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测试验收管理办法
1.总则
为规范公司项目测试管理工作,提高测试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应用开发更好地为业务发展服务,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本公司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测试验收工作。
3.测试计划
3.1.项目实施单位编写《项目测试计划》。
测试计划应考虑测试的
目标、风险、范围、测试方案、进度、人力资源安排等,其中测试方案应明确测试内容、测试重点及数据准备、测试方法等。
3.2.技术部项目管理员应组织项目组对《项目测试计划》进行评审。
涉及业务部门的,评审方还应包括各业务部门。
3.3.项目实施单位负责根据评审意见修订《项目测试计划》,并提
交通过评审,并在《项目测试计划评审表》中签字确认。
4.测试过程
4.1.项目实施人员依据《项目实施方案》、《招标文件》、《业务需求
说明书》、《系统规格说明书》、《项目测试计划》编写“测试方案”。
“测试方案”范围能覆盖业务功能点和风险点。
4.2.项目管理员组织人员对“测试方案”进行评审。
评审人员包
括:信息部门、需求部门、实施单位项目组成员。
4.3.项目实施单位根据评审意见修订“测试大纲”,并提交通过评
审,经各方在《测试方案》上签字确认后实施。
5.测试执行
5.1.项目管理员负责监督测试、定期检查测试进度、适时调整测试
时间计划;测试人员负责编写测试报告,根据测试步骤、记录测试结果。
5.2.测试结果与预期结果不符,则被确认为缺陷。
测试人员应及时
提交缺陷报告并持续跟踪直至关闭。
5.3.项目管理员审核缺陷报告,确保缺陷信息描述准确、清晰。
5.4.测试收尾阶段,项目管理员应检查所有的缺陷状态。
除经业务
需求部门和项目组确认可以作为残留缺陷外,其它缺陷的最终记录均应为“关闭”。
残留缺陷确认标准:
a)开发方明确回复在补丁中或以后版本中修改的
非严重缺陷记录。
b)非本项目问题,属于其他项目或其他因素造成
的,本项目周期内不能闭环的缺陷记录。
6.测试总结与验收
6.1.测试执行完成后,项目管理员负责收集整理各项测试资料,
组织编写《项目测试报告》。
6.2.《项目测试报告》内容包括:项目名称和编号、测试过程简
述、测试结果、结论。
6.3.《项目测试报告》提交给需求部门共同审核,并进行用户业
务验收,确认符合业务要求后后召开项目验收会议,验收通过后各部门负责人、领导,在《项目测试报告》上签字确认。
并由项目实施单位提交验收清单,包括设备清单、各类开发文档等。
6.4.项目实施单位负责编制操作手册,并对需求部门和系统维护
人员根据合同要求进行培训。
7.文档管理
7.1.各类测试文档管理包括文档资料的收集、整理、分类、归档
的全过程文档。
7.2.文档资料以纸质或电子的形式,由项目管理员管理,项目验
收通过后交由文档管理员进行归档。
7.3.测试过程文档资料内容包括:测试计划、测试方案、项目测
试计划评审表、测试明细案例、项目测试报告、操作手册、业务来往文件、会议纪要等。
7.4.业务测试文档管理必须符合相关保密要求。
附件:《项目测试计划》
《项目测试大纲》
《项目测试报告》
《项目测试计划评审表》
项目测试计划
项目测试方案(软件类)
项目测试报告
项目测试计划评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