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信原理期末复习重点考点

通信原理期末复习重点考点

第一章绪论
⒈概念
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的区别、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分类、模拟和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模型,数字通信的特点、通信方式、离散消息的信息量和平均信息量、通信系统主要性能指标及表示方法
⒉计算:4、7、9、10
信息量、信息熵、总信息量,信息速率、码元速率、误码率
第三章随机过程
⒈概念
随机过程的定义;狭义平稳、广义平稳;各态历经的含义与意义;平稳随机过程自相关函数的物理意义;功率谱密度的意义;高斯随机过程的性质;窄带高斯过程的结论(窄带高斯过程的同相和正交分量、幅度和相位各服从什么分布);高斯噪声、高斯白噪声、窄带高斯白噪声;正弦波加窄带高斯过程的统计特性;平稳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后其均值、自相关函数、方差、功率谱密度
⒉计算:8、9
数字特征、平稳随机过程自相关函数的性质;维纳-辛钦定理;随机过程的功率;平稳过程、高斯过程、白噪声通过线性系统
第四章信道
⒈概念
信道的分类和特征,广义信道与狭义信道,调制信道和编码信道的定义及关系;
恒参信道和随参信道,举例;调制信道和编码信道的定义范围及其关系;随机、突发、混合信道;恒参信道的无失真传输条件,两种线性失真(频率失真、相位失真)及其影响;随参信道的三个特点,多径传播及其影响;减小频率选择性衰落的方法;信道噪声及其通过带通滤波器的结果;香农公式的含义和结论。

⒉计算:6、7
灵活掌握模拟信道容量的计算公式
第五章模拟调制系统
⒈概念
AM、DSB、SSB、VSB、PM、FM的基本概念、特点;产生和解调方法(会画原理图);会画AM、DSB波形和频谱;VSB边带滤波特性;各种调制制度可靠性、有效性比较;门限效应;频分复用
⒉计算:1、7、9、10、13、17
AM、DSB、SSB、PM、FM的表达式;功率和带宽的计算;AM、DSB、SSB、FM 相干与非相干解调抗噪性能分析,输入、输出信噪比、调制制度增益的计算;单音调频的调频指数、相偏和频偏;卡森公式
第六章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⒈概念
会画数字基带系统原理框图;会画单/双极性NRZ、单归零/双归零、差分、多电平的波形,并掌握其主要特点;AMI码、HDB3码、双相、CMI码的编译码、对应基带波形及主要特点;单双极性非归零码的功率谱特点;
码间干扰及其产生原因;理解奈奎斯特第一准则的推导过程和结论;部分响应技术解决的问题、组成与工作原理,相关编码、预编码的方法;观察眼图的方法及眼图模型的指标;均衡效果的评价准则
⒉计算:1、3、7、11、12、17、24
无ISI的/频域条件,理想低通传输系统的奈奎斯特带宽和频带利用率;余弦滚降系统的频谱特性,滚降系数、传码率、带宽和频带利用率;有无ISI的验证;二进制单/双
极性系统的最佳判决门限和误码率;部分响应系统的预编码、相关编码方法和模L判决;均衡前后的峰值失真
第七章数字带通传输系统
⒈概念
二进制数字调制的类型及特点;数字调制与模拟调制的异同点;
各种二进制数字调制(ASK、FSK、PSK、DPSK)信号的时域表达式、时域波形、频域表达式和调制器框图(会画);各种解调器的原理框图和各点波形(会画);多进制调制的原理(时域表达式、调制解调原理框图)
⒉计算:1、8、11、15
二进制数字调制信号的传输带宽和频带利用率;最佳判决门限和误码率;差分编码和差分译码;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抗噪性能、带宽、频带利用率等)比较
第八章新型数字调制技术
⒈概念
16QAM星座图;MSK的6个特点;GMSK的主要优缺点;MSK的附加相位轨迹
⒉计算:1
第九章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⒈概念
低通和带通抽样定理;理想抽样、自然抽样和平顶抽样的波形和频谱特点;
均匀量化和非均匀量化,量化间隔、量化电平;均匀量化的量化噪声,信号量噪比;
A律13折线编码、译码方法和量化误差;
PCM的原理(组成框图和工作过程),编码位数、信号带宽、码元速率;
DPCM的基本原理(组成框图和工作过程);
△M调制原理(组成框图和工作过程),噪声,不过载条件和编码范围;
PCM30/32系统的基群的数码率和帧结构,时分复用和复接;TDM和FDM的区别
⒉计算:2、7、8、9、13、14
量化信噪比;A律13折线编码、译码和量化误差;编码信号的码率和带宽;
第十章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
⒈概念
最大似然准则的含义;匹配滤波器和相关器的关系;相关系数与误码率及最佳信号形式的关系;确知信号、随相信号、起伏信号;普通接收机与最佳接收机的比较
⒉计算:4、5、11
各种最佳接收机原理框图(会画)、工作原理和各点波形(会画);匹配滤波器的传递函数、单位冲击响应、输出信号和最大输出信噪比;普通接收机与最佳接收机的比较第十一章差错控制编码
⒈概念
差错控制的目的和基本原理;差错控制方式(三种)及特点;ARQ系统组成及工作过程;代数码、线性码、分组码、系统码的概念;码率的计算
码重、码距、最小码距的概念和确定方法;纠检错能力与最小码距的关系;
奇偶监督码、二维奇偶监督码、恒比码的编码方法和纠检错能力;
线性分组码的概念、性质、监督矩阵、生成矩阵的特点及关系;
循环码的特点、循环码的生成多项式、循环码的生成矩阵;循环码的多项式运算编码方法;
卷积码的编码器结构、卷积码的状态图、网格图,维特比译码方法的工作过程
⒉计算:1、2、6、7、10、12、(2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