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学期第一阶段质量监测试卷初二 语文一、基础知识(38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凛.冽(l ǐng) 要塞.(s ài) 轻盈.(y ín ɡ) 锐不可当.(d ǎng) B .颁.发(b ān) 仲.裁(zh òng) 履.行(l ǚ) 屏息敛.声(li ǎn) C .悄.然(qi āo) 翘.首(qi áo) 湛.蓝(zh àn) 摧枯拉朽.(xi ǔ) D .凌.波(l ín) 镌.刻(ju ān) 督.战(d ū) 一丝不苟.(g ǒu)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潇洒 凌空 凛冽 眼花潦乱 B .监视 操纵 桅杆 阵耳欲聋 C .馈退 坠毁 紧绷 惮精竭虑 D .浩瀚 遗嘱 吞食 白手起家 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军乐团奏响《检阅进行曲》,万众瞩目....的阅兵分列式开始了。
B .舆论的力量就像排山倒海....一般,令人无法抵挡。
C .中国人每年“舌尖上浪费”锐不可当....,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D .一位市民收到中奖短信,喜冲冲跑去银行汇钱,却在见到银行前一道防诈骗横幅后如梦初醒....。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新春佳节,万家团圆,你们却依然坚守在祖国最北端的边防线上,你们的钢铁之躯为万家和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B .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在两小时之内,将半个多世纪的残酷历史出现在我们眼前。
C .战争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从远古战争中走来的现代人,依然没有走出战争的阴影。
D .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
5.将下面的四句话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第 考场 姓名 班级座次号①最聪明的读者还要进一步联想其他类似作品的情况,体悟其奥秘②一般的读者觉得有意思,但是没有动脑筋③粗心的读者迷迷糊糊地放过去了④真正细心的读者却感到了这里有名堂A.③④①②B.③②④①C.④③①②D.④②①③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三峡》选自《水经注疏》。
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B.《黄鹤楼》作者崔颢,南朝梁文学家。
C.《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字摩诘。
唐代诗人,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D.《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7.默写填空。
(8分)(1)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3)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4)庭中有奇树,________________。
(《庭中有奇树》)(5)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
(6) 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__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8.综合性学习。
(9分)光华中学正开展“墨香书法”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学校大屏幕展示的实时新闻2016年5月15日晚,嘉德“大观之夜”专场拍卖举行。
“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唯一传世作品《局事帖》以2.07亿元成交。
消息瞬间传遍收藏圈,也引起了大众的普遍关注。
“一个字相当于167万元,真可谓天价书法!”不少网友对于疯狂的亿元书法很吃惊。
其实自201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达到火爆顶峰起,已经有多件拍品价格过亿,这也标志着中国书画步入亿元时代。
材料二:学校“墨缘”书法社展示的部分书法作品图一王羲之作品图二颜真卿作品图三怀素作品(1)热点追踪:结合材料一,为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不超过15字)(2分)(2)名作欣赏:结合材料二,写出三幅书法作品的字体。
(3分)(3)创意先锋:为推动“书法艺术进校园”的活动,请依据前一句格式,在横线上补全宣传标语。
(1分)弘扬书法艺术,________________。
(4)名家讲堂:学校拟邀请著名书法家陈振濂先生下周四下午3点到学校礼堂,为全体同学作书法欣赏指导讲座。
假如你是学校“墨缘”书法社的李华,前去邀请陈先生,该如何说?(3分)9.读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知人物。
(3分)A.“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的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文尔雅的口气向我打招呼:‘哈喽,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这个人物是。
B.斯诺对一个人的第一印象是“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
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
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这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这个人是。
C.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
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
他的口才很好,说起话来能“叫死人活过来打仗”。
在去西北的长征路上,其红二方面军许多部下宁可与他一起在路上死去,也不愿意离去。
这个“他”是。
二、阅读理解(42分)(一)阅读古诗,完成题目。
(4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0.巧借“替换品读法”可以帮我们更好理解原诗用词的精妙。
如果将颔联中的“几处”换成“处处”、“谁家”换成“家家”好不好?为什么?(2分)11.诗歌写了西湖诸多美景,却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一联结尾,这是运用了哪一种写作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12分)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1)略无阙.处____________ (2)沿溯.阻绝____________(3)虽乘奔.御风____________ (4)属.引凄异____________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4.阅读文中画线的语句,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清荣峻茂”是怎样一幅画面。
(2分)15.文末以渔歌做结有什么作用?(2分)(三)(13分)海棠树里的张望史铁生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
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
小时侯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
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书包挂在房檐上。
“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
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
“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
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
奶奶常独自呆愣,目光渐渐迷茫,渐渐空荒,透过老海棠树浓密的枝叶,不知所望。
春天,老海棠树摇动着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
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
奶奶又说:“这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意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这当儿就又呆呆地张望——从粉白的花间,一直到无限的天空。
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阴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
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胡乱一洗了事。
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
奶奶洗好菜,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
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刷拉——刷拉”,院子里的人都还在梦中。
那时,我大些了,正在插队。
从陕北回来看她。
那时奶奶已经腰弯背驼。
“刷拉刷拉”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
”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
“咳,你呀!你还不懂吗?我得劳动。
”我说:“可谁能看得见?”奶奶说:“不能那样,人家看得看不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
”这样我才明白,她为什么不让自己闲着。
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
她要用行动证明。
证明什么呢?她想着她未必不能有一天自食其力。
所有的冬天,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
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
奶奶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
我写过我最不能原谅自己的一件事: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回答:“您学那玩意有用吗?您以为把那些东西看懂,您就真能摘掉什么帽子?”奶奶立刻不语,唯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
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己无法弥补。
但在我的印象里,奶奶的目光慢慢地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外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离开一切声响甚至一切有形,飘进黑夜,飘过星光,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与空荒……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阴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16.选文讲述了奶奶和“我”的故事,请根据故事的主要情节,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4分)(1)奶奶呼唤“我”帮她糊纸袋(2)(3)奶奶不要“我”帮她扫院子(4)17.全文多次描写老海棠树目的是什么?(3分)18.文章里多次写到奶奶的“张望”,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奶奶究竟在张望什么?(3分)19.文章最后一段说“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请简要回答“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是什么?(3分)(四) (13分)爱的尊严王永光①将近“五一”小长假,来银行取钱的人挤满了大厅,一个接一个取钱、存钱、转账的,忙得我头都要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