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加强我市大货车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建议 2

关于加强我市大货车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建议 2

关于加强大货车超载治理的思考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大货车朝着更大吨位的方向发展,而且超载现象严重,有些车辆超载甚至高达400%以上,很多车货总重达到100余吨以上,严重危及道路交通安全和公路桥梁安全。

当前,全国正在开展“大排查、大教育、大整治”货车违法行为专项行动。

笔者认为公安交警部门应以为契机,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相关部门的配合,确保大货车超载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一、大货车超载现状及危害
一是严重超载触目惊心。

进入我市的大货车超载最严重的主要是运输工业用煤和建筑砂石料的翻斗车。

这些前四后八的三桥翻斗车核载约12吨左右,运输石料和煤时载55吨左右,运输黄砂时载65吨左右,加上自重17、18吨后,总重达80多吨。

大型牵引车核载约20吨,拖煤时一般车货总重达100多吨。

二是严重危及道路行车安全。

超载会大大降低汽车制动性能,使制动距离增加,使制动稳定性变差、从而导致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能下降。

超载大货车驾驶人普遍反映“刹车只是个概念,仅有点减速作用”。

同时,个别大货车驾驶人还因其车辆大且坚固,无视其他车辆和行人安全,横冲直撞,形成更加不稳定的危险因素。

根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目前我国货车保有量达1900余万辆,占机动车保有量总数的7.8%,但货车肇事导致的死亡人数却约占交通事故死亡总数的28%。

从我市来看,现有中重型货车2430辆,占机动车保有量的2.4%,但与之有关的事故超过事故总数的四分之一。

三是严重危及公路桥梁安全。

大货车超载不仅破坏路况,影响其他车辆的正常运行,增加道路维护费用,而且由于其荷载量远远超过了公路桥梁的设计承受荷载,使得桥梁破损加快,近年来全国各地发生桥梁垮塌事故多起。

我市是典型的水网湖区,国道、省道和县道桥梁多达60余座,建造时间长短不一,安全状况堪忧。

据我市交通部门提供的数据: ++++河大桥现在限载26吨(限总重而不是轴重,下同)、+++++桥限载15吨,+++++大桥限载20吨、++++大桥限载20吨。

有的桥梁空载大货车都不应通过,而大货车仍在严重超载通行,桥梁安全事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二、治理大货车超载的难度
一是执法条件不具备。

按照法律要求,对超载违法需称重才能认定,且必须卸载纠正违法后才能放行。

但我市交通路政部门现在仅在+++省道设立+++治超站。

而交警部门既缺乏称重设备,又无场地纠正违法,不敢贸然执法。

二是利益集团干扰大。

现在个体小型货车逐步退出砂石和煤的运输市场,取而代之的是大型车辆、运输公司集约化经营,市场逐渐趋于垄断。

交通、公安部门等职能部门治超时,利益集团就以拒绝运送货物向企业施压,影响企业的生产和经营。

职能部门因怕承担影响企业经营环境的责任而不敢大胆管理,进而形成了超载、不敢管理、更严重超载的恶性循环。

三是超载驾驶人拒绝服从管理。

为了逃避检查,车主、驾驶人由过去趁交通民警和治超人员吃饭或者换班时伺机通行,演变为聚集车辆集体冲卡,拒绝接受管理。

执法人员以及行驶在公路上的其他社会车辆、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都受到了冲卡大货车的严重威胁。

三、加强大货车超载治理的建议
2011年10月,经国务院同意,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车辆违法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通知》(交公路发〔2011〕577号),要求各地坚持“政府主抓、部门联动”的原则,精心策划,周密部署,突出重点,加强协作,集中力量,加大治超工作力度,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特别是桥梁垮塌事故发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及公路基础设施安全。

一是建立“政府主抓、部门联动”的治超工作机制。

成立由市政府牵头,交通、公安、工信、工商、质监、安监、纠风办、文明办等部门参与的治超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职能部门的治超工作职责和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制,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治超工作格局。

二是加强治超站点建设。

交通部门要按照国家要求,完成全市治超站治超管理系统建设。

我市工业用煤和建筑砂石料主要经219和247省道从荆门、石首和监利方向运入,要在219省道张金、247省道渔洋增设治超站点。

三是实行路面联合执法。

交通、公安部门要以治超检测站点为依托,加大对超限超载车辆打击力度。

凡超限运输的,一律交由交通运输部门依法处罚;凡超载运输未达到超限标准的,一律由公安交管部门依法处罚。

对现场查处的违法超载驾驶人,公安交管部门要严格落实记分制度,累积超过12分的,要严格依法扣留驾驶证。

对超限超载车辆,要责令并监督违法行为人采取卸载、分装等措施,消除违法行为。

对聚众闹事、强行闯关、蓄意占道和以暴力手段抗法的,公安部门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是从严规范超限超载行政许可。

禁止车货总质量超过55吨(含)以上的车辆行驶本市区域道路,确需上路行驶的应当依法办理相关许可手续。

交通部门要做好车货总质量及承运车型的审核、沿线公路技术状况的勘查、桥梁承载能力的核准,确保公路、桥梁安全。

农村公路管养责任主体要在农村公路的重要出入口及节点位置,设置规范的限载、限高、限宽警示标志和限行设施,防止超限超载车辆驶入农村公路。

五是加强对货物运输装载源头单位的监管。

交通运输部门要在对我市重点货运源头单位全面梳理和排查的基础上,加大货运源头治超投入力度,强化货运源头派驻、巡查等措施,切实防止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车辆出厂(站)上路。

对货运源头单位违反相关规定,纵容或允许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车辆出厂(站)上路行驶的,要严格按照《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同时,公安、交通部门要协调相邻的荆门、荆州等市县交通、公安部门加强对货运站场源头管理和对潜江籍大货车的路面控管。

六是加强对治超工作的宣传。

交通、公安部门要加大对货运超载危害性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教育广大车主及驾驶人正确对待,守法运输;市纠风办在加大督导检查的同时,要向社会各界特别企业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市文明办要组织电视、电台、报社及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货车超载的危害性、典型案例和职能部门工作措施,努力为治超工作营造社会理解、群众支持的良好氛围。

二〇一三年四月十九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