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关于“楼梯电灯开关电路”的教学思路
关于“楼梯电灯开关电路”的教学思路
关于“楼梯电灯开关电路”的教学思路
湖北省应城市实验中学(432400) 齐新国
“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生活”这一新的教学理念,从一个侧面给物理教学特别是初中物理教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什么这样说呢?一是在初中学生视野范围内的(或者说能感知到的范围内的)生活中的物理一般较为浅显,更适合于初中学生认知水平。如: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的已结冰的矿泉水瓶,不一会在瓶外会出现许多水滴;鞋底做成凹凸不平的花纹利于行走;平面镜能够成像;冬天脱毛衣时会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并伴随很小的火花,“母潘巴现象*”,以及本文将要讨论的楼梯电灯开关电路等。二是物理学习必须联系生活实际,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恒久兴趣,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自觉地参与动脑动手的物理活动,又反过来为现实生活提供服务,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生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⑶在实际安装中,图1使用的导线较多,且安装较为费工费时,图2使用的导线较少,安装更为简单。
教育功能:
⑴使学生有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的意识。
⑵使学生有合理使用有限物质资源的意识。
⑶使学生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⑷使学生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方案的意识。
5、问题拓展:
问题1:
⑴如何解决方案2中的“安全隐患”。
a.使用卡口灯座和卡口灯泡。
诚然,教材里并不乏生活的实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有意或无意联系到生活的实际,甚至有人会说物理学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生产实际,但对物理教学来说,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逐渐加深对“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生活”这一教学理念的理解甚至是深刻的理解,教师才会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教材涉及的生活中的物理紧抓不放,并加以拓展、延伸,充分发挥其教育教学功能,而不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才会刻意地从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生活中寻找适合教学进度的,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生动活泼的生活中的物理来开展科学探究和科学实践等活动。这些东西往往比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更丰富,更贴近学生,更容易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新鲜感,更能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综合素质的增强,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⑴强化安全意识,能源意识,资源意识。
⑵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6、新型楼梯电灯开关:
⑴自动延时开关。
⑵声光控制开关。
目前新型开关的不断涌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本文所讨论的“楼梯电灯开关电路”以其可靠性好和使用方便的特点仍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许多类似的源于生活又服务生活的教学素材对学生学好物理、用好物理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⑵说明工作原理。
教育功能:
⑴启发发散思维,拓宽知识视野。
⑵培养创造能力。
4、比较两电路异同
相同点:
均能实现两地控制一灯。
不同点:
⑴图1中,灯泡熄灭时,灯泡处于开路状态,图2中,灯泡熄灭时,灯泡处于短路状态。
⑵图1中,灯泡熄灭时,灯座与火线脱离,图2中,灯泡熄灭时,灯座可能仍与火线接触,也就是说,图2所示电路存在安全隐患。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物理教科书的电学内容中,安排了一个小实验:楼梯电灯开关电路。笔者以为,这一教学内容不失为物理与生活相联系的典型案例之一,据此在教学中对这一教学素材作了如下处理。
1、提出问题:
楼梯路灯给夜晚上下楼梯的人带来了方便,但应做到“人来灯亮,人去灯灭”,不浪费电能,试用已学到的物理知识设计能满足这一要求的电路。(告诉学生:有单掷单刀、单掷双刀、双掷双刀、多掷单刀的开关可供选择)
b.在灯座上设置警示标志:“灯在熄灭状态下亦不得触摸内部金属体”。
问题2:
⑵如何解决路灯通断频繁、使用长久而易烧毁的问题。
用两盏灯泡串联接入电路,如图3。
该电路有既节约能源,又节约物质资源的特点。
问题3:
③如何解决楼层较高,需要每层设置路灯的问题。
用几盏灯并联接入电路,如图4。(图中以两盏灯为例)
教育功能:
⑵引导学生设计正确的电路,如图1,要求说明工作原理。
⑶布置课外实践活动:小制作——利用回形针、曲别针等在木板上安装图1所示电路,用干电池作电源。
教育功能:
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⑵实现把物第二设计方案:
教学方法:
⑴要求开动脑筋,另外设计一种也能两地控制一灯的电路。如图2。
教学方法:
把这一“课题”提前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外去思考,讨论并试着完成。
教育功能:
⑴增强节能意识。
⑵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能在两地方便地接通或断开同一盏路灯)
⑶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
2、设计电路:
⑴对学生的设计方案予以评价。(一般情况下,学生设计的电路会多种多样,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