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发表时间:2020-03-23T08:52:07.505Z 来源:《建筑细部》2019年第19期作者:王玉
[导读] 如何更合理地调配企业内部的各项资源和如何创造最大的经济价值才是企业管理的最终目标。
海南三沙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海南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重于泰山,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必要手段,同时,加强工程施工管理,对于节约建筑成本,增加企业利润,实现安全建筑生产也具有重大意义。
因此,建筑企业一定要强化施工管理意识,通过实施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提高工程施工管理水平。
促进企业更好的经营和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协调管理
前言
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活动的基础是彼此间相互独立的不同工程项目,把企业整体经营活动作为管理目标、以不同工程项目作为管理的基本单元,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
每一个工程项目的成败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所以,工程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目标实现的基础。
但是,工程项目管理对于施工企业而言,仅仅是其企业管理内容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工作内容,而不是企业管理内容的全部,如何更合理地调配企业内部的各项资源和如何创造最大的经济价值才是企业管理的最终目标。
1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劳动力投入众多难以实现有效控制建筑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时,往往劳动力投入较多,故难以对每个施工人员实现有效控制。
因此,在工程实践中,由于个别施工人员违规操作造成的质量问题较为普遍。
此外,在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物料的投入一般较大较多,很难实现全面控制。
同时施工过程所用的砂石等原材料的质量离散性较大,加之材料进入控制不严格,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纠偏的难度及损失相当大,纠偏措施的决策也较为困难。
1.2 施工资料管理及时性差且乱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除了材料、施工、技术、人员的管理识别,还有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资料的管理。
当前,很多建筑企业都把施工管理资料当作可有可无的事情,只有上级部门来检查的时候,才临时应付,突击整理,或者等一项工程竣工后,开始后补,整理出一套“完美”的人造资料,从而使得在施工管理过程中,不能有效按照计划行事,往往靠经验来衡量而非科学依据,资料只是形式,不能准确反应工程实际,脱离实践现实。
1.3 质量检查存在很大漏洞建筑工程是个巨大繁杂的工程,涉及的程序和范围较广,因此采取全面检查是难以实现的,但采取抽检的方法,又往往会导致一些质量问题,这样就客观上造成了部分建筑存在很大的质量隐患。
很多建筑企业的质量和国际接轨标准差距甚远,不符合 ISO9001、ISO14000 等标准。
1.4 施工管理的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是做好建筑施工管理的关键,尤其是现场施工管理,关系到整个工程进程。
但是很多部门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未能将这一思想意识放在战略高度强调。
使得许多施工人员未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很多人在现场施工不带安全帽,安全措施和意识极其淡薄,这种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对安全方面的忽视和压缩,从而导致施工管理出现安全隐患。
2.施工前管理
2.1材料的采购
2.1.1工程施工中,其所需的材料种类繁多,并且,经常有许多最新的材料应用问题。
因此-针对材料,必须解决好材料的采购供应、分类堆放及合理发放等方面的问题。
对所需材料的品牌、材质、规格、数量要精心测算,一次到位,以避免材料订购不符,进而影响工程进度。
2.1.2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进度情况,合理安排材料进场,对材料做进场验收、整理分类,根据施工组织平面布置图指定位置归类堆放于不同场地,使用追踪、清验。
对于到场材料,清验造册登记,严格按照施工进度合理发放、使用材料。
2.2 技术准备
2.2.1对于一个工程项目,其施工工艺复杂,材料品种繁多,各施工工种班组多。
这就要求我们作为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务必做好技术准备。
2.2.2首先,必须熟悉施工图纸,针对具体的施工合同要求,尽最大限度去优化每一道工序,每一分项(部)工程,认真、合理地做好施工组织计划。
2.2.3其次,针对工程特点,除了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外,还必须在具体的施工工艺上作好技术准备,特别是高新技术要求的施工工艺。
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培训,技术交底,进而保证施工质量。
2.2.4再者,从技术角度出发,施工质量问题是否达到相关的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标准要求,仅仅从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做出严格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相应的质量检查制度,以确保工程质量。
2.3人员的管理与协作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人是决定工程成败的关键。
怎样才能使施工队伍中的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在施工中配合默契呢?首先,必须职责分明但不失亲和力,对工人要奖罚分明,多鼓励,从精神物质上双管齐下,培养凝聚力。
其次,必须完善施工队伍的管理体制,各岗位职责、权利明确,做到令出必行,才能面对工期紧逼,技术复杂的工程时,按期保质地完成施工任务。
3. 针对工程施工管理出现问题的对策
3.1 提高人员素质
以人为中心,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强对人的政治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使参加施工管理的员工懂得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根据各个工程的特点,在使用人方面从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技术业务素质、管理水平素质等方面考虑,实行全面控制,根据人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人的心理行为控制人的使用,量人所用,从而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能力。
明确施工队伍的管理体制,各岗位职责,权利明确,做到令出必行,按期保质完成施工任务。
3.2 加强工程的成本与质量管理
为了控制工程成本,应该建立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项目管理人员在完成工作责任的同时还应考虑成本责任的实施,进一步明确成本管理责任,使每个管理者都有成本管理意识、做到精打细算。
加强质量管理必须明确该工程的质量要求,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质量保证措施及施工方案,使每项工序落实到人,责任到人,从而有效的组织好质量管理,使工程项目达到优良工程、精品工程。
严格执行质量验收制度,对工程质量进行巡回检查,走动管理,对发现的问题必须查明原因,追查责任,并跟踪检查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
3.3 提高安全管理措施
施工安全管理就是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管理活动。
施工企业应从上至下开展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完善安全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层层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针对工程的特点、施工现场环境、架设工具以及各项安全防护设施等制定的安全技术措施。
4.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全面、深入细致的工作,它贯穿于施工项目的全过程,不仅需要企业管理层的重视和支持,还需要广大员工的积极参与与配合。
并以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和有效措施的执行作保障。
因此,要搞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就要做好做细每一个环节,只有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水平,才能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提高建筑行业的施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方倩.对建筑工程管理重要性的分析―城市建设,2010.
[2]孙建春.怎样才能做好建筑工程管理―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
[3]湖南大学等四院校合编. 土木工程施工.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1-5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