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教案及反思(苏教版)单元单元备教材分析三年级的特点,是承上启下,就是从一二年级的认识字教学为重点,向加强阅读感悟转移。
翻苏版国标本第六册,我们不难发现教材有“五新”:题材新、立意新、角度新、结构新、语言新。
本单元共三篇课文,《长城和运河》、《美丽的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这三篇课文都是写景的,都是景美、情美的美文,适合朗读感悟和积累运用。
我们可以把这三篇课文整合起来,成为一组“寻找美”的单元去综合处理。
单元目的让学生通过以读为主的各种训练,复习巩固必要的语文知识,懂得运用语言文字的一般规律,落实工具性,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
透过课文中优美的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的想像力,享受审美愉悦。
引导享受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单元重、难点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优美的课文。
通过学习,感受语言的美,激发想象力,享受审美愉悦,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建议将“习惯篇”中的预习习惯的培养纳入到本单元的训练之中。
到了中年级,应加强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他们的预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为了落实预习效果,培养学生自学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我们可以将“预习作业”设计为《我的课前研究报告》,报告可以从朗读、理解重点词句。
探究解疑,搜集处理相关等方面,让学生成为“研究者”,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时分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长城和运河》《美丽的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习作1练习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教学目标指导学生预习、复习,使学生懂得预习、复习的重要性,培养课内、外主动预习、复习的习惯。
结合学生学习生活,使学生了解认真完成作业的重要性,培养认真完成课内外作业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教学准备.收集学生在家学习情况的照片。
.整理学生假期学习习惯调查表。
学习习惯、按时完成作业、坐姿端正、执笔正确、学习用品摆放整齐.布置预习本课:看懂图意。
.积木一套、白纸、信封、书法用纸一张、优秀作业若干。
课时安排课时课时教学过程游戏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请大家一起造“成长塔”,谁的高而且稳,谁就是成功者,老师奖一颗“成功之星”。
小组领取积木开始搭建,相机评议,得出:“成长塔”基石越多越稳,才可以搭建得更高。
.同学们,“成长塔”的基石就是你们的好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你才能成为成功者哟。
.根据家长填写的调查表给自己的“成长塔”贴基石。
好的习惯终生受益,今天老师带来了摄像机,我要将你们的表现摄下来,给大家评议,希望你的好习惯使你的“成长塔”上的基石多起来,最后就可以获得“成功之星”啦!今天呀,老师希望大家养成一个好的习惯——自主预习、复习。
明确自主预习要求及重要性.汇报预习本课情况。
①知道了三年级预习课文的具体要求是什么?②看懂了哪些图?有什么问题?.结合以上情况说说什么是自主预习?预习有什么好处?小结:是呀,你们是学习的主人,自觉地预习,你会发现你自己能学会和理解课文中的许多内容,而且能找出自己难以理解的一些问题,还能提出自己的看法,那样我们的自学本领就增强了,阅读理解能力也提高了,我们的头脑越用越活了。
三、指导课内预习.夸夸图上同学。
再次看图②③④⑤,弄懂他们是怎样预习的?①同学们,你们预习时,坐得真端正!读得真认真!②你有不懂的问题轻声问老师,你真是个不懂就问的好孩子。
③你们边读边圈圈点点,多专心哪!④你们小组合作交流多热烈呀!大家一定有不少收获!.指导预习课。
出示预习要求:①读通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②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大意。
③再读课文,画出不懂词句,打上“?”。
教师提示:不懂的词句如何解决?①联系上下文理解。
②查字典。
③小组交流。
④质疑。
学生预习,教师行间巡视摄像。
评评身边同学。
给“成长塔”贴“基石”。
过渡:预习课文可以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瞧,他们是怎样做的?看图⑥①查工具书。
②查相关资料。
四、提出课外预习的要求.预习可以提高我们的自学能力,使我们开动脑筋、思考问题,那学过的东西为什么要复习呢?.听童第周的故事。
五、明确复习要求及重要性小结:①复习可以让我们将所学的知识掌握得更牢,使我们的能力更强。
②每天要复习当天所学内容。
一个单元下来,可以复习生字词,再次巩固识记要求背诵的课文等等。
六、总结评“成功之星”: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课前要预习、课后要及时复习,大家可要坚持这样,形成良好的习惯呀,老师相信大家能做到。
七、作业预习习惯篇“认真完成作业”。
想一想自己养成了哪些好习惯?还有哪些坏习惯要改掉?写一篇日记。
第二课时一、导入.汇报预习本课情况,相机提出为什么要认真完成作业。
.“认真完成作业”既是我们的学习任务,更是一种好习惯,它可以检验我们知识掌握的情况,可以巩固我们所学知识,增强我们的学习能力。
每个同学都要养成这个好习惯,你才能成为真正的成功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培养良好的习惯——认真完成作业。
欣赏优秀作学生看书上第4页的下图。
指名说说看后的感受。
集体评议本班认真完成寒假作业的同学,加以表扬。
三、观察图片,明确要求。
学生观察第5页的图片,弄清图画的意思。
小组讨论:应该怎样认真完成作业?集体交流:书面作业:书写工整、字迹漂亮。
认真思考后,再动笔。
还可从态度、坐姿、执笔、练习本摆放等方面评议口头作业:认真对待,反复朗读。
拓展作业:广泛搜集资料,扩大视野。
四、小结:认真完成作业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认真写好每项作业,我们可以有效地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应该持之以恒。
板书设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认真预习——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认真作业——学好语文的基本方法反思通过两年半的习惯篇的学习和平时习惯的培养,学生已经养成了一些较好的学习、作业的习惯。
在此基础上,老师启发学生将已经养成的习惯和学习方法告诉别人,然后布置一个反馈作业,当堂检查他们的情况。
事实证明这样的效果很好。
良好习惯的培养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巨大支撑。
习惯的培养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协同作用,经常抓,反复抓。
老师应分阶段、分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长城和运河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观察课文中长城的图片,写一段话。
教学内容分析这首诗写作者驾驶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所看到的景象。
诗歌有两节,节写的是看到万里长城,像巨龙蜿蜒在群山之中,从山海关到嘉峪关;第二节写的是京杭大运河,从北京到杭州,开通了运河,方便了水上航运,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作,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重点难点了解长城和运河的的特点。
抓重点词句反复品读,图文结合并借助相关的补充资料深入感受“奇异景象”。
教学准备挂图,多媒体课时安排课时教学过程课时导入新我们中国的“人间奇迹”,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大家知道吗?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认识长城,介绍长城从古到今所有的人类建筑中最著名的应该就中国的万里长城了,长城距今已经有XX多年的历史,东起河北省的山海关西到甘肃省的嘉峪关全长1万3千多公里,所以被称为“万里长。
城”。
随机板书:万里长城嘉峪关山海关认识运河,介绍运河,随机教学生字“首、京、堂”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它北起首都北京它南至天堂杭州天堂是指神仙住的地方,可见,杭州是个多么美妙的地方。
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我国重要的一条南北水上干线。
随机板书:首都北京京杭大运河天堂杭州听了老师的介绍,看了媒体图片,你能不能说一说,长城和运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揭示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指导自学课文: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运用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教师检查学习效果出示词语: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杭州嘉峪关指名读,注意纠正字音指名理解词语齐读出示的词语三、理清脉络默读课文,想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写了哪三个方面?学生读后讨论课堂总结第二课时一、导入课文是如何描绘长城和运河的呢?二、整体感知,读通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师:读了课文大家一定很想去那里看看吧?好吧,我们的旅行就要开始了,可是谁来驾驶飞机呢?倘若谁能发现这两个字的共同点,飞机就有谁来驾驶。
教学“驾驶”;都有“马”,古代的交通工具多为马力;都是形声字请找到相同点的两个学生分别读课文的两小节,其余同学边听边找,长城和运河在作者眼里分别像什么。
出示句子: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像丝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个别读,引读过度:长城怎么就像巨龙穿行了呢?三.深入学习,激发情感出示小节,学生自读师:请我们的游客乘坐飞机从高口俯视长城,看看长城为什么像巨龙出示:长城图和巨龙图学生比较后说说像在哪里。
师小结:引读:万里长城真像巨龙穿行在大地——,东起——,西到——,万里长城谱写了——。
师:万里长城真实万里长。
有人计算,如果把长城所用的砖、石筑成一道2米厚,4米高的围墙,则可以绕地球一周啊!这是一项十分庞大的工程啊。
可在古代,交通运输工具都十分落后的情况下,要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呀!引学生说: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师:游览长城的游客无不为先辈伟大气魄和坚毅的精神所感动,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一段。
齐读小节过度: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而运河却谱写了动人的诗篇,为什么动人呢?出示第二段,边读边思考:你觉得哪里动人了?师:运河就像我们的母亲,我们是在运河的哺育下过上幸福安康的日子,每天,有成千上万的船在运河上航行,它不仅便利了南北大量物资的运输交换,更有助于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引学生说: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齐读第二小节师:长城和运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它们一个像巨龙,一个像丝带,一刚一柔,为中华炎黄子孙的安康幸福献出了全部,我感到很骄傲,你呢?学生也说说自己的感受。
师: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0.配乐读四、课外拓展,升华情感师:其实,我们中华的儿女还创造了很多的人间奇迹,你还知道哪些?小组交流,出示句式:谱写了的诗篇。
出示图片,了解更多中国著名的建筑。
出示仿写的诗句,学生朗读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幅壮丽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像巨人耸立在黄浦江的东岸,高大威猛,英姿飒爽。
东方明珠塔谱写了秀丽的诗篇。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智慧的中华儿女。
我驾驶着豪华汽车行驶在祖国大地,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像巨龙横卧在长江两岸,雄伟壮观,宽阔笔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