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波利亚的解题理论

波利亚的解题理论

3
问题解决
波利亚充分肯定解题的一般教育价值,把教会学 生解题看做是教会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独立探索 的一条有效途径.
4
如何解题
1. 积累认识的资源 2. 掌握转化的方法 3. 及时调控的能力 4. 良好信念系统的支持
5
如何解题
综观主体解题的全部过程,解题的 要素,即解题中起重要作用的成分,大 致包括认识的资源、启发法、调控和信 念系统四个方面.这些要素组成一个有 机整体,为解题研究提供了一个基本的 理论框架,而其本身也是理论研究深入 发展的产物.
波利亚(George Polya)数学教育思想的核心问题: 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1.波利亚主张数学教学的目的应当是提高学生的一 般素养:首先和主要的目标应当是教会青年思考.
2.教什么样的思考?数学是什么?数学有什么特点? 对数学及其意义的认识的教学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
3. 波利亚强调应该教有目的的思考,教正规的演绎 推理,也教非正规的似真的合情推理.
和组建适合个体特征的数学知识结构.也就是说,
实践波伊亚的建议,关键是在平时的学习中,要
注意不断改善数学认知结构变量,在同化和顺应
上多下功夫.对于“关键知识”,要弄清它的来
龙去脉,熟悉它的思维模式,抓住它的纵横联系,
在解题实践中有目的地整理自己的知识系统,不
断地添加积累新例子,编织可以随时提取的记忆
网络.
数学解题教学
没有一道题可以解决得十全十美,总存在值得 我们探究的地方。
——[美]G. 波利亚
解题既是一种实践活动,也是一种学习活动。 分析典型例题的解题过程是学会解题的有效途径。 学会解题有四步骤基本程式:简单模仿、变式练习、 自发领悟、自觉分析。
—— 罗增儒
1
波利亚《怎样解题表》简介 波利亚的数学教育思想概述
(2) 应当把已经解过的带有同样类型未知量 的那些问题和已经证明过的结论相同的那些定 理“贮存在一起”.
(3) 应当把两个具体知识间切实可行的联系找 出来.对于彼此相关的问题,它们之间的联系 可能是共同的解法模式,可能是共同的未知量, 或有共同的已知数据,或存在着某种类似特点 以及诸如此类的其他方面.
问题. 是否利用了所有的已知数据?是否利用了所有条件?是否
考虑了包含在问题中的所有必要的概念?
17
3. 实现计划
实现你的求解计划,检验每一步骤. 你能否清楚地看出这一步骤是正确的?
你能否证明这一步骤是正确的?
18
4. 回顾
能否检验这个论证? 你能否用别的方法导出结果? 能不能一下子看出它来? 能不能把这结果或方法用于其他问题?
自我意识是以自身为意识对象的意识. 只 有对解题活动的信息输入、加工、储存、 输出有着清醒的自我意识,才能克服思维 获得的盲目性,增强主动性和自觉性.
12
4. 良好信念系统的支持
信念是激励主体坚定不移地按照自己的 观点、原则和世界观去行动的的个性倾 向.具备信念的人,经常表现为坚信某种 观点的正确性,并由此支配自己的行动. 解题中的信念系统,泛指解题的非智力 因素,即解题者学习积极性方面的因素, 诸如观念、情感等方面的个性品质.
解题中的观念,主要是指解题者的数学观,即怎样看 待数学,怎样看待解数学题.
解题中的情感主要是指从事解题活动的愿望和决心.
13
小结解题的要素:
(1)积累认识的资源; (2)掌握转化的方法; (3)培养调控的能力; (4)信念系统的支持
14
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 解题过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9
怎样解题表的解释
第1 你必须了解问题(弄清问题) (1) 未知数是什么? (2) 已知数据是什么? (3) 条件是什么? (4) 满足条件是否可能? (5) 要确定未知数,条件是否充分? (6) 或者它是否不充分?或者它是多余的?
(1)我们这里所说的思考不是空想,而是有目的的思考或 有意义的思考或有成果的思考; (2)数学思考不是完全正规的,它不仅涉及到公理定义和 严格证明,而且还包含许多别的方面,从观察到的情况得出 的结论,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在具体的情况里辨认数学概念 或从具体情况进行抽象.
数学教师应不失时机地使他的学生熟知这些相当重 要的非正规的思想方法.
1. 弄清问题 2. 拟订计划 3. 实现计划 4. 回顾
15
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
1 弄清问题
(1)未知数是什么?已知数据是什么?条件是什 么?满足条件是否可能?要确定未知数,条件是否 充分?或者它是否不充分?或者是多余的?或者是 矛盾的? (2)画张图,并引入适当的符号. (3)把条件的各部分分开,并把它们写下来.
8
波利亚在他的“怎样解题表”中,为了 激发学生找出已知条件与未知量之间的 关系,列了一类问题:你以前见过它吗? 或者你见过同样的题目以一种稍有不同 的形式出现吗?尽量想出一道你所熟悉 的具有相同或相Fra bibliotek未知量的题目等等.
9
用现代认知科学的理论来分析,数学知识
的合理组织,实质上就是按照解题的需要,改造
10
2. 掌握转化的方法
解题,实质上就是确立题中条件与问题 或条件与结论逻辑上的必然联系,实现 由未知向已知的转化.因此把一个数学 题转化为我们曾经解决过的与之相似的 数学题就成为解题的关键。如何转化?
11
3. 及时调控的能力
所谓调控,是指对所进行的解题活动(包 括解题模式的识别,解题策略的选择,解 题途径的探索,解题方案的构思,解题前 景的评价等)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估和自 我调整.
16
2. 拟订计划
考虑以前是否见过它? 是否见过相同的问题而形式稍有不 同? 你是否知道一个可能用得上的定理?
考虑具有相同未知数或相似未知数的熟悉的问题. 能否利用它的结果或方法?为了利用它,是否引入某些辅助
元素? 能否用不同的方法重新叙述它? 回到定义去. 如果你不能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可先解决一个与此有关的
6
1.积累认识的资源 认识的资源,主要是指与解题有关的数
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把认识的资源 作为解题的要素,这是一个公认的常 识.事实上,任何解题都是以一定的数 学知识,包括运算技能、作图和画图技 能、算法和程序性知识等,作为必要条 件的.
7
关于知识的组织,波伊亚曾提出以下建议:
(1) 对于任何主题都有一些“关键知 识’’(关键问题,关键定理),这些“关键知 识”应存放在你记忆的“最前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