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一中高一期末考试政治试卷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一、在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佳的。
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在某地粮油批发市场,2010年4月份的色拉油价格为6.95元/500克。
这里货币执行的职能与下列选项货币执行的职能一致的是 ( ) A.李某缴纳税款400元B.小王用68元买了一件衣服C.某单位支付给小王2000元的薪水D.某款手机的价格是1880元2.在我国的外汇市场上,下列情况属于外汇汇率升高的是( )A.100欧元兑换的人民币由原来的999元到1001元B.100美元兑换的人民币由原来的727.30元到726元C.100元人民币能兑换更多的日元D.人民币币值上升,外国货币币值下降3.冬春时节,虽然大蒜价格涨幅较大,但每千克也只有10元左右,猪肉的价格却是每千克19元,猪肉之所以比大蒜贵,主要是因为 ( ) A.猪肉营养价值高于大蒜B.猪肉的需求量比大蒜大C.买大蒜的人多D.猪肉价值量大4.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指标。
CPI上涨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 )A.引发通货紧缩,阻碍商品流通B.货币流通加快,银行储蓄增加C.市场供不应求,商品价值增加D.引发通货膨胀,影响人们生活5.小张一家在出行时,考虑飞机票价较贵,就选择了乘火车去哈尔滨。
这说明()①人们对商品的消费,受相关商品价格的影响②商品价格的变动必然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③当某种商品价格较贵时,人们可以用替代品满足自己的需求④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涨必然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增加A、①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③④6.国有经济在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等七大行业保持“绝对控制力”,在基础性和支柱产业领域保持“较强控制力”,这说明了国有经济()A.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B.是同较高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C.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D.要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7.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同之处在于()①股东都承担有限责任②都以盈利为目的③都是企业法人④公司资本都分为等额股份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8.家电市场的价格敏感度和降价空间都越来越小,企业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技术实力和产品竞争力,即使有再好的营销术,也是不行的。
企业具有强有力的技术实力和产品竞争力()①能避免企业面临优胜劣汰的选择②能不断增加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③在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④在竞争中能不断因优取胜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③④9. “神州行,我看行”的广告语道出了神州品牌话费实惠的魅力;而“我的地盘我做主,我的地盘听我的!”广告语表明了动感地带的特点。
上述广告语分别抓住了消费者的________消费心理()A.从众和攀比 B.攀比和求异C.求实和求异 D.求异和从众10.在我国农村,农民通过经营土地承包所获得的收益属于()①按劳分配②按土地要素分配③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所得分配④财产性收入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11.孔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今天看来,这一观点中的合理成分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是()①要高度重视个人消费品的分配问题②要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③要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扩大④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2.在财政收入问题上,我们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
这说明()A.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B.增加财政收入既要重视经济发展,又要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C.国家的分配政策与财政收入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D.合理的分配政策不能忽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3.我国全面推广的“家电下乡”工程,是一项针对农村消费者定向研发、生产、销售指定家电产品,并由政府财政部门给予一定补贴的惠民工程。
在农民增收困难的形势下,这一政策将激活农村消费,拉动内需。
这说明( )①财政支出会形成货币购买力,促进经济发展②财政可以促进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③财政能够促进资源合理配置④财政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4.国家决定到2010年底约投资4万亿元拉动内需的目标已经完成。
其中1.8万亿元用于铁路、公路、机场、城乡电网建设,这体现了()A.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B.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证C.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D.财政支出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作用15.在我国,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这是因为()①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②税收是国家财政支出的基础③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④税收具有无偿性和固定性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16.长期以来,对经济快速增长的片面追求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而损害到人类自身的利益。
在建中的新天津生态城以修复、保护生态为主旨,探索人类生存发展的新模式。
生态城建成后,将实现可再生能源广泛利用、节水生活化、城区无垃圾等目标。
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的()①以人为本②全面发展③协调发展④可持续发展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7.在政府大力扶持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
截至2010年底,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累计达到2 820万千瓦,位居世界第三。
从经济角度看,政府扶持新能源产业是因为:()①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巨大②开发新能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③中国能源供给结构单一④可开发利用的新能源种类众多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8.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它将建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巨大水网。
截至2009年4月,国家对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投资538.7亿元。
这一工程将:()①带动新兴产业发展,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②通过加大政府投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③改善南北水运条件,降低产品运输成本④改善水资源分布,促进经济结构调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9.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社会更加公正和谐。
”为了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我们应:()A.初次分配中解决好效率问题,再分配中解决好公平问题B.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格局C.统筹城乡发展,将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农村工作上来D.发挥市场在收入分配中的基础作用,合理拉开收入差距20.图7横向箭头显示的是一种宏观经济的收缩过程,纵向箭头显示的是针对过程中各环节相应的调控手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采用的手段是:A.①B.②C.③D.④21. 在法律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利益。
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这表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 ( )A.与公有制经济可以在市场中平等竞争B.与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是平等的C.其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D.已经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22.民营经济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众多民营企业缺乏自主品牌,产品同构同质、附加值低,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为此,政府应该:A. 拓宽融资渠道,挽救濒临破产企业B. 推动结构调整,鼓励企业科技创新C. 加强公共服务,拓展企业产品销路D. 增加财政支出,扩大企业生产规模23.当下,我国很多地方摊贩经营非常活跃,但存在经营不规范现象。
有的地方以建立固定经营场所的方式给小贩提供经营空间,加强市场管理,规范摊贩的经营行为。
促进这类个体经济的发展有利于:( )①实现按劳分配的收入分配原则②扩大政府调控范围③解决低收入群体的就业④方便群众的日常生活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4.随着金融危机对各国经济的影响加深,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
最近一段时期,在国际市场上素以“价廉物美”著称的中国出口产品,频频被一些国家扣上低价倾销的帽子并受到反倾销调查或制裁。
对此,我国企业除了要积极应对,利用世贸规则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外,还应该:(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面向市场调整产品结构②依靠科技,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③加强管理,降低成本,形成价格优势④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5.国家要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必须 ( )①落实科学发展观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③更加重视经济的增长④更加重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二、非选择题部分,共50分26.(12分)某地百户居民投资理财方式首选意向表(1)结合上述材料,对该地居民投资理财方式加以评析。
(6分)(2)你认为投资的时候,居民应该注意哪些原则?(6分)27.(16分)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要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关系,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双赢。
(1)为什么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双赢?(8分)(2)联系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解决我国社会公平问题的主要经济措施。
(8分)28.(10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
目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在利润的驱使下,进行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导致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二氧化碳排放剧增,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一些学者建议政府依据企业生产过程中燃烧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所排放的碳量,对其征收碳税,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运用《经济学常识》中的相关知识,分析市场在调节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说明学者建议政府征收碳税的经济学道理。
29.(12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城市化进程建设,如何选择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化道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某市从2003年开始,立足于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实际,围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价值取向,逐步形成了“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价值理念,进行了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积极探索。
以城乡一体化为总揽,推进经理、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科学发展;实施“三个集中”;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统筹经营集中;通过推进城乡规划、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市场体制、城乡基础设施、城乡公共服务、城乡管理体制等“六个一体化”,形成了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机制。
在7年的探索中,该市城乡经济社会连年保持又快又好的发展,2010年社会生产总值达4502.6亿元,比上年增加14.7%,城乡收入差距从2002年的2.66:1缩小到2.62:1,两万元社会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均下降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