时,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与血压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中的血液来自心脏的右心室B.与a相比,c管壁厚,弹性大C.b是身体各部分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D.a中的血液是动脉血,c中的血液是静脉血22.如图为某同学构建的一个生物学模型。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若B表示心脏,则A为静脉,C为动脉B.若B表示神经中枢,则A为传入神经,C为传出神经C.若B表示神经元的细胞体,则A为轴突,C为树突D.若B表示胃,则A为食道,C为十二指肠23.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与心脏相连的四条血管,箭号表示血液的流动方向。

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①为动脉,内流动着动脉血B.②为静脉,内流动着动脉血C.③为动脉,内流动着静脉血D.④为静脉,内流动着静脉血24.某同学扁桃体发炎,医生为其滴注消炎药治疗。

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此时,该同学体内白细胞含量偏高B.药物最先到达如图的④腔C.②③之间有瓣膜,血液只能从③流向②D.消炎药要到达扁桃体需2次流经心脏25.下列对图中各曲线的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表示在透明的密闭温室里,水稻种子从萌发到长成幼苗过程中氧气含量的变化,第10﹣20天之间,氧气浓度增加是因为幼苗不进行呼吸作用B.乙图表示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根据曲线的差异可知任何情况下二氧化碳浓度越高,光合作用强度越大C.图丙曲线可以表示绿色植物在夏季晴天高温时蒸腾作用强度的变化情况D.图丁是密闭蔬菜大棚内一天中某气体的含量变化曲线,可判断该气体是二氧化碳26.如图是某家庭某遗传病发生情况的遗传分析,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B.8号个体的X染色体通过母亲来自2号或1号个体C.5号和6号个体再生一个小孩,该小孩一定表现正常D.3号和4号个体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可能性为1/827.“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下列关于黄粉蝶和油菜叙述,正确的是A.黄粉蝶保护色的形成是人工选择的结果B.油菜与黄粉蝶相比在结构层次上少了系统C.油菜种植过程中施用有机肥是为其生长提供有机物D.黄粉蝶的细胞与油菜的根毛细胞相比缺少了细胞壁和叶绿体28.下列关于动物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鱼用鳃呼吸适应水中生活B.雄蛙有鸣囊适应水中和陆地上生活C.家鸽前肢变成翼适应飞行生活D.蜥蜴体表有角质鳞片适应陆地生活29.甲乙实验装置均在适宣温度、足够阳光的环境下进行,找出正确的选项()A.甲的红墨水滴向右边移动B.乙的红墨水滴向右边移动C.甲的红墨水滴不移动D.乙的红墨水滴不移动30.下列关于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鸟类在飞行时,肺和气囊都能进行气体交换B.鸟类的骨骼轻、薄、坚固,胸肌发达,适于飞行C.哺乳动物胎生的生殖方式大大降低了幼仔的死亡率D.狼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兔只有门齿、臼齿31.“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浆可用来治疗该病的危重病患者,当康复者的血浆经处理后输入患者上肢的静脉中后,这种含大量抗体的血浆随患者血液送到他肺部时,所经过的途径依次是()①上腔静脉②下腔静脉③右心房④右心室⑤组织细胞处毛细血管⑥肺动脉⑦肺静脉⑧肺部毛细血管A.①→③→④→⑥→⑧B.②→③→⑤→⑦→⑧C.①→②→③→⑤→⑧D.⑤→③→④→⑥→⑦32.如下图示人的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从甲到乙时,膈肌收缩,呼气B.从乙到甲时,膈肌舒张,吸气C.呼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乙状态D.吸气开始的瞬间,膈肌处于甲状态33.如图是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和玉米种子结构实验中用到的仪器、材料及观察到的现象,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45倍B.制作口腔皮细胞装片时选用图乙中的清水C.图丙中的玉米种子纵切面上滴加碘液后①处变蓝,②处不变蓝D.要使图1中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需向左下方移动装片34.一个处一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A.甲、乙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B.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C.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D.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35.图中曲线表示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不考虑温度因素),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I点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B.J点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多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C.IJ段表示随着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增强D.HI段表示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没有进行光合作用36.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是一种显性遗传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