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章 1地球表层系统PPT课件
第三章 1地球表层系统PPT课件
10
外生能: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其次占极小部 分者还有星际间的引力能,如太阳、月亮对 地球的潮汐作用,陨石堕落的机械能以及各 种宇宙线所放射的能量。
11
地球表层的物质循环:
12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13
Hale Waihona Puke 谢谢大家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4
7
二、 地球表层特征
地球表层是物质三态存在和相互作用的场所: 界面机制、异质机制
地球表层是内外力相互作用的场所 地球表层是有机界和无机界互相转化的场所 地球表层是人类的生存环境
8
三、 地球表层能量和物质循环
地球表层的能量循环
9
第一节 地球表层系统
地球表层的能量转换 : 内生能:内生能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地球本身的引力
3
水圈:是地球上水的各种存在形式覆盖的圈 层,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及岩石孔 隙中的地下水,最大厚度约20千米。水圈总 水量达1386000立方千米,海洋占地球总 面积的70.8%,占地球总水量的96.5%。 陆地水占总水量的3.5%,其中冰川占 1.74%,为淡水总量的68.7%;地下水占 总水量的1.7%,其他江、河、湖、沼的地 表水仅占极小部分,但却对人类具有重要意 义。
第三章 理论地理学
1
一、 地球表层结构
大气圈 水圈 岩石圈
生物圈 智慧圈
2
大气圈:即地球的气体部分。下界可视为海 陆表面,向上分为不同层次。地理学中所讲 的地球表层系统是指大气圈中最下层、最接 近地球固体表面的部分,即对流层。它集中 了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水汽以及固体 杂质,每增高100米约降温0.6℃,热力梯 度明显,水平、垂直运动显著,主要天气现 象都发生在这里。其厚度依纬度和季节而异, 低纬地带平均17~18千米,高纬地带平均 8~9千米,夏季厚于冬季。
4
岩石圈:一般地指地球表层的固体岩石部分,包括 地壳的全部和地幔的一部分。地壳厚度不一,高山 高原处较厚、大洋底部较薄,平均30千米左右。 地壳分上下两层:下层为硅镁层,上层为硅铝层。 在大洋处上层较薄,广大的太平洋底部甚至根本没 有这一层。岩石圈的表层还分土壤圈和沉积岩石圈。 沉积岩在陆地厚约2千米,在海洋其下界一般在水 面下4千米,最深海沟处超过水面下11千米。岩石 圈极不平坦,起伏很大,复杂多样。70.8%的表 面积为大洋,29.2%为大陆。
5
生物圈:即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的总和。总厚度20 千米左右,主要集中在 水面以下200 米至地面以上100 米的空间 范围内。生物圈与地球其他层圈相比,厚度 很薄,有人形象地称它为“生物膜”。
6
智慧圈:又称为人类圈、技术圈、文化圈等,指人 类及由人类所创造的人工物质环境。人类虽然也是 生物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与其他四个层圈(特别是 生物圈)有发生学上的关系。但是,它是由生物进 化而来的,它具有新的、自己所独有的特性,因而 把它做为一个单独的层圈与生物世界分开。人类不 仅仅是通过自己的生物功能去影响自然,而是通过 自己的智慧、有意识有目的的劳动去影响自然,即 通过社会生产劳动、科学技术改造和建设环境。人 类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做为生物的人的活动范围,也 在很多方面超出生物圈的范围,有的甚至达到外层 空间和其他星球,现在地球上几乎找不到一块完全 不受人类影响的地方。
能,以潜在的势能存在,它总是力图使地球上的物 质处于稳定状态。在其他力的触发下,它释放出的 能量是地壳中物质运动的能源之一,如滑坡、泥石 流、山谷冰川的运动以及河流、瀑布等都是以引力 能为基础的。二是地球组成物质的放射性元素蜕变 产生的热能,它是内生能的主要部分,是火山、地 震、岩浆活动、构造运动等现象的能量来源,它形 成地表的基本轮廓,决定海陆分布与地势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