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进藏车辆装备及注意事项准备

进藏车辆装备及注意事项准备

【几条线路行车注意点】青藏线基本3档2500-3000转行车,爬坡换2档,注意路面暗坑,提前减速,否则可能震坏避震或翻车。

因为海拔高,车子相对平地扭矩下降,超车时需留足够的富余量,否则高估了车辆的加速性能就可能和对面来车撞上,路遇一辆途欢和另一辆对面来的越野车对撞双双掉下4、5米高的路肩。

格尔木到那曲880公里,要十几个小时,到安多后又有限速,所以尽可能早出发,前半程尽可能开快一些,否则前半夜都赶不到。

如有余力,再开2小时到当雄的话海拔能低300米,比那曲稍微好过些。

川藏线、滇藏线基本都是山路,我用的最多的是2档,上坡力气大,下坡可以靠发动机制动,能少踩一些刹车。

小车遇到烂路减速慢行,一样可以安全通过。

过不了的下车垫石头,总能过去。

山路弯多路窄,路上牛、羊、猪很多,所以尽量不走夜路,过弯提前减速,看不见对面的大弯处,不要占道过弯。

遇到塌方路段,如波密境内的通麦天险,天气好则尽快通过,否则堵车事小,一旦塌方就不知道要耽误多少天了。

山路有上坡就有下坡,免不了频繁刹车,一长段下坡路后刹盘和刹车片会很热,沿途有很多利用溪水给刹车冷却的水管,我遇上的都是免费的,直接用就可以了。

小车虽然比大车好一些,但刹车片也很烫,冷却一下感觉好一些。

悄悄说一下,免费洗车也可以哦,只是山路窄,尽量靠边停。

小车的挡泥板最好是橡胶的,我的就是硬塑料的,回来4个坏了3个,不过也不值钱,一百多块都换了。

【常见问题及对策】1、爆胎很多车友西藏一趟都爆胎了,多的甚至爆了3个。

个人建议:A.石子路尽量慢速通过,轮胎在颠簸时形变比较大,侧壁突出,此时侧壁容易被锋利的石头划破,补都不好补;B.铺装路面上尽量避免压到石头;C.上下高原调整胎压,上高原放气,下高原充气,维持在2.5bar左右;D.暗坑提前减速。

2、托底毁车一些烂路即便是大卡车都难免托底何况下车。

回来后检查,我的小福底盘没有严重的磕,小磕伤就一处,在进攀枝花之前的烂路上不小心磕的(尼玛那段烂路居然还敢收费10元)。

个人建议:A.装发动机钢护板,可有效保护“要害部位”;B.小车轮子驾在最高的路肩上,车子斜着开也比托底好;C.实在不行搬块石头垫垫,路上别的没有石头随处捡,不收费。

远离高反】抗击高反专题篇从西藏回来,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有高原反应么?”反应当然有,咱都是生活在海拔0米的东部地区,跑去那海拔三四千米的地方,能没反应么?本人是临床医学毕业生,目前没有从事医务工作(显而易见的,医生哪来这么长的假……)。

以下内容是根据进藏前做的功课,从医学角度对高反的理解,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其他驴友的经验,以比较浅显易懂的方式来表现的,供各位想进藏的朋友参考。

高原反应,即高原病,指未经适应训练的人迅速进入3000米以上高原地区,由于大气压中氧分压降低,机体对低氧环境耐受性降低,难以适应而造成缺氧,由此引发一系列的高原不适应症。

当然,除了高原缺氧的因素之外,还有恶劣天气如风、雨、雪、寒冷和强烈的紫外线照射等等;都可以加剧高原不适应并引发不同的高原适应不全症。

这是百度上的介绍。

赤脚医生美阳阳来点更通俗易懂的解释:大家都学过生物吧,人体为啥要吸收氧气?是为了满足身体一系列需要氧气的生化反应,比如淀粉被消化生成葡萄糖,然后葡萄糖又在氧气的陪衬下经过生化反应生成能量。

这就说明,生成能量是需要氧气的。

而其他很多很多身体的运转环节,都是需要氧气的。

西藏的大气中氧气含量不到平原地区的2/3,好比身体这台机器,在平原地区运转的好好的,上了高原,突然降低了供电水平,那动力必定是要下降的。

这样说,大家是不是马上就明白了:为什么刚上高原不能剧烈运动,不能劳累,要静卧休息,情绪稳定,不能洗澡,注意保暖。

说白了就是,身体动力跟不上了,需要保存体力!像剧烈运动、劳累、洗澡、大喜大悲、受凉这些损失能量的事情,都要尽量避免。

为什么巧克力、葡萄糖注射液等高糖食品能缓解高反症状?因为吃了迅速补充能量啊,帮助增加动力啊。

现在,我们已经明白了高反到底是什么玩意儿,再来讲讲怎么预防就很容易了。

高原反应的症状一般表现为:痛、心慌、气促(气急)、食欲减退、倦怠、乏力、头晕、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胸闷痛、失眠、眼花、嗜睡、眩晕、手足麻木、抽搐等。

体征为心率加快、呼吸加深、血压轻度异常、颜面或四肢水肿,口唇紫绀等。

当然,上述症状不会每一样都出现,否则我那小身板儿怎么能活着回来;也不是在每一个人身上都会出现,林先生就只有轻度的不适,不然我们怎么出的无人区呢。

我的症状:头疼、心慌、气促、食欲减退、乏力、头晕、恶心呕吐、失眠。

林的症状:头疼、气促、食欲减退、乏力、失眠。

(事实证明:常年坚持体育锻炼而身体素质较好的林先生,反应明显比我要轻)我们是从青藏线进的,我俩的症状全部在D4格尔木到那曲,途径可可西里无人区的那一天集中爆发,到达拉萨后逐渐消退。

那一天海拔骤然升至4500米以上,大部分青藏线进的车友都在这一天或多或少感受到了高反的折磨。

如果从川藏线进,海拔逐渐升高,预计反应会小一些。

再结合其他驴友写的游记,驴友们比较普遍的反应是:头疼,浑身乏力,喘不过气,睡不着觉。

像我一样吐得那么厉害的好像不多。

上了高原,出现上述反应都是很正常的,不需惊恐失措,正面对待即可。

如果能够正确地保护自己,2~4天后,一般都可使上述症状好转或消失。

(一)高反心理战很多朋友打心眼儿里就恐惧高反,总听别人说起高反多么可怕多么难受云云。

其实每个人到了高原的反应都不一样,什么女人强过男人啊、体质弱的强过身体棒啊什么的,个人认为纯属扯淡。

这事儿就像小马过河,谁过谁知道。

不亲自到高原,谁也没法预料究竟会有什么状况。

我跟老公今年3月去了云南,爬了玉龙雪山,除了有点喘,休息下就好了,其他一点事儿没有。

所以我们压根就不觉得去高原有什么可怕的。

心理上的藐视和乐观是抗击高反的第一点,个人认为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只要保持好心态,3天左右,我们的身体就能够通过一些生理上的代偿,来适应高原地区的环境。

要避免过度的紧张,消除不必要的恐惧,相信自己能够战胜高反。

当然,我们强调的是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充分的防范措施是绝对必要的。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克服和战胜高原反应的灵丹妙药。

大量事例证明,保持豁达乐观的情绪,树立坚强的自信心,能够减弱高原反应带的身体不适。

(二)高反预备役1、首先,有心肝脑肺肾等器质性病变,以及任何部位急性病变者,请一定咨询专科医生后再前往高原。

简言之,老弱病残要谨慎,生病的年轻人也要谨慎。

2、在网上看一些攻略、游记,了解一下可能出现的反应以及对策,做到心中有数,可以减轻对高原的恐惧和焦虑。

3、有条件的,可以先去丽江、香格里拉等海拔相对高的地方“试水”,体验一下高海拔下身体的反应。

当然,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去高原也可能出现不同的反应,“试水”更多的是给自己以心理上的鼓励。

4、提前10天左右服用红景天胶囊。

这个东西到底有没有用谁也不好说,我们也吃的。

我觉得总归是会有点效果,聊胜于无,况且,心理上的暗示也是很重要的。

5、带足高热量食品和水。

进藏途中,除了途中的城镇(其实那小卖部里的东西你基本不太敢买),不容易买到东西,尤其是走青藏线的,请带够食品和水,万一遇到堵车什么的,能及时补充能量。

(三)高原初体验1、尽量杜绝烟酒,多吃碳水化合物、易消化的食品;多喝水,使体内保持充分的水分;多食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做到以上这几点,都能够让你在高原活得更舒适,更愉悦。

2、避免过于劳累,保证充足睡眠。

刚刚到高原的时候一定不要剧烈运力,休息和保存体力是王道。

我跟老公一般去哪里旅游都不做那种景区电瓶车的,但在罗布林卡还是选择坐车,因为劳累会加重高反带来的不适。

3、注意保暖,减少洗浴的次数,严防死守呼吸道疾病。

海拔每升高1000米,温度降低6℃。

高原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保暖十分十分重要;一旦感冒,可能引起更可怕的急性肺水肿,那可就是致命的了。

有个说法,傍晚5点~7点是感冒的高发时段。

4、出现了上述的高原反应不要慌张,静卧休息,保持冷静,可以口服红景天口服液、高原安等药物帮助缓解高原反应。

(四)药品战高反1、头疼。

缺氧引发的头疼是多数朋友在西藏会遇到的问题。

散利痛是抗高反头疼的灵丹妙药,每次一粒,一般服下半小时左右即可见效。

无明显毒副作用,健康成人一天可使用2~3粒。

当然,是药三分毒,不能把这当成零食来吃哦。

有的游记里推荐百服宁等感冒药,也会有效,因为感冒药里含有散利痛的成分(对乙酰氨基酚)。

2、感冒。

感冒是尽量尽量要避免的。

前面也说了,呼吸道疾病可能引发致命的肺水肿,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护。

我们在刚上高原的几天,每天都喝红糖姜茶和板蓝根预防感冒。

此外还带了维c泡腾片和日夜百服咛以防万一。

3、“广谱”高反药。

一般可用红景天口服液,吸收快,效果也不错。

林喝了这个,反应不明显,能坚持开车。

还有的朋友推荐高原安,我们没有买到,据说效果很不错,朋友们可以试试。

4、葡萄糖注射液。

葡萄糖是公认的抗高反良药。

注射液可以直接服用,怕甜的也可以兑水服用。

迅速补充能量,缓解高反,减轻身体不适。

刚进高原容易食欲不振,用这个补充能量也很有用。

这个是真正的无毒副作用的天然产品,物美价廉,除了糖尿病人,大家可以放心使用。

在穿越无人区那一天,我跟林先生基本就靠这个撑了一整天。

5、氧气瓶。

氧气一定要带,但不要轻易使用。

要带的原因是因为它在关键时候可以救命,发生急性高原病甚至肺水肿等危急时刻,吸氧是最简便最重要的治疗方式。

但轻微的高原反应,会不治自愈,不要轻易吸氧,以免形成依赖性;采用吸氧只是暂时解除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但停止吸氧又会重新出现,而且会延缓身体对高原环境的适应。

我们在穿越无人区最难受的时候,在车里喷了一点氧气,让身体不那么难受。

6、流鼻血等“上火”症状。

西藏十分干燥,气压高,容易“上火”。

出现流鼻血、口唇长疮等症状,可适当服用牛黄解毒丸。

这个是中成药,朋友们是不是觉得接受程度高一些?7、喉咙干痒、咳嗽。

因为空气干燥,在西藏容易出现喉咙不适,引发咳嗽。

可以带一些润喉片或者喉宝之类的,含服之后很舒服。

此类产品很多,具体带哪种,可以看个人口味。

8、抗生素。

抗生素我认为是出门必带的,用于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等多种感染。

一般头孢类和喹诺酮类(××沙星)都需要带一些,我们带的是西力欣和诺氟沙星。

我比较容易发扁桃体炎症,所以还带了阿奇霉素。

抗生素的选取我觉得是看个人的,自己平常习惯用的哪种带着就是了。

9、胃肠道用药。

西部地区普遍饮食卫生很难保障,再加上旅途劳累,生物钟破坏,吃坏肚子很正常。

此外,还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或便秘等一系列消化系统紊乱症状。

一般普通的拉肚子可以吃点黄连素(盐酸小檗碱片)或者克痢痧;比较严重的可以吃点西力欣。

像我一样吐得厉害的,就吃点胃复安(甲氧氯普胺片),可缓解呕吐症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